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何循真 《收藏》2007,(12):92-95
作为吴昌硕的关门弟子,王个笑簃或许还不具备其师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形态学意义。但是,作为一位重要的艺术家,王个簃还是我们在艺术研究与收藏中不可绕开的一个话题。王个簃的艺术讲求生、老、拙、辣,但又笔笔藏锋。综观王个簃的艺术之根,他的阅历,他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以及目前市场对于其人其艺的认知度,都使人想到那支藏锋的笔——隐之又隐,裹之又裹。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愿本期有关王个簃先生的几篇文章能够洗尽黄沙,并最终使那支藏锋的笔散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杜林 《收藏界》2010,(4):134-134
黄胄是我国20世纪最杰出的人物画家之一.而王个簃则以花鸟画驰名中国画坛。下面介绍两幅黄胄、王个簃的绘画作品,以供欣赏。  相似文献   

3.
王葵 《收藏》2007,(12):100-100
祖父王个簃离开我们已将近20年了。今年又适逢祖父诞辰110周年,每当回忆起祖父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引导我们学艺、做人,往事历历,心如潮涌。对于我来说,祖父既是和蔼可亲的长辈,又是严格善教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7,(1)
正诸涵(1929~2012年)是活跃于20世纪画坛的花鸟画家。他字桂樵,别名大声,浙江安吉人,画家诸乐三(1902~1984)之子。除自幼随其父习画、传承衣钵外,他还分别于1948年人杭州国立艺术学校、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受过正规的西式美术教育。同时,他师从王个簃,并受美术名家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亲炙。他擅长中国画,兼擅油画、书法、篆刻,先后任教于广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诗、书、画、印的艺术巨匠吴昌硕以其在艺术上划时代的创举,被艺坛尊为“四绝”艺术家。2004年8月29日是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诞生一百六十周年纪念日,《一代宗师,艺术巨匠——吴昌硕书画篆刻展》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相似文献   

6.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有幸结识了当代国画大师王个簃,然而真正促使我与王老友谊深入发展的却不是国画,而是体育。一九八二年五月,我在南京采访全国击剑锦标赛,在与女花冠军李华华交谈时获悉她在业余时间很喜爱作画。当时我蓦地想起正在金陵举行个人画展的王个簃。就随口说道:“我给你介绍个老师吧,他是当今画坛的巨匠。”李华华听后喜如雀跃。翌日傍晚,她一改戎装,高束发髻,身着浅红色的绒衣,真的要我引见了,这时我才认真地思索起来:王老已是八十六岁高龄了,能否收这个芳龄十九的小姑  相似文献   

7.
“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日前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落幕。这不仅是故宫首;欠举办吴昌硕个人艺术展,也标志着故宫文华殿书画馆的正式启用。本次展览展示了故宫博物院藏绘画、书法、篆刻三类作品百余件,较全面地展示了吴昌硕的艺术发展轨迹和多方面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刘藏之 《垂钓》2010,(5):81-81
程十发,名潼,小名美孙,1921年生于上海松江县一户世代行医的家庭。幼年受《芥子园画谱》和《山水入门》等启蒙,他爱上绘画。1939年,程十发考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受教于海派宗师吴昌硕的得意弟子王个箱,以及著名画家汪声远和李仲乾等人。  相似文献   

9.
寇月朋 《收藏》2014,(5):148-149
苦铁不朽——纪念吴昌硕诞辰一百七十周年作品专场震撼登场 在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吴昌硕(别号缶庐)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键人物,亦是金石画风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传承者。在近现代画坛,其地位与影响力无人能及。他的艺术影响直至其后的二三代人,众多近现代绘画大师投其门下,执弟子礼。他的艺术也得到金石画派之外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的回响,并播及日本,影响河井仙郎、长尾甲等。他们或经吴昌硕亲授,或间接受益于吴昌硕,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24日—25日,应台湾戏曲学院的邀请,我代表北京市杂技学校赴台参加了《传统表演艺术教育之深耕与开创》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台湾教育部、科技部指导,台湾戏曲学院主办,共分6个主题:两岸戏校教务长论坛、京剧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民俗技艺(即杂技)与舞蹈教育之课程规划与思考、传统表演艺术教育之教学传习与保存活化、传统表演艺术教育之多元面向探索、国际视野下的传统表演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1.
论“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同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概念分析入手,阐述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情况。从概念的范畴、内容的指向性、发展目标、培养的思路、培养的理念等五方面探讨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从所处地位、培养对象、培养形式、结合模式、学训方式,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认为区分二者的异同点,将有助于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决策,不断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晓雯 《收藏》2012,(3):12-16
有宋一代,私人收藏文物之风炽盛,无论文人士大夫,或者大商人,或多或少都有书画或其他文物庋藏。北宋初期较为著名的私人藏家有楚昭辅、王溥、王贻正等。嗣后,苏易简一家四代皆好收藏,米芾曾赞日:"四世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南渡的私人藏家尚有宗室赵令畤(zhi)、赵与懃(qin),以及苏轼、苏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陆游、周必大、朱熹、叶适、刘克庄、贾似道等文人士大夫。两宋私人书画藏家人数众多,蔚为壮观,折射出宋代书画收藏之繁盛。然而,以书画成就而驰名艺坛的米芾却因其书画盛名,而掩其鉴藏大名,以致少有人关注米芾作为书画鉴藏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研和训练用仪器器材的研制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实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训练器材与训练理论和方法;训练、测试与诊断、评定;工程技术知识与体育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人员与教练员、运动员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体力活动不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客观、准确的体力活动监测方法和仪器对于开展体力活动研究、运动干预和人们的日常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Actigraph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多的加速度传感器能量消耗监测仪器之一,首先介绍了Actigraph的基本技术、参数,然后对相关Actigraph的文献从"信度"、"效度"、"能量消耗推算方程"、"仪器对比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田径课教学正面临巨大的困境。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组织形式呆板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考试评价体系标准规则化,定量化,使学生对掌握田径运动的实用性、健身性产生怀疑。思想认识与资源开发不足,使田径课教学失去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17.
科学技术与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社会科学知识对体育发展的指导作用和自然科学技术对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实践也证明 :“体育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体育科学技术要面向体育运动的发展”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梁晓龙同志多年在国家体育总局从事体育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对体育理论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本刊将陆续发表作者对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的系列文章,以求推动对中国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宝琴 《收藏》2007,(10):126-130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闰六月十九日,即公元1607年8月11日。卒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六月十二日,享年78岁。山西省太原市阳曲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其字号颇多,计有仁仲、公他、公它、真山、朱衣道人、朱衣道士、五峰道人、龙池道人、石道人、侨黄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青半庵主、丹崖翁、丹崖子、啬庐、观化翁等达70多种,这些“字号”无不体现了他的经历、思想和个性。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的同异及教学中的互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体操和健美操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两个体育项目,它们有共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将两者适当的结合起来,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完美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