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2000-2008年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评了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显示,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研发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均有所增长,多数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率高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在考察期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行业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2001-2006年煤炭行业面板数据(panel data),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煤炭行业增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煤炭行业16家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有逐年好转趋势但总体效率水平仍然较低,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投入拥挤问题,集约式生产应该是煤炭产业的重点发展趋势;2001-2006年中国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6.2%,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且在不同时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较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纳入土地要素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及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伟  赵新泉  居占杰 《资源科学》2014,36(10):2140-2148
虽然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狭义经济增长质量,但相关研究不仅长期忽略土地要素,而且研究视角多为数量、能源或环境等。为完整反映"质量"涵义,有必要将能源、环境和土地要素一并纳入到DEA-Malmquist模型。基于质量视角,本文测算了中国29个地区1996-2011年的质量Malmquist指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区域质量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和收敛性特征。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视角,质量视角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降低,技术进步是其上升的主因,但技术效率有所下降。技术效率差异导致了各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差距;只有中部地区存在σ收敛;各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除西部外的其它地区均存在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区研发创新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以1998-2006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分析样本,应用DEA的方法,实证测评了各地区研发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就技术效率的收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主要的研究发现有:中国地区研发创新的技术效率整体较低,且其原因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不佳所致;考察期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效率改善的作用并不明显;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的学习与追赶效应已初步显现。本文结论为国家及地方创新工程建设的效率改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0—2011年中国造纸产业数据和山东、广东、浙江、江苏、河南的省际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造纸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造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2)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改善的贡献很小;(3)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具有区域差异性,江苏、山东增长较快,河南、浙江、广东增长较慢,其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退步,因此产业技术利用水平和规模效益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土地短缺,如何提高现有耕地的粮食生产效率已成为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在以199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度量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政府对农业财政支出、人力资本、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等因素对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三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变动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粮食生产率的增长、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率提高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本并不直接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而是通过影响技术效率进而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运用Malmquist Luenberger(ML)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并比较2001—2010年我国制造业在碳排放约束下全要素能源生产率水平及其分解.在无碳排放约束、碳排放约束下利用传统距离函数以及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3种情形下从全国、区域和省际3个角度来探究能源生产率水平并分解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并且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3个角度下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年均都呈正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全国角度下ML指数呈W形波动,2005年和2009年是拐点;区域角度下发现效率改善对中西部全要素能源生产率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回归分析显示全要素能源效率、节能减排及外资流入的提高对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的增长有正向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入世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迅速成长.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到底是简单的规模扩张复制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受到质疑.本文基于非参数Mal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运用该方法测算了中国汽车工业入世以来整体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汽车工业各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结果显示: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TFP是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因素共同推动的,但技术效率的影响相对有限,而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子行业中差异明显,汽车业和汽车摩托车配件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且都是由技术进步推动;车用发动机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且逐年下降趋势明显;改装汽车业的技术含量不高,更多的是依赖于规模效应的发挥;摩托车业的产业地位导致其TFP、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解析了江苏制造业28个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效率变化,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开放、贸易竞争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江苏制造业技术进步效应有所放缓,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改进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显著;贸易开放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贸易竞争力则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改进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江苏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目前还主要受到资本深化所带来的技术效率改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使用Malmquist方法测算2003—2008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对国内研发投入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国内研发投入的增长对技术效率的增长产生比较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国内研发投入的增长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和技术进步产生不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区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提出了科技情报信息机构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技术市场建设及市场环境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辉 《情报科学》2004,22(1):29-33
本文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为例,对技术市场的组织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技术市场模式,指出技术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给出了技术风险的涵义与特征;其次,罗列了技术风险的影响因素,诸如创新的不确定性,技术垄断的不确定性,技术优势的不确定性,技术的社会环境变动;再次,讨论了项目层次的技术风险,诸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技术/市场要素构成的风险矩阵;最后,分析了项目层次的技术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包括技术风险的识别,风险量化分析,市场风险的量化模型,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以及风险的监控。  相似文献   

14.
浅析装饰工程技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月芯 《中国科技信息》2005,(6):103-103,109
论述了装饰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内容;从装饰工程技术发展动向,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装饰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等方面阐述了在装饰工程中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与机会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晶 《情报科学》2001,19(6):579-581
机会利益是目前一种新的理论观点。本文对它在科技期刊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它在科技期刊中显示出的特点,以及它在科技期刊体制改革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综述专利与技术标准的关系,探讨专利与技术标准作为非关税壁垒在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专利挟持存在标准化前欺骗或不披露专利信息,标准化后索要许可费;标准化后不遵守FRAND规则,索要高额许可费;标准化后专利权人滥用专利禁止令等多种表现形式。美国和欧盟均是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框架下规制专利挟持行为,但两者存在高低不同的违法证明标准,同时和解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我国对专利挟持的反垄断规制,应当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框架下,选择低违法证明标准,充分发挥和解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2年以来,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有步骤、有重点地认定了140家企业技术中心。本报告对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开发体系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以及技术中心与企业原来研究所和设计科的区别等都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于光  王菁 《情报科学》2001,19(9):960-963
科技报告是重要信息资源之一,科技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从中获得和掌握有价值的大量信息,本文介绍了网上科技报告的检索工具以及科技报告数据的Web网络及研究方法,以便读者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20.
海南政法文献数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涉及软件平台、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检索设备等技术支撑系统。本文对这些技术支撑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