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秀清  田娜 《资源科学》2015,37(11):2162-2171
为了深入探讨中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基本规律,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为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非参数估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过程,为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地方财政转型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参考。研究结论表明:①考察期内中国土地财政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现缩小的趋势,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一直是导致土地财政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②Kernel核密度估计表明,中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波动下降态势;③Markov链分析表明,不同量级的土地财政类型发生跨区间流动的概率较低,预期中国土地财政指标总体将朝中高水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探讨中国土地财政区域差异的基本规律,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为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非参数估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过程,为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地方财政转型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参考。研究结论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土地财政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现缩小的趋势,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一直是导致土地财政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Kernel核密度估计表明,中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波动下降态势;3Markov链分析表明,不同量级的土地财政类型发生跨区间流动的概率较低,预期中国土地财政指标总体将朝中高水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苏素  望玉丽 《软科学》2010,24(4):83-88
采用我国1995~2007年分地区的福利性财政支出数据,应用基尼系数方法测算我国省(市)间公共福利差距。通过计算基尼系数的地区构成,发现东、中、西三地区间的差异是我国福利性财政支出差异的主要来源。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比较各地区福利性财政支出基尼系数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东、中部各省(市)公共福利差异程度之间的关系正负交替出现,但最终负向趋于平稳;西部地区两者之间一直存在负向且稳定的长期关系。  相似文献   

4.
土地收入作为地方的财政来源,在我国经济增长及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土地财政作为地方增加财政收入和筹集建设发展资金的重要手段,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这也导致土地财政的制度缺陷不断显现出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分析了土地财政的制度缺陷,并对土地财政的解决思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部沿海区域土地生产力的技术进步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的农业必须实现由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到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上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已相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在科技反哺土地生产力上应率先进行.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运用C-D生产函数定量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能力、潜力空间.结果显示:科技进步率平均为4.29%,近20年波动较大,最低年份为1989年的-13.93%,最高年份为1987年的43.07%;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份额最高年份1985年达869.76%,最低年份1999年为-100.68%,大部分年度是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大于技术进步的份额,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文章认为,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地小规模经营、新技术传播途径不畅以及农民规避风险的意识是科技进步运用于土地生产力的主要障碍.据此作者提出了政策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的农业必须实现由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到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集约型增长模式上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已相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在科技反哺土地生产力上应率先进行.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运用C-D生产函数定量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能力、潜力空间.结果显示:科技进步率平均为4.29%,近20年波动较大,最低年份为1989年的-13.93%,最高年份为1987年的43.07%;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份额最高年份1985年达869.76%,最低年份1999年为-100.68%,大部分年度是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大于技术进步的份额,技术进步对土地生产力的贡献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文章认为,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地小规模经营、新技术传播途径不畅以及农民规避风险的意识是科技进步运用于土地生产力的主要障碍.据此作者提出了政策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7.
将制度因素纳入C-D生产函数的扩展模型,利用1978-2009年我国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说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影响,但相对于物质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而言,制度的贡献较小;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省际差异,而制度环境的省际差异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通过整理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三个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甘肃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很大,中心地区和河西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河东地区产业结构处于低水平阶段;结合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进行分析发现,各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体比重的变化对整体经济规模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另外,对照全国第三产业的产出弹性看,第三产业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同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运用LMDI加和分解法,从我国整体、不同行业、工业内不同部门的角度探讨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产出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148.49%;其次是人口规模效应,整体贡献为9.65%;最后是能源结构效应,整体贡献为1.36%;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53.43%;产业结构效应有抑制作用,整体贡献为-6.07%,潜力没有显现出来;从不同产业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整体上"低碳"发展状态较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低碳"发展状态不佳;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通过工业内不同行业的比较发现,电力蒸汽及水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来源。对此,从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二三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⑤根据各地耕地非农化的最佳配置值与现实配置量之间的差异进行耕地非农化适度性分析,发现鲁中地区的适度性最高,而鲁东地区和鲁西地区则分别出现了耕地非农化严重过度和严重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1.
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基凯  吴群  黄秀欣 《资源科学》2010,32(5):959-969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二三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⑤根据各地耕地非农化的最佳配置值与现实配置量之间的差异进行耕地非农化适度性分析,发现鲁中地区的适度性最高,而鲁东地区和鲁西地区则分别出现了耕地非农化严重过度和严重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2.
龙开胜  陈利根 《资源科学》2011,33(6):1171-1177
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中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经济、财政和政策等影响因素,并判断严峻的土地违法形势得到缓解的时间表。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理论预期,然后以1999年-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土地违法的关系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方式,目前中国总体上仍处于土地违法随经济总量、非农产业比重同方向增长的阶段,但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稳定;土地财政与土地违法现象显著正相关;土地违法治理政策对土地违法案件数量的减少有显著作用,但对违法案件涉及土地面积减少的作用并不显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土地违法现象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还表明,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中国严峻的土地违法形势将得到缓解。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强化土地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治理土地违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工业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内含"环境代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在理论上构建了包含土地和环境要素在内的"绿色索洛模型",考察工业用地投入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约束,以消除工业经济增长中的环境代价。并利用中国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约束下,索洛模型仍存在平衡增长路径;②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呈正向作用,但地区间存在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③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正/负效应共同的作用结果,总体来看,除工业固体废弃物外,工业废水、工业SO_2、工业NO_X、工业烟(粉)尘等的排放对经济增长均呈明显抑制作用,且工业废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工业废水更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应摒弃传统的"低成本"工业化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加快用地企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科技创新,减少工业用地投产过程中的环境外部性。  相似文献   

14.
梁流涛 《资源科学》2012,34(12):2249-2255
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L生产率指数方法,测度考虑"非意欲"产出情况下的中国大陆地区1997年-2009年间31个省(市)农业土地生产效率,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考察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论显示:①1997年-2009年间全国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平均值为0.692,提升空间较大。研究期内农业土地生产效率年均增长0.6%,但变化趋势表现为较大的波动性;②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不仅效率值较高,而且呈上升趋势;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同时呈下降趋势;③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目前农业技术对农业土地生产率的贡献相对较小。不同区域农业土地生产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也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经济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①全国层面上,1980年-2008年期间除2000年-2005年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其余时期经济与能源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状态,脱钩程度随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一定时期内弱脱钩发展趋势仍将持续;②地区层面上,2000年-2008年期间各省域主要表现为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两种状态,其中2000年-2005年全国有13个省份落在弱脱钩区域,2005年-2008年除青海省外的29个省份均落在弱脱钩区域;大部分地区后期较前期脱钩更为显著,并呈现出地区脱钩程度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③2000年-2005年经济与碳排放脱钩空间格局较为分散,脱钩显著区域大致分布在东部地区,脱钩程度区域差异较大;2005年-2008年脱钩显著区域呈现空间集聚态势,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区域差异明显缩小;④中间变量分析表明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上,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主要由经济与能源消费脱钩造成;我国总体碳减排技术水平较低,区域差异不明显,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与碳排放脱钩贡献有限。据此,未来脱钩发展措施重点方向为在进一步推广节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发展碳减排技术,同时逐步改善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6-2016年省级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效率较低,已有生产要素投入潜力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科技服务业TFP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其中主要源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变化,而技术效率变化对TFP增长的贡献较弱;生产率指数区域发展不均衡,高水平与较高水平区逐渐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地区间技术效率变化差异显著。要促使科技服务业效率提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完善制度环境加强管理创新,因地制宜缩小区域差异等。  相似文献   

17.
朱迎春  王大鹏 《软科学》2010,24(2):79-82,98
在E F Denison和A Maddison算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比较区域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有1.267%,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呈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梯次分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2000-2007年1994个县(及县级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条件β收敛性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县域经济存在条件β收敛,通过控制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财政支出和投资力度等方面的地区差异,能有效缩小县域经济间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9.
首先简要回顾了与技术创新扩散对经济增长影响有关的理论和证据,然后以Fagerberg的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1991~2002的相关数据,对技术创新扩散对区域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本文的结论主要有:国内地区间生产率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技术扩散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国内地区间的扩散上,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不大;对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距离对地区间的技术扩散存在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曾伟 《资源科学》2014,36(7):1317-1326
国内学者运用"增长阻尼"的研究方法,更多分析土地资源对我国某一个省或者某一城市的经济增长影响,缺乏考虑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城市经济的整体"增长阻尼"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针对这一不足,基于一个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研究表明,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大小受规模报酬、人口增长以及不同生产要素在城市经济活动中重要程度的影响;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的平均水平约为0.24%,略低于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阻尼"水平,同时,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增长阻尼"除表现出"程度大小"的不同之外,还在"作用方向"上的差异。深入分析后认为,城市土地的过度增量供给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而言,对城市经济增长均是不利的;最终解决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约束"问题,需依赖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借助市场调节机制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