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课型:欣赏课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选自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具有浓郁的西北音乐风格特点:高亢、嘹亮、旋律起伏较大、纯朴、热情,体现了西北人民的豪爽、粗犷,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充满希望,也体现出西北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但不同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又使它们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音乐特点:《上去高  相似文献   

2.
张凯 《快乐阅读》2011,(21):140-141
课题:飘逸的南国风(人音版)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欣赏《弥渡山歌》、《对鸟》,感受并体验南方民歌婉转、抒情的风格特征。2.通过欣赏本节曲目,并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欣赏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七年级第十三册第三单元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设计理念:《桑塔·露琪亚》是一首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民歌,而桑塔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来源 课选取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的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在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基础上,又补充和选择了课本以外有代表性的一些河南灯歌来挖掘、重整教材。  相似文献   

5.
年级:三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四课)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边区好地方》2.动:歌表演,《边区好地方》3.听: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节奏二、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2.初步感受陕北民歌的风格,学唱陕北民歌《边区好地方》,并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配以打击乐器,综合体会解放区人民热烈、向上的情绪,从而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三、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6.
教材:湘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分析:本章节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本节课通过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大少数民族民歌的鉴赏,体验、归纳其音乐风格特点,探究民歌的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语言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四川民歌《螃蟹歌》二、教材分析:《螃蟹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三单元歌曲教学内容。这是一首流传于川东地区的民歌,五声徵调式,旋律诙谐活泼,歌词以生动的方言呈现,更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情趣,实为歌表演的极佳素材。  相似文献   

8.
使用教材: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四册第三课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音阶歌》是仿儿歌编写的一首简单有趣的歌曲,句子短小,语言押韵,读起来,唱起来都琅琅上口。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音阶的相对音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年级初中二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并背唱歌曲((青春舞曲》,了解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J清感目标使学生加深对“青春”的理解,并珍惜自己的青  相似文献   

10.
课型:歌唱课年级: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歌曲《我们的田野》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曲的歌  相似文献   

11.
教学背景 《对十》这一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湘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教材安排了听赏曲目《小放牛》,表演歌曲《对十》和创编活动三块内容。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唱歌与歌表演表达对大自然发生活的热爱。运用身边的音源或自制的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出乐器编配创作节奏动作进行歌表演。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目标为通过学唱《对十》歌曲,  相似文献   

12.
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二年级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竹笛、乐谱、VCD、歌碟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2.通过欣赏《牧民新歌》让学生从乐曲中体会牧民在新社会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牧民的新生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乐曲主题的表现和创作发展。教材分析:1.乐曲《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1966年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正课型:组课年级:八年级教材:新人音版中学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课量:三课时一、组课目标乐于多元聆听、谈论、传诵民族经典,感悟民族的即世界的艺术思想。初步理解《春江花月夜》鱼咬尾、换头合尾等民族作曲手法与民族器乐特色。主动参与主题表现、吟诵演唱、即兴创造等鉴赏活动。  相似文献   

14.
课型: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勇敢的鄂伦春》教材分析:《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一首民歌,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骠悍的气质,他们骄傲地  相似文献   

15.
课题:丰富的音乐宴会——《交城山》年级:初二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 1.歌曲《交城山》2.音乐知识(五声音阶、民歌) 3.视唱练习4.音乐游戏——歌表演  相似文献   

16.
薛晖 《儿童音乐》2016,(1):44-47
一、案例描述 课题:《举杯祝福》 课型:唱歌课 教学年级:初中二年级 执教教师:西南街道河口中学刘利萍 说课内容:《举杯祝福》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南街道河口中学的刘利萍.我说课所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年级:一年级教材:人音版试用教材第二册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课型:综合课课时:第一课时设计思路: 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情绪入手,围绕着唱歌曲  相似文献   

18.
<正>课型:音乐鉴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彝族民间乐曲《阿细跳月》、芭蕾舞剧音乐《快乐的女战士》和古典芭蕾舞剧音乐《伎乐天》(教材选自人音2020版普通高中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七单元第十三节《中国舞蹈音乐》)。教材分析:《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源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3+2的五拍子律动是其舞蹈音乐的特点,旋律以domi-sol为主干音,笛子主奏前三拍旋律,大三弦等弦乐器辅助演奏第四、五拍,音乐热烈跳跃,  相似文献   

19.
教学年级:二年级课题:四季的歌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四季的歌》感受音乐是怎样描绘自然景色的,培养学生音乐的想象力及用歌声、语言、色彩等手段来表现歌曲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响板、三角铁、沙锤、碰钟、串铃  相似文献   

20.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雨沙沙》及进行歌表演(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五声宫调式。旋律多采用级进与同音反复,有节奏的拟声词“沙沙沙”生动地表现了春雨滴落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