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兰茨·卡夫卡的作品中充满着荒诞与悖谬,他在20世纪初期率先体会到了孤独、惶惑和恐惧的现代生命意识.探究卡夫卡小说创作的主体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他小说创作的主体意识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被家庭放逐的精神孤寂者的形象写照;二、他的小说表述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异乡漂泊者的惶惑意识;三、他的小说还表现出精神无助和恐惧的现代人生存意念.  相似文献   

2.
弗兰茨·卡夫卡的作品中充满着荒诞与悖谬,他在20世纪初期率先体会到了孤独、惶惑和恐惧的现代生命意识。探究卡夫卡小说创作的主体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他小说创作的主体意识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被家庭放逐的精神孤寂者的形象写照;二、他的小说表述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异乡漂泊者的惶惑意识;三、他的小说还表现出精神无助和恐惧的现代人生存意念。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以市井生活小说扩大了新时期创作的题材范围。他侧重描写生活美、人性美和人情美。小说中的风景画和风俗画,增强了作品的地方色彩。在表现形式上,他追求的是一种舒卷自如的散文美。  相似文献   

4.
锥形的悖论     
作家海明威在述及自己的小说创作时曾提到“冰山理论”,意思是小说最后形成的文本不过是作者全部创作行为的一小部分,就像浮在水里的冰山一样,小说文本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微小局部,而更多的可以体现作者意图和努力的部  相似文献   

5.
环境描写在小说创作中 ,对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作家在小说创作中非常重视环境描写。小说《药》与《夜》中的环境描写非常出色 ,对刻划人物、深化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有形空间显现无形时间时间与空间 ,是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时间是无影无形、不可捉摸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无形的时间得以彰显 ?鲁迅与叶绍钧在这方面可谓匠心独具 ,在《药》与《夜》中非常巧妙地在有形的空间中设置出能够显现无形时间的具体参照物 ,以具象显抽象 ,以有形彰无形。《药》的开头是这样交代时间的 :“秋天的后…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西方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历史梳理.研究表明,西方体育人文精神内涵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希腊、文艺复兴、启蒙阶段、新人文主义4个阶段.并对这4个不同历史阶段的身体观进行了探讨.随着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变化,体育实践的形式与运动的方式也随之改变,至始至终都没偏离以“身体活动”为载体的本质.正确认识这一本质,对把握体育发展规律至关重要,也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体育本质,预防体育异化,挖掘体育人文精神深刻内涵积淀丰富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代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小说演进时期的代表作。小说深受史传文学模式的影响,继承了史传模式中“实录”精神和“互文见义法”写作技巧;同时,小说又从艺术虚构、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和注重细节表现几方面,对史传文学写作模式进行创新与突破,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多才多艺     
《当代体育》2009,(2):49-49
作家 篮网新秀中锋布鲁克·洛佩兹至今已经完成了一部戏剧、一部小说和两部绘图小说的创作,现在他正在利用闲暇时间撰写其他三部小说。派拉蒙电影公司已经找上了洛佩兹,正在和他的妻子也是经纪人商谈购买小说版权的事宜。或许未来我们就会看到根据洛佩兹小说改编的商业大片。  相似文献   

9.
现代体育中的异化现象,是现代体育形成与发展过程衍生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人文精神在现代体育中的不足与缺失.而要有效消除这些异化现象,必须在体育中培育人文精神,不仅要强调对体育自身的重新认识,更主要的是体现体育人文精神这一永恒价值.这一永恒价值的实现与美育是必不可分的.为了消除现代体育中的异化现象和从美育功用方面论析体育人文精神这一永恒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养育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美育的体育人文特征、美育与体育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以细微的笔触描写了许多病态的、反常的文学现象,陀氏的创作动机及艺术表现特色与他的生命体验过程——身世、经历、生理特征、思想意识等息息相关.因身陷贫困的泥潭中,他的作品中便有了许多令人窒息的生存环境的渲染;心理疾病的折磨促使他塑造了诸多病态心理型人物形象;曾经是罪犯的经历,则成为他表现赎罪心理的创作动机;出于对基督教的虔诚信仰,他在小说中塑造的许多圣子形象闪耀着基督的灵光.  相似文献   

1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以细微的笔触描写了许多病态的、反常的文学现象,陀氏的创作动机及艺术表现特色与他的生命体验过程——身世、经历、生理特征、思想意识等息息相关。因身陷贫困的泥潭中,他的作品中便有了许多令人窒息的生存环境的渲染;心理疾病的折磨促使他塑造了诸多病态心理型人物形象;曾经是罪犯的经历,则成为他表现赎罪心理的创作动机;出于对基督教的虔诚信仰,他在小说中塑造的许多圣子形象闪耀着基督的灵光。  相似文献   

12.
对现代体育与人文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现代体育发展中,由于过度竞争和商业化、功利主义的追求、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等,使得现代体育在发展中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形成了一种扭曲现代体育本质的异己力量。而“以人为本”则是体育的本质要求,人文精神应回归现代体育。  相似文献   

13.
丁玲小说女性生命的具象化描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丁玲小说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论述了丁玲不同创作阶段女性生命性格的类型:人生感伤中的“叛逆”、革命热情中的“孤傲”与艰苦中成长的“困顿“等。这些类型体现了丁玲现代小说女性的基本具象。  相似文献   

14.
《远大前程》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力作之一。狄更斯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展示了高超的叙事技巧 ,利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中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主体意识分离及其相关信息“缺失”的特点 ,在小说中设置了一系列悬念 ,并使这些悬念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 ,使小说成为现代叙事学意义上的杰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杨延武 《收藏界》2013,(2):92-93
周而复(1914—2004年),当代著名作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书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常务理事等。周而复是一位多产、高产作家,对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他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和出版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16.
武术“体育化”之路绵延了百余年,但在西方思维模式统治的体育中,武术失去了原本包含更为广泛意义的人文精神。在经济浪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武术已迷失了方向。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以辩证唯物史观,构建当代武术人文精神已是当务之急。研究结论认为: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它更是一种文化,且应该强调人文属性。武术的理论思想、技术实践、武德修养、民族特性内涵了中华民族文化,体现出当代武术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高沫 《中华武术》2007,(12):51-52
中华武术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与之密切相关的武德体系,其中包含着许多人文精神。本文从武德的内涵、传授形式、表现方式及与现代社会的融合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其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作为体育教学项目,瑜伽在高校非常普及,是传播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体质、培育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和传播人文精神,是高校瑜伽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瑜伽课教学融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阐明人文精神与高校瑜伽教学理论思想、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的相互关系,结合瑜伽教学对人文精神的融入路径进行分析、探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一条发扬人文精神、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杨立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121-122
从人文学、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了剖析,指出强化人文精神的培养是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文精神的内化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从教育理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育者的人文修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人文精神内化的具体策略,从而达到人文精神内化于高校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呼唤人文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叶 《体育学刊》2005,12(1):132-134
回顾了中西方人文精神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体育中的价值体现,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特殊原因,阐述了在新时期学校体育要向人文精神回归,提出了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