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向东 《科技风》2012,(18):213
通过对大牛地气田天然气长输管道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分析,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降低长输管道的安全风险,确保大牛地气田天然气安全、高效进行输送。  相似文献   

2.
刘佳 《内江科技》2012,(6):104-105
随着能源市场需求的激增,天然气管道发展迅猛,加强对天然气管道防腐技术的研究也具有了重大意义。长输管道的防腐技术是保证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天然气输送管道在大气、土壤等不同铺设条件下腐蚀的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并且针对不同的腐蚀影响因素介绍了相应的天然气管道防护措施,对天然气管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长输管道在沼泽、湿地经过时,地下水浮力会对埋地管道的正常运行造成威胁,传统的抗浮处理是为管道增加配重块。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夹克管抗浮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上的应用,该方法在长输管道工程中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21)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油气资源的输送需要大量的管道,在油气资源需求量增加的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的管道数据,这些油气管道数据如果形成一定的规模,就会形成大数据。油气长输管道大数据的实现,需要对各种管道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和收集,这样可以为油气长输管道企业的发展和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也是油气长输管道企业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作。本文对油气长输管道大数据整合技术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因此为了提高环境保护效果,天然气这种清洁性能源也成为了主要使用的能源类型之一。天然气需要使用管道进行输送,可以保证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能源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计量输差的问题,增加了用户使用天然气的安全隐患,也会增加企业的投入成本。本文从提升天然气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天然气管道输送计量输差的概念、发生原因,以及有效控制天计量输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经济上迅速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管线运输以其稳固的可靠性、输送高效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优先选择的运输方式之一。但随管道运行时间的累积,管道堵塞已经成了非常常见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油气水多相混输管道中,极易形成水合物和油的凝结造成管道堵塞。因此,寻找一种对混输管道堵塞的检测及定位有效的、实用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情况,通过对比管道运输中经常使用到的几种堵塞检测及定位技术,最后考虑采用压力波法来确定判定混输管线堵塞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长输管道输送由于具有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管道输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输管道的工程线路较长、投资量和工程量较大,因此,对长输管道施工管理进行安全质量控制尤为关键。本文分析了长输管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此给长输管道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顺序输送方法可使长输管道最大限度的满负荷运行.增加管道企业的经济效益.减轻其他运输方式(铁路、公路)的运输负荷.但在顺序输送的管道中.当2种油品交替时,在接触区会形成一段混油。混油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油品损失,因此.有必要对顺序输送管道在输油过程中产生混油的机理、混油量计算和混油处理的方法等方面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石油天然气工程的快速发展,长输管道在石油天然气的整体运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长输管道施工中,往往会遇到穿越公路、铁路等障碍物,需要采用合理的穿越挖方式进行处理。"非开挖"方式铺设管道的方法,通过长输管道的方式,拓展管道穿行办法,定向进行穿越技术处理。结合原油在长输管道穿越的丰富施工经验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技术分类、原理、特征、技术标准等,尽可能的详细明确实际操作性特点,分析穿越施工的有效指导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石油天然气,作为国家重要能源,提高能源输送效率尤为关键,所以相关的工艺操作与数据监控都要得到重视,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从油气长输管道监控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提高油气输送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输送过程中的可控性与安全性,同时,管道的智能监控报警不但提高了故障定位能力,也降低了经济损失,从长输管道布局位置看,实施智能报警系统进行监控难度也十分大,主要因其管线的设置大多在偏远区域,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必须将各个技术进行融合,从而构建出有效的长输管道监控智能报警系统,也为国家的能源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快速发展,长输管道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但传统的管道施工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是由于长输管道施工技术未能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保证长输管道作用的全面发挥,本文探讨了长输管线定向钻穿越施工技术的应用,旨在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长输管道。  相似文献   

12.
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压力管道可以分为四大类,既长输管道、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动力管道。这四类管道又依据输送距离、管径、压力、介质、温度等重要因素分为许多小的分类,多种不同分类的管道构成庞大的管道体系,从而形成了工业发达国家第四大物料输送体系。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使用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而这些材料都是通过焊接手段连接起来,各种金属材料又有不同的焊接特性,各类管道依其特性不同又要选择使用多种不同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因此,焊接管理是管道安装中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原油是易燃、易爆物质,其输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在介绍实施原油全密闭输送需要解决的工艺技术和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详细讨论了油气长输管道密闭输送的安全技术,对于今后气长输管道密闭输送安全运行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大力勘探和开发,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海洋工程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不仅会堵塞海底运输管道,而且有可能导致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灾害。水合物的分解会使海底地层产生超孔隙压力,导致海底地层结构强度破坏,引发气体泄漏、海底滑塌等工程事故,加大深水工程的灾害风险。水合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泡可能是BP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的直接原因,水合物的出现也致使BP公司利用"控油钢筋水泥罩"封堵漏油井口的方案失效。鉴于此,在勘探开发我国南海常规深水油气资源时,需要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勘探,开展水合物风险控制研究并监控和建立水合物风险的预测技术和预警系统;从而稳步实现对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替代能源的开采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天然气石油等的输送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管道的腐蚀开裂问题,然而同时,随着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大,高压力长距离的输送方式正在被广泛采用,这也就对管道的抗腐抗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天然气输送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从管道设计、天然气气质检测以及管材的选用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管道的腐蚀开裂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距离非常长,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基于此,文章以我国油气长输管道为对象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油气运输过程中长输管道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寻找产生风险的各种因素,从而提出有效的管道保护措施,降低油气长输管道运输的风险系数,为我国石油与天然气的运输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安宁市昆钢向阳东路,它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从事长距离物料(浆体输送、输调水、天然气输送、尾矿输送和湖泊清淤等)管道输送的企业。公司向社会提供管道输送技术服务咨询、设计、工程服务、系统调试、运维等多物料输送的全产业链服  相似文献   

18.
贾祥生  魏丽  王延升 《内江科技》2011,32(9):5-5,17
随着中国石化投资的多条大型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建设,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在长输管道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针对长输管道建设中出现的主要质量管理问题,从质量监督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解决方法和质量管理对策,改善了质量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19.
原油输送管道作为一种经济、高效而安全的输送手段,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由于西部长输管道及东北稠油输送管道采用高温高压输送工艺,管道腐蚀缺陷问题异常突出。因此,管道在高温高压下的在线无损检测问题研究就显得格外紧迫。利用超声原理,结合有限元设计了一种耐高温承压超声探头,并对耐温和耐压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探头可应用于高温稠油长输管道的无损检测中,并高效稳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程的不断发展,燃气管道和长输管道在输气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燃气管道和长输管道的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常用射线检测的方法对燃气管道和长输管道的内部质量进行检测和评定。本文就射线检测中的燃气管道和长输管道射线检测标准的运用进行论述对比分析,主要从射线检测工艺和底片评定方法两大方面进行阐述,介绍NB/T47013-2015、SY/T4109-2013这两个标准的运用特点,致力于提高射线检测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从而提高管道焊缝的质量,保证燃气管道和长输管道在输气工程中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