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显著特点及其成因,指出挫折是贫困生心理疾病的催化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引导学生积极消除心理挫折,不仅做到经济扶贫,更重要的是引导高校贫困生“精神脱贫”。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显著特点及其成因,指出挫折是贫困生心理疾病的催化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引导学生积极消除心理挫折,不仅做到经济扶贫,更重要的是引导高校贫困生“精神脱贫“.  相似文献   

3.
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高校贫困生的就业,也是影响着他们改变个人与家庭的生存处境的关键所在。因此,帮助贫困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合适的职业选择及应对就业的挫折、调整过大的就业压力,是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学生个人的共同责任,已成为高校关注贫困生群体、深化就业教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持续扩招和告别了公费制,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国普通高校近1200万在校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40万左右。贫困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承受着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对贫困生进行帮助、引导、教育,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成长成才,对于高校的稳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物质帮困是做好贫困生思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心理调适是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切八点及几个适用有效的教育对策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做好高扳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持续扩招和告别了公费制,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长。目前贫困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对贫困生进行帮助、引导、教育,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对于高校的稳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层面,对高校贫困生思想特性及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探讨了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要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引导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贫困,完善健全多元化资助体系,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引导贫困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以高校贫困生的价值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闽江学院的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归纳贫困生的价值观特点,了解他们存在的不健康价值取向,同时分析高校贫困生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异同点,并采取多渠道的教育对策,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贫困生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研究贫困生消费问题,尤其是探讨贫困生中的“高消费”问题,对于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实现贫困生的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抓住高校贫困生“高消费”问题,围绕贫困生消费特点、“高消费”原因和解决对策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工作在当前备受关注和重视,文章就新形势下对此工作状况、存在问题作肤浅探讨,旨在进一步在深度、广度方面加强对贫困生工作的重视与落实,结合贫困生的心理特点,提出贫困生心理辅导、思想引导、能力指导的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一些行为偏差,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作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重要责任主体,应从观念引导、政策导向、机制建构、制度创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提高贫困生资助绩效,让每一位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贫困生的引导和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贫困生是高等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引志和教育这一群体,对于高校的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主要分析了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及如何实施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2.
汪雅  高佳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196-197
高校贫困生的消费现象集中体现在:消费水平低,勤俭节约是消费观念的主流,很少进行享受型消费,但出于自尊心理的影响,消费行为存在误区。本文针对高校贫困生的消费误区提出建议,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实现贫困生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3.
李迎春  邓举青 《时代教育》2012,(11):227+229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增长,贫困生的问题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和敏感的话题。本文归纳了高校贫困生的几种类型,并就其特点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积极引导贫困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而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分析了高校贫困生问题,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和教育等社会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以及引导贫困生追求美好生活,给贫困生以尊严和力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社会正义视域中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有着深刻的伦理道德意蕴。从社会正义的视域,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伦理困境,从补偿正义、代际正义和教育公平三个方面对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给予了道德合理性与合法性证明。提出了基于权利诉求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基本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同时提出了高校贫困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主题:给贫困生以尊严和力量,引导贫困生追求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实问题,大学不仅要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方面帮助,更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教育、政治教育方面的帮助和引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探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多元化因素,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优化效应,明确"多元化"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总之,在"多元化"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开设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提升贫困生个人素质,营造贫困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生群体社会支持中的学校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保护与支持高校贫困生群体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本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高校贫困生群体存在容易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在社会支持网络中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学校责任。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以及大学生的缴费上学,高校中的贫困生比例越来越大,其问题也愈来愈多地凸显于社会面前。如何引导这个群体健康发展,是新形势下思政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根据自身近年来从事学生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分析了当前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一些常见问题和困惑并提出相应的方策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帮扶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甚至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本文在对贫困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有效帮扶措施,以期引导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