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相和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生之道是实现原则。"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  相似文献   

2.
"学物理必须做实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动手。"校长周凤林如是说。嘉定二中的"勿离手",一是取"物理手"之谐音,突出学科之特点;二是取"不离手"之义,寓意时时、处处、人人不离手地进行动手实验、发明创新。"物理教材里实验多",这是高中物理学科在上海二期课改中的一大特征,嘉定二中早在2002年起就下工夫对物理实验教学开展了改革性研究和实践。周凤林告  相似文献   

3.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是这句话好像不太适用于写作.很多初中生对写作的态度真的称得上是"谈写色变".我作过一个调查,班级内有近二成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对写作有"恐写怔",另有两名男生在大考中也有交白卷现象.  相似文献   

4.
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表现出这样的三种状态:一为"旁若无人",就是授课者完全沉静于文本中,作为"融入者",设身局中,与文本的情境完全没有了"距离";二为"旁若有人",就是授课者完全用实用的态度处理文本,作为"旁观者",设身局外,情感没有与文本融入,授课者与文本的"距离"太远;三为"不即不离",就是授课者对文本有着充分的理解、独到的解读、饱满的情感,却在讲授过程中不"滥情",作为"观赏者",他设身与局中与局外之  相似文献   

5.
熊十力一生所致力者在于建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因此宗教问题不是其研究的重点。不过,对于在近现代中国影响巨大的佛教和基督教,熊十力亦有很深的见地。"体用不二"是熊十力哲学的宗旨。因此,他以"体用不二"来评判各种宗教,并形成为其宗教观:其一,宗教诉诸于感情,哲学诉诸于理性。其二,宗教基于"体用二分"立教,此乃宗教之根本特征。其三,宗教与哲学一样具有"本体论",但其本体论最终会被哲学本体论所取代,即哲学将取代宗教。  相似文献   

6.
<正>老典开篇"老典"者,史绍典也。圈内称"老典"而不呼"老史",考其由来,我曾"戏说":缘于对余姓之"敬畏",一者,史,历史也,余之始祖为周初史官"伊佚"(或云造字之仓颉),后以官为姓,不呼"老史",敬"史"。其二,"史"(shi)、"死"(si)不分,不呼"老史",畏"死"。于是以"老典"名。实则,"敬"、"畏"乃人人应有之情,畏(敬)天、畏(敬)地、畏(敬)鬼神是也,惜今人敬畏之情丢失几尽,乃有贪脏枉法、无法无天、奸佞狡诈者。而圈内以"老典"名,实语文之光!  相似文献   

7.
<正>《论语·雍也》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也不例外,兴趣是阅读的源动力,也是决定一个学生阅读深度和广度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激发并持久经营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阅读从"引导"走向"自觉",变"苦读"为"乐读",进而由课内走向课外,促生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古语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话对小学生更为适用,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小学生对作文由"头疼"到"好之"、"乐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多采用鼓励的方式。多年的作文教学实  相似文献   

9.
正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辨别和发现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发现述诸于文字表达,以期达到教化的最终目的。根据中学生审美心理的特点,可将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施教的方略归结为以下三个步骤:一、学会欣赏读贺知章《咏柳》"二月春风似剪刀",就会想到正是那个"使用剪刀的人",那个裁出盎然春光的"妙手",才有眼前的万丛新绿、勃勃春色。引导学生在美的感悟中,得到思  相似文献   

10.
《李太白全集》中有《游谢氏山亭》一诗。此诗是否为李白之作颇为可疑:一、作年之疑。此诗无论是作于乾元元年、上元二年还是宝应元年,都与诗中"再欢天地清"之背景和李白暮年行踪不相吻合。二、"谢氏山亭""西池"之疑。据诗所写,"西池"应是谢公池。谢公池乃谢灵运温州所建,但李白暮年足迹未达温州。三、诗题之疑。诗题为"游谢氏山亭",而诗却写的是游"西池"。四、"稚子"之疑。"遥欣稚子迎"之"稚子"非时年已二十六七的伯禽,故"遥欣稚子迎"者非李白。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的鲲鹏,和"决起而飞""控于地而已矣"的蜩与学鸠,两者谁更逍遥?读过《逍遥游》的朋友,也许会对这一问题不以为然。因为庄子对"逍遥游"给出的定义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无所待",而无论是鲲鹏还是蜩与学鸠,与"御风而行"的列子一样,它们的飞行至少都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风,所以它们都称不上真正的逍遥游。  相似文献   

12.
<正>人之于物多有好恶之感,因而词语中有褒贬之义,成语也不例外。但褒贬色彩并非一成不变,有些会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好恶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从成语感情色彩变化的历史看,历来由褒转贬者多,如"大放厥词""亦步亦趋" "明目张胆" "钩心斗角",原来都是褒义的。近来,一些贬义成语如,"趋之若鹜" "守株待兔" "一塌糊涂",也开始有转为中性乃至褒义的。"始作俑者"也可视为其中之一例。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盛济民《不可忽视这个"小节"》一文,力排众译,把"不羞小节"视为动宾结构中包含动宾结构,译解为"不会因轻视节义的行为感到羞愧",其实是没有根据的. 《史记·鲁仲连列传》之《遗燕将书》中,鲁说:"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他指出管仲有三项过错:"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并进一步分析:"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伸)于诸侯."他抓大弃小终于"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霸)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战国策·齐策六》).鲁在信中总结说:"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而是甘愿"去感忽之怨","弃忿悁之节",以"立终身之名","定累世之功".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二度开发教材成为教师热门的"教学功夫",不管是在平时教学中还是在研讨课上,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处理一下原有教材,不太照本宣科地直接"教"教材。那么对原有教材的变动就能体现二度开发教材了吗?在平时的二度开发教材中,教师很少会做出教材重组、单元整合、内  相似文献   

15.
蒋力荧 《考试周刊》2013,(54):10-11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问世间情为何物"?"高山流水"是真诚的友情;"舐犊情深"是本真的亲情;"落叶归根"是乡土之恋……"情"是生命之"真",是爱、仁慈、悲悯……是生命之间相互维系的丝线,是生命源头的汩汩清泉。写文章要做到"感情真挚",抒发真情实感,切忌矫揉造作。《庄子·渔父》载:"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1.考点《中考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基础等级的第三条明文规定"感情真挚,思想健康",阅卷者对感情真挚很看重,要求表达  相似文献   

16.
正"巧"与"拙",涉及的是审美范畴的问题。对于书法的审美,正如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地点,对于美所持的标准会有差异一样。"巧"是相对于"拙"来讲的。看待巧的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切入:第一,从技术层面上讲。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讲道:"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  相似文献   

17.
棋理     
<正>"车马炮,相将士",几番鏖战,车马纵横充斥心胸,挥拂不去。闲暇超然局外,发现尺方局阵竟深蕴哲理。四字以蔽之,即"缄"、"退"、"快"、"和"。缄,缄口,谓观棋不语真君子。观者缄口,一可不影响奕者运思,二可面观全局,观棋路之变,悟机巧之理。身在局外,而深有体味。清代钱大昕有文《弈喻》,言一人观人对弈,指手画脚,俨然聪明。后弈者邀其对弈,不料三招两式即落下风。汗颜之余,顿然有悟。局外人毕竟是局外人,深有体味毕竟不同于身在其中。"下海"弄潮,同样是"两腿泥"。  相似文献   

18.
"恻怛"一词出自《礼记·问丧》,本用于描述父母之丧的哀伤,《文心雕龙·哀吊》以之形容丧女之悲实为不当;《正纬》篇"丝麻不杂,布帛乃成",化用《礼运》"治其丝麻,以为布帛",可佐证今日通行本《礼运》"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之讹。  相似文献   

19.
庄子之学,振拔于沉浊之中,超离于尘垢之上,由"朝彻"而"见独",终而达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玄妙境界,真可谓"冷笑行藏只独知"者.然而,"独"体现的仅仅是其思想风格与境界情态,绝非意味着庄子哲学即是横空出世甚至无中生有之物.古今多有学者认为《天下》篇乃《庄子》一书之后序,该篇纵论天下道术,探古学源流,判诸子短长,庄子深厚的"学术功底"已展露无疑;司马迁亦云"其学无所不窥",也说明庄子汲取的"学术资源"是何等丰赡.庄子哲学必有植根其中的饶沃土壤、流衍而出的丰沛源泉.其根之深,其源之远,非常值得研究者对之进行反本溯源式的开掘与疏浚.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俗称"青龙节""龙头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旧时庆祝"龙头节",是为了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庄稼丰收。然而在唐宋时期,二月二却被称为"挑菜节"。那时的文人是非常热爱生活的,对这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