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3,(18):14-21
"当代中国有没有教育家?我们要不要为宣传自己的教育家做些认真严肃的工作?"这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的袁振国在《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序言开篇即抛出的两个问题。面对这两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当代教育家有着共同的特质,即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有独立见解,有对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的教育有比较大的疑问的时候,我们应叩问两个问题:一是儿童,一是儿童的天性。所以,当代教育学应该重新以儿童和儿童的天性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与学术范式。中国近代以来的儿童教育学,最成功的研究范式是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研究范式。当代教育研究者与父母也应该像陈鹤琴先生那样,把自己的学生与孩子当作与自己一起研究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3.
今天在这里召开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集》首发式,这是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的出现和成熟,也标志着我国一批当代教育家的涌现。长期以来,我们只介绍宣传外国的教育家,把他们的学说拿来推广引用,总说没有出现我们自己的教育家。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土生土长的教育家,看到了她的教育思想体系,看到反映她教育思想的八卷本《李吉林集》。  相似文献   

4.
吴子健 《江苏教育》2008,(17):19-20
当我们在思考当代中国教育家产生的路径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所有人公认的中外教育家的成长规律。 一个共同的结论是,所有教育家都生活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他们的成就就是突破性地解决了时代发展对教育需要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关键时刻,也就是可以造就一批杰出教育家的时代。但是一个本应是教育家辈出的时代,却让社会感受到教育家缺少带来的遗憾,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什么没有教育家?这是许多人追问了许多年的一个老问题。我国以前有许多教育家。古代的孔子、朱子自不必说;近代的蔡元培、梅贻琦、陶行知、陈鹤琴、晏阳初也不必说;就是解放后,我国也出现过斯霞、霍懋征等一大批教育家。然而近年来,教育发展蓬蓬勃勃,却没有教育家出现。这的确是个值得一问的问题。要成为教育家,起码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要"桃李满天下";第二,要"终身当教师";第三,要"思想成体系"。按照这三个条件来筛选,有两类人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一类是校长,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顺应社会对教育家的呼唤,当代中国出现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专家。这些教育专家出现的背景和成长的规律是什么,是很多学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五位语文学科教育专家成长经历的审视,从时代和学科的角度探讨了教育家成长的社会土壤和基本规律,最后指出,当今中国的文化转型和教育改革是教育家成长的社会环境,而语文教师在成长为教育家的过程中,有其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具体过程体现为从语文教学走向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培养当代教育家,呼唤教育家办学,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美的教育理想之一。这让人们想起历史上的教育家。比如,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当代的,至少有霍懋征、斯霞等。细细想来,这些在今天看来堪称大师、教育家的人们,他们至少有两大特征很容易引发我们思考——一是他们当年所专注、所钟情的是"立业",立教育之大业,他们没有想到"成家",成为今天我们所说的教育家,教育大家。他们一生远离功利,"捧着一颗  相似文献   

8.
“新教育”不是中国社会土生土长的教育,而是外国引进的。因此,从引进之时就存在中国化问题。随着新教育的发展,它和中国社会的脱节问题愈加突出,更多的教育家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投入到中国化教育改革中,20世纪20~30年代形成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教育家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教育家们强调中国教育改革要立足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教育经验。在实践中他们都对国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给予了较多关注。而今,国际交流愈加频繁,中国化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当时关注的国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目前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所以,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对当今教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说自己成个语文教育家,但要自己是个语文教育探索者;不说有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但要有自己的语文教育思考;不说有自己的语文教学特色风格,但要有自己的语文教学特点个性。”这是湖北松滋一中田泽生老师当初走上语文教学岗位时给自己提出的专业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0.
顾黄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50年来,他鉴古察今,全力探寻语文教改之路。在这一追求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为建立汉语文教育的理论体系推动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刘永和 《江苏教育》2012,(26):54-55
关于"教育家",我以为最简洁明了、最切中肯綮的应该是顾明远教授的定义。顾明远先生在"教育家论坛"上说:教育家应该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在教育界有较大影响,被广大教师所公认的人。这个"教育家"的定义除了限制了"教育"的行业之外,就"家"的含义平添了两个要求:一个是"理论性"要求,要求教育家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有理论的创新;二是"影响性"要求,要有长  相似文献   

12.
李放教授是当代著名教育家,从教60余年,当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有比较丰富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师范教育、高等教育、中国教育史等,其教育观点鲜明,研究视野开阔,方法独特,在许多领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是沈阳师范大学(前身为沈阳师范学院)教育学科的创始人,是辽宁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呼唤创新型教育家。原创型教育家是教育家的最高级类型或形式,一般产生于历史大周期的巅峰或转型时代。按照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体化说”解释框架,在中国现代教育发生发展的第一时期即体系形成时期.堪称原创型教育家者主要有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陈鹤琴等,他们历时半个多世纪,大约算是三代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原创型教育家的根本使命在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含着现代教育中国化与传统教育现代化两个方面,其变革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从历史和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都是原创性的。由此,更加突显原创型教育家的重要和伟大。  相似文献   

14.
林砺儒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从事教育工作60年,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被誉为“服务最有恒心的教育家”。林砺儒先生曾做过教授、中学校长、大学校长,以及教育部领导,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品格高尚、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工作极富创造性,倾其一生为中国教育谱写了辉煌篇章,培育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04,(8):18-19
陶行知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出过大教育家。新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编纂当代教育史时,不能不遗憾地坦言:至少这五十多年来,中国有不少教育工作,然而却没有真正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6.
杨贤江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通过对教育的起源和本质两个方面的论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他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用历史唯物观考察教育的起源、进化及其发展趋势;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抓住了中国近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核心问题,并作出了较为科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是明代中叶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了程朱理学及前儒学说,在自己的戎马生涯中,悟出了“教化”之道,提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的教育理念;他教育思想中蕴含的立志勤学、有教无类、戒傲戒躁、慎交友、重人伦、师生和谐等精神在当代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我国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是怎样吸收、使用、批判、发展中外文化教育思想,并在实践中发展创立“群众本位”教育思想的探讨,论证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三个理念和注意防止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育质量,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教育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学习国外的教育理论,二是从自己民族的教育历史中汲取智慧。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化教育历史,孕育了一大批教育家。尽管他们没有构建自己的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不乏教育智慧。他们的教育智慧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孔子是我们民族最伟大的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孔子在世之日,坚持“述而不作”,自己没有亲自动手撰写论著。在他谢世之后,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论收集、汇编成书,这就是《论语》。《论语》凝聚了孔子一生的教育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钱伟长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为解决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基本特征,可以从全局性、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