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都对孩子倾注满腔的爱,但有些家长却爱的不得法,他们让孩子每次行动都获得成功,把成功看做幼儿行动的唯一选择,有稍微的不如意,家长也不给幼儿尝试的机会,而孩子只能选择大人的援助,在大人的帮助下取得成功。家长包办代替幼儿的活动,没有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意识,所以,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了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对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保持教师和家长教育孩子的一致性,巩固良好生活习惯的成果.同时,要深入孩子的内心,在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上不懈努力,把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教师的天职.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倍受上级教育部门、家长和幼儿园的关注。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户外运动,所以户外安全问题引起了幼儿园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孩子在参加户外运动时,教师一定要把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幼儿尽情的沐浴在阳光下,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孩子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孩子的成长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所以对于孩子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最经常待的地方是学校和家庭,一定不能把这两个地方分离,这样老师和家长都不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情况,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一定要把这两个地方联系起来。本文就来讨论一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把它当做教育孩子的重头戏来抓,因为早期阅读是可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幼儿园要做好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要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靠幼儿园是不行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不下课的常任老师。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应该是家庭与幼儿园同步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王丽丽 《山东教育》2003,(27):60-60
想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抓住每一个机会,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并引导幼儿大胆想像,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1郾随机鼓励幼儿想像在日常活动中,家长可不失时机地利用进餐、散步、郊游等机会,随机地鼓励幼儿想像。如孩子吃一个圆圆的火烧时,可以问孩子:“这个火烧像什么?”还可以鼓励幼儿想像“咬一口、两口、三口后又像什么?”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像力,而且还会增加进餐的趣味性,孩子不知不觉就会把饭吃完,省去了家长喂饭的麻烦。带孩子散步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月亮像什么?云彩像什么?星星像什么?路灯下的…  相似文献   

8.
苏芬 《山东教育》2002,(36):39-39
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交往,特别是幼儿时期的交往,不仅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其健康成长也极为重要。但是,如今大部分家长比较注重幼儿智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许他们交朋友,使孩子的交往范围大大缩小,孩子慢慢变得封闭自己,任性,不知谦让。怎样让家长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科学地指导孩子,并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呢?我不断寻找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一、让家长转变观念,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关心,过…  相似文献   

9.
要形成良好的品德必须从孩子抓起,必须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培养。由于幼儿的成长和学习主要在家庭里,家长与幼儿朝夕相处,家长对孩子的特点、天赋及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常清楚,所以,在幼儿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而且占主导地位。1·目前幼儿品德教育的现状(一)重智轻德虽然很多家长已开始注重幼儿早期教育,但往往只注重孩子的知识教育,而忽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很多家长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就让孩子认字、学英语、背唐诗,让孩子参加钢琴班、绘画班、舞蹈班等等,弄得孩子疲于奔命,却对孩子…  相似文献   

10.
让幼儿自己购物——幼儿生活能力培养的一次尝试●马新在每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今天,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把自己和孩子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幼儿智力开发的家长们,却忽视了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难怪许多社会学家呼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都成为...  相似文献   

11.
在培养孩子正确发音的基础上,家长要逐步培养孩子听和说的能力,以求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了训练孩子专心听讲,家长可吩咐孩子完成简单的任务。如说“请把桌子上的番茄放到篮子里。”稍大点的孩子可吩咐得复杂一点,  相似文献   

12.
在家庭中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在这里把我们的想法做法跟家长们聊一聊。一、家长要抓住点滴时间及时引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在家庭中,幼儿有时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自我意识和独立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缺乏独立性,一切都依赖父母,如在幼儿园布置的一些动手动脑的小作业都是由家长来完成。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这么做就是爱孩子;还有的父母对孩子做事不放心,怕孩子做不好,所以什么事都代孩子做,不放手也不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会养成了一种懒惰的习惯,形成一定的依赖性,独立性较差。所以,培养幼儿要从小抓起。一、活动是培养幼儿独立意识的源泉幼儿的独立意识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三至四岁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喜欢自己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凡事都有"我自己来"的要求。当孩子  相似文献   

14.
亲子共读是指亲子之间一起读书的行为,它像一条纽带拉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幼儿需要阅读一些常识性的、健康的低龄读物,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心智,也能培养幼儿的乐观性以及表达能力。教师作为幼儿的领路人,应当重视幼儿的课外兴趣以及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看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另外,幼儿园应该重视家长与教师对幼儿的联合培养,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引路人,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如果家庭教育失败,那么教师教得再好也是无济于事。所以亲子共读是家长与孩子沟通感情的媒介,亲子共读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也能使幼儿模仿大人们的行为举止,变得开朗乐观。但是在农村,亲子共读更多的只是表现在形式上,家长、教师不重视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并且教育者并没有完善的关于亲子共读的策略,教师与家长并未做到联合培养,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独立性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在家里家长总是宠着、惯着。离开家庭来到学校,一些幼儿依然摆脱不了对大人的依赖。幼儿时期是培养独立性的最佳时期,所以,家长、老师应该以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胡晨雪 《考试周刊》2012,(59):193-194
现如今,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家长往往尽一切可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但往往忽视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对幼儿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认为对待幼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有足够的耐心,把孩子当朋友,关心、爱护他们,他们便会和你交心。  相似文献   

18.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由于家长和幼儿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情感联系,家长又是幼儿认同、模仿的主要对象,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培养孩子同情心、爱心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在我院所做的“幼儿同情心、...  相似文献   

20.
甘波 《基础教育论坛》2015,(Z1):108-109
任何家长,不管其素质高低,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农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时有些家长显得手足无措,或者当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或调皮捣蛋时方式简单粗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农村幼儿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人格放在首位,这才是孩子将来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