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信守的一个理念是"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她认为教师的"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未来".经约,我有幸拜访了已经是8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于漪老师和蔼可亲,在说到教师和教育事业时仍然激情四溢,并且始终为她钟情一生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忙碌着.谈话中透出的她对学生的挚爱情怀,对事业的入迷钻研.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于漪是我国语文教育界改革的领军人物,获得了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奖章,是100人中唯一的基础教育届代表。她说要"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种使命意识让她始终遵循着"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将生命之花为教育事业而绽放。纵观她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她践行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材观,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科学性"、"教材的延伸"、"敢于打破教材权威"、"让教材‘活’起来"四个方面。于漪独具特色的教材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于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自从教以来,她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闪光的人格魅力,赢得人们的爱戴与尊重,成为语文教育界的一面旗帜。为弘扬她的语文教育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国中语会、上海市中小幼教师奖励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于漪教育思想暨从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9月28—29日在上海市举行。原教育部国家总督学柳斌、上海市委文教党组书记王荣华、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等到会并讲话,高度评价于漪几十年来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的重要贡献。于漪是全国中语会的老领导,她为中语会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祝贺她从…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才能从容应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得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得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如何看待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本人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她审美的语文教育思想,这一点体现在她的语文课堂具有美好和谐的课堂心境、自由融融的师生亲情关系、丰富形象的语文教学手段等方面,充分发掘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09,(8):34-35
于漪是教师的楷模。这并不在于她拥有杨浦区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等诸多光环,而在于她的崇高师德和对语文教育多年以来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更在于她身上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年轮,是中国教育不可多得的财富和可贵的研究资源。从本期起,本刊推出“于漪茶座”专栏,以文摘形式,呈现给读者于漪教育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张庆 《江西教育》2009,(1):58-59
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信守的一个理念是“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她认为教师的“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未来”。经约.我有幸拜访了已经是8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于漪老师和蔼可亲.在说到教师和教育事业时仍然激情四溢.并且始终为她钟情一生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忙碌着。谈话中透出的她对学生的挚爱情怀,对事业的入迷钻研.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计琳 《上海教育》2011,(2):10-11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为师——"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作为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课几乎堂堂都是公开课,她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理念被写入国家课程标准,她"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更对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影响颇深。本文撷其一角"目中有人"审思深研,在教学实践中升华认识。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论述,即"目中有人"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情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从教50余年,于漪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于漪老师是当代语文界成绩斐然、独具魅力的语文教育专家。她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后改教语文。在近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生涯中,她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在理论方面卓有建树,在教学风格上独树一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著作甚丰,仅《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一书就500多万字。在一个行业,一个人能赢得同行们的一致称赞,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以说,于漪是当代语文教师的楷模,当之无愧。不是中文系科班出身的于漪,能在语文教育领域做出不同凡响的成绩,这既得益于她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又归功于她执著的钻研、治学精神和对教育的炽热情…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语文教育理论与实战研究的标志性人物于漪老师,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50年代末由教历史改教语文学科,1978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50多年来她从一名职场"新手"走向独具风格的一代名师,其自主发展的理念、途径与方法,无疑对正处于模仿、独立、创新乃至形成风格的专业发展各阶段的语文教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于漪老师是语文教师的标杆,学习于漪就是要追求一种高境界的教学生命状态.她锐意创新,做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者;她对学生倾注了爱,并且满是智慧;她学无止境,精益求精地增强专业实力;她的课浑然天成,融进生活,触目所及皆语文.  相似文献   

14.
于漪在语文教育方面 ,主张充分发挥语文课人文性特点 ,通过语文课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和思想教育。即熏陶感染塑心灵。她说 :“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 ,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 ,以美好的事物 ,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 ,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于漪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 ,声情并茂的赏析等教学手段 ,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境界 ,在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 ,思想得到升华 ,情感得到陶冶 ,受到美感教育。徐金海、全正扬在《语文教学的艺术》一文中这样评价于漪教…  相似文献   

15.
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先生在她的书面发言中对20年来语文教学的成就作了这样的概括,她说:“这20年的语文教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语文教改可说旌旗招展,鼓声雷动,声势浩大,思想解放,创造了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经验。”具体来说以下六个方面值得肯定:1.语文教育科学研究与实验硕果累累;2.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3.教师素质、学生水平有较大提高;4.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正逐步提高;5.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指引语文教学不断前进;6.建立了语文教育研究机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1.一些同志还没有树立…  相似文献   

16.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是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精华辑录。全书囊括了于漪教育教学生涯中的三件大事:作为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校长的学校建设工作,作为老一辈教育家的培养后辈教师工作,但其主体部分还是语文教学工作,从语文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全书有一套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回忆录《岁月如歌》首发式近日在她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杨浦高级中学隆重举行。半个多世纪以来,于漪一直辛勤耕耘在教育园地,在语文教育、学校管理、教育改革和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作出卓越贡献,产生重大影响,她的从教经历、心路历程、经验成就和思想成果成为上海市普教系统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于漪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该具有教文育人的思想。于漪教文育人思想的主要内涵是:教文和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教文育人的培养途径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发现于漪教文育人的思想对当今语文的教学有很多的启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要目中有人、发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素养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四十年流金岁月,四十载春华秋实。2019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语四十年暨于漪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举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在致辞中首先向中语专委会成立四十周年表示祝贺。他高度肯定了“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号召语文教育工作者像于漪老师一样坚持教文育人,学习于漪对党忠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20.
《学语文报》主办的于漪、陆继椿学术报告会于12月3—4日在武汉市隆重举行。于漪同志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从事中学教育近四十年,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她指出,语文教学必须站在“育人”的制高点上,教师的立足点是“教文育人”,若把语文只教成语言文字的干枯符号,就抽掉了丰富感人的思想内容。她认为教师应着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整体效益,要引进时代的活水,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