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久期—凸度方法预测企业可转换债券的利率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辛亭 《预测》2000,19(2):68-70
本文运用久期-凸度方法对企业可转换债券的利率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将企业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拆分为普通债券价值与相应期权价值之和,在不可赎回和可赎回两种情形下考虑企业可转换债券的久期和凸度。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可转换债券同时具有股权和债权的双重属性,当前我国新会计准则下要求确定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值,并以账面价值法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当前的新会计准则对于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分析了当前新会计准则下的可转换债券的社会大环境,其次从定义与特征的角度概述了可转换债券,然后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对于可转换债券的新要求,主要包括准则要求、计量属性要求以及信息披露要求,最后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日、付息日以及到期日层面上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为我国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创新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这种在西方发达国家常用的融资方式,逐步在我国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除了一般的债权之外,它包含着很多的期权,包括转股权、回售权、赎回权和转股价调低权。本文从可转换债券的性质入手,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桂冠转债为例借助于主成份分析法对该可转换债券的利率风险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可变参数模型对其利率风险进行衡量,从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种类的利率对桂冠转债的价格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大小上有着较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在对可转换债券利率风险管理中要能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可转换债券的资金成本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大钢  陈军 《预测》1999,18(5):72-73,79
本文首先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资金成本,认为可转换债券的资金成本由筹资费用、票面利息和隐性成本三项构成;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隐性成本及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件和公司未来股票市场价格对隐性成本的影响,认为低票面利率并不意味低资金成本,要降低资金成本,需在准确预测公司未来股票价格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转股价格等发行条件  相似文献   

6.
长期应付债券现行的计价方法未考虑市场利率波动对负债计量的影响,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用现时价值会计理论, 对长期应付债券进行现值计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以分次付息债券为例对比分析了长期应付债券的传统会计处理与现时价值会计处理,给出了 长期应付债券现时价值计价公式、会计处理的科目设置。  相似文献   

7.
关于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小迎  陈金贤 《预测》1999,18(3):40-43
本文首先对可转换债券的性质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影响其发行效果的Rate-Price组合模型。然后,在详细考察标的变量——利率和股票价格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无风险套利原理推导出关于可转换债券的双因素定价模型,其特例便是著名的Black-Scholes模型  相似文献   

8.
金融资产对创业项目价值争议有一定的协调作用.以可转换债券为例,投资双方可能尽管对项目本身的认识大不相同,但却能对可转换债券契约条款达成共识,认为其价值满足投资双方对项目的收益要求.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内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洪喜  汤石章 《预测》1999,18(2):55-56,36
本文分别利用债券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从债券和期权两个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内在价值,并导出可转换债券的必要收益率计算公式,以利于投资者进行科学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企业债券和股票期权相结合的混合证券,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而对它的教学和研究主要集中在连续时间下的可转债定价模型。本文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对离散时间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进行的初步探讨,在连续时间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类离散时间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既是一个现实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运作特点,从可转换债券的功能出发,分析了这一券种在融资过程中对缓解融资成本高企、信息不对称和控制权处理不当等问题的意义,阐释了可转债发行人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从发债公司决策的角度出发,对可转债的核心要素初始转股溢价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在发行可转债时。转股溢价率与票面利率、资产负债率呈现高度负相关,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弱式效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目前沪深两市挂牌交易的31只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债券指数为研究样本,采用时间序列自相关检验法对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弱式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价格函数和投资增值概念;得出目前我国可转债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层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挖掘知识产权资本潜力成为新趋势。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不仅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更是符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定位的宗旨。目前国内已出现不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作为国家平台,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路径,将其设计成"科技可转债",这是基于我国当下并没有能使欧美模式成功移植的市场环境与法律制度的考量。"科技可转债"符合证券化的本质特征,亦在中国证券市场实践中有迹可循。然而,"科技可转债"的落地遇到了法律与其他规范性文件层面的若干障碍。这些障碍如何破除,迫切需要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以促进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罗明华  田益祥 《预测》2012,31(4):63-68
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冲击是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管理层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定单流蕴含利率变动的跨市场信息含量,构建似不相关模型检验了利率变动的跨市场效应,建立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刻画了利率变动跨市场效应的时变特征。实证结果显示,利率变动引起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市场之间的投资转移以及国债市场和企业债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利率变动通过国债市场对股票市场产生了负向跨市场冲击,通过企业债市场对股票市场产生了正向跨市场冲击。国债市场和企业债市场是利率变动跨市场效应的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16.
考虑宏观变量仿射期限结构下附息债券期权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峰  吴启权  李晗虹 《预测》2007,26(6):31-35
利率风险是当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越来越重要话题,债券类衍生品作为规避利率风险的主要工具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建立了包含通货膨胀、实际利率的动态模型,采用Kalman滤波对模型进行估计的基础上,结合Feynman-Kac定理和特征函数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对附息债券期权的价格进行研究并给出详细的算例演示。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对中国经济环境下的投资活动和金融产品定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