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汉字阅读的变化,白话文书写的正式使用,近一百年的阅读史呈现出不同于古代的特点。大众阅读和全民阅读使我们的这个时代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从汉字阅读的特点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从甲骨金文时期到明清两代的阅读史,区分了神谕时代、圣人时代、史官时代、诗人时代和小说家时代的各自特点,从而总结出明清以前从"神性"阅读主题到"人性"阅读主题的变迁。这在阅读史研究上是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阅读通史》系统梳理上古至民国的阅读历史,勾勒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日常生活对阅读发展的影响。以阅读串联中国历史,挖掘源远流长的阅读文化,描述中华文化的知识形成及发展与阅读的亲密关系。知识来源于阅读、发展于阅读,可以说阅读在改变着世界,作为第一部多卷本的阅读通史,《中国阅读通史》的编撰有着多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余光教授在创意并策划“中国阅读报告”书系时,有一个重要认识,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阅读,并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当前,政府及有关方面很重视鼓励全民阅读,但著作界和出版界对中国阅读文化还缺少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习惯之流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何时代,阅读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进入数字化时代,国民阅读发生了急剧变化,数字化时代产生的新媒介第一次真正延伸了人的大脑,同时也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本文总结了传统阅读与新兴数字化阅读的特征,从阅读载体、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理念等方面归纳出数字化时代下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最终提出应以“相对主义”的观点看待当今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形态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样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模式.在当今的多媒体时代,对传统图书阅读与网络阅读进行深入的探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市场运营等实践活动也有着强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多媒体时代的传统图书阅读与网络阅读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中国阅读通史》的编撰过程,简要概述了该套丛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其填补了我国学界在阅读史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国阅读史的研究模式,并首次从文化视角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阅读历史概貌,揭示了中国阅读思想、阅读方法的传承与演变.  相似文献   

8.
老世龙 《图书馆学刊》2010,32(11):79-80
大众阅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众阅读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图书馆与大众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应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大众阅读。探讨了大众阅读的必要性、大众阅读现状及激发大众阅读兴趣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电子传媒时代的深浅阅读再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电子传媒时代的深浅阅读问题,辨析网络阅读并不必然导致浅阅读趋势,浅阅读趋势的到来有着更为复杂的深层社会文化原因,通过分析其成因与深浅阅读的特点,期望为解决当下深浅阅读的紧张关系提供思考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书爱众香薰:全民阅读推广的时代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秉持学习之道,阅读之理,中外古今同一的基本理念,从孔子、王充、苏轼、歌德等名家的论点出发,结合阅读学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美、英、德、俄、日等国阅读推广的有益经验,认为当前时代,正是人类历史上千载一遇的传统阅读方式的转型时代,但学习的要义和阅读的精义却丝毫不曾改变。学习伴随人的成长,阅读促进人的成才,在成人的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和学习努力成才,永远是人类社会的至高期待。文章最后创造性地阐述了全民阅读推广的三个时代内涵,以及编纂《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两书的主旨理念。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述了汉文阅读学在中国从初创、形成到发展的三个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发展战略。指出汉文阅读学在中外文化和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主要模式。通过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对比分析,厘清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特征,为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阅读推广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国外关于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研究的文献,发现国外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可聚类为阅读偏好、阅读理解、阅读体验3个方面,因而从这3个方面入手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国外文献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眼动追踪法以及脑电法等方法来研究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特点和差异;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各有利弊,认为在数字时代,两者应互为补充,并提出对我国相关研究和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关于OPAC数据的研究多基于一所或几所高校的少量数据,从单个用户角度展开,忽视了用户群体的阅读偏好。文章采集我国103所高校图书馆"热门图书"数据,从用户群体阅读偏好角度进行聚类分析:提取部分"热门图书"作为反映高校用户群体阅读偏好的特征,为每所高校生成用户群体阅读偏好向量,对这些高校进行AP (Affinity Propagation)聚类。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部分类簇高校的图书类别分布、图书题名高频词、高频学科主题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通过模拟现实中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阅读情况和阅读环境来观察和测试用户在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过程中阅读效果的差异,以期为图书馆阅读服务、阅读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中等篇幅的科普知识文章为例,采用对照组实验方法从阅读理解和沉浸体验角度比较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之间的差异。[结果/结论]用户在阅读中篇科普文章时纸质阅读的理解效果要比数字阅读好,但在阅读沉浸体验方面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用户的阅读沉浸体验与学历和性格有关,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和资源建设应在读者个性化分析和服务的基础上推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通过实验法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环境中汉字识别能力、语素能力、语音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数字阅读干预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将参与实验的学生分为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同生理年龄组和纸质阅读同阅读水平组三组被试群体,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三组被试在阅读相关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结论] 在汉字识别能力、语素能力和语音能力方面,三组被试在数字阅读时的表现均逊于纸质阅读,其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受数字媒介的影响最大。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仅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数字阅读时阅读理解测试的表现差于纸质阅读,其余两组均在数字阅读时测试成绩更佳。  相似文献   

16.
西方阅读史研究述评与中国阅读史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文章通过对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西方阅读史研究从理论上到实践中的探索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回顾,对西方阅读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相关方法做出了介绍和分析,并指出在阅读史研究中需要跨学科方法的支持,并对阅读史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提出了一些看法,最后提出了中国阅读史研究的任务与内容。参考文献34。  相似文献   

17.
��[Purpose/significance] By investigating the reading status and reading level of orphan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orphans in read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modes and strategies of serving orphans and other disadvantaged group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reading cycle" theory.[Method/proces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ading status of orphan students and ordinary students in Jilin province.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wheth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ading level between orphan students and ordinary students.[Result/conclus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orphan students have strong reading enthusiasm, but they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reading resources, lacking experience in book selection and effective feedback. Their reading speed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ir peers. Libraries and other reading service organizations and reading assistants should promote the services for orphans and other disadvantaged groups from three aspects:book selection, reading and response.  相似文献   

18.
阅读模式的意义与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模式是指读者阅读时可以参考借鉴的行为模型或范式。中国的阅读模式范例主要有:孔子的"学问思辨行"模式、朱熹的"六条"模式、冯友兰的"精解知明"模式、匡亚明的"四性三一"模式、华罗庚的"薄厚薄"模式、曾祥芹的"四重视界"模式。国外的阅读模式范例主要有:爱因斯坦的"总分合"模式、凯勒的"学记写说用"模式、艾德勒的"四层次"模式、欧文的"五过程"模式、心理学家们的"建构主义"模式、语言学家们的"信息理解"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