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我价值感作为自我意识的核心部分 ,是一个人人格的灵魂。自我价值感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归因方式、人际交往、自我悦纳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在家庭人格教育中 ,父母对孩子要做出客观的评价 ,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 ,提出合理的期望值 ,并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培养孩子形成客观的自我价值感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突出强调要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即完善人格,而积极自我意识的形成对完善人格具有决定性作用。文章阐述了积极自我、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价值,分析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贝姆改变自我意识的理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组织肯定性的教育环境,采用适当的评价技巧,让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积极的自我意识,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突出强调要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即完善人格,而积极自我意识的形成对完善人格具有决定性作用。文章阐述了积极自我、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价值,分析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贝姆改变自我意识的理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组织肯定性的教育环境,采用适当的评价技巧,让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积极的自我意识,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4.
论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首先概述了自我效能理论的背景,然后全面评述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并指出: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其中具有核心理论意义的是关于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的分析;自我效能感是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心身反应等中介过程实现其主体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自我意识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活动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一种认识,它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自我意识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及个性的发展。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自我意识更具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自我意识结构中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几个主要方面在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加以探讨,以期为学生品德培养提供一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调查了黑龙江省524名特殊教育教师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特殊教育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总体偏低,其中自我意识效能感水平低于自我行为效能感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和积极评价因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各因子之间均呈现正相关,消极评价因子与自我意识效能感因子之间呈负相关;积极评价因子对自我意识效能感与自我行为效能感均有正向预测作用,消极评价因子对自我意识效能感有反向预测作用,对自我行为效能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自我感,都有把自己从周围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独立出来的意识,即自我意识,也称自我。自我的内容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这三者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本文想着重讨论的是学生的心理自我。所谓心理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知觉,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心理特征、能力、性格、信念、理想等的认识。心理自我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核心。埃里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66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278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照,采用黄希庭、杨雄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生理自我价值感低于常模;(2)贫困女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心理自我价值感低于贫困男生;贫困大学生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以及个人取向家庭自我价值感等方面有显著的年级差异;(3)贫困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的许多方面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中,有两个值得我们重视的因素:自我意识和交往。自我意识与高职生创新能力发展自我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水平。所谓自我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对于自我和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意识。随着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展,高职生个体的自我意识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后期基本接近成熟。一般来说,高职生自我意识发展具体表现为:(1)成人感、独立性、自尊心的发展。高职生希望参加成人的活动,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2)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高职生渴望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二十问”测验对南通纺院12级新生自我意识发展状况做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生的自我肯定感较强;多数学生较关注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忽略生理自我;一些学生缺乏理想自我或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较大,有理想化倾向;部分学生不能觉知他人眼中的我,自我意识部分内容缺失,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针对这些特点,学校和教师应该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1004名回、藏、维吾尔、蒙古、汉族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特点进行跨文化的测量和考察发现:不同民族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各民族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大部分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民族大学生内部自我价值感的得分存在着性别差异。文化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应重视培养大学生在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正确评价自我和悦纳自我。  相似文献   

12.
荣耻心产生的心理机制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心理学角度看,荣誉心是一个人由于自己言行合理合宜而产生的,羞耻心是一个人由于自己言行的过失而产生的。从理论上认清荣誉心和羞耻心产生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开展荣辱观教育。新时期开展荣辱观教育的关键是要采取妥善措施培育民众的良心,要根据不同良心水平群体的荣耻心发展规律开展荣辱观教育。同时,要注意对接中国本土的知耻文化传统,营造培养荣辱观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这一年龄段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通过对青岛市的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中职生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点放在提高其自我价值感及加强人际交往能力训练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精英思维与平民思维是我国道德领域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学校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奉行的是精英思维,在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中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而强调个人的生存和幸福的平民思维却在教育中受到压抑,但在社会生活中较普遍地存在着和发挥作用.在道德教育研究和道德教育走向平民化、生活化的过程中,道德领域的平民思维必将在道德教育中获得应有地位.平民思维的引入对德育变革有其启示意义,但德育变革不应一味迷信平民思维,而应理性选择,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在理论构想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含4个分问卷的《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问卷》,并采用该问卷对101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安全感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总体上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正向积极水平,但仍待改善;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呈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男女、独生子和非独生子的心理安全感也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婚姻质量越好的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倾向于越强。  相似文献   

16.
人的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创新意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意识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心理起点,有了创新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和创造欲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其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的突变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其中部分是通过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  相似文献   

18.
从心理学角度论球感和球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球感的心理学因素 ,对其特征进行了阐述 :认为有直觉性、整体性、敏锐性。因此球感是一种能力 ,可以从加强实践、养成习惯、提高层次、提倡创新等几方面着手进行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诸多语感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更具体的语感教学模块设计,侧重进行基础教育阶段语感教学实践的构想。通过语言单位、学生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心理发展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感教学模块,从而努力实现语感教学的可操作性,建立起一种以语感为中介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立体培养图式。
Abstract:
Based on current studies on language sense teaching models,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specific module designs of language sense teaching with a focus on teaching language sense in elementary education.This paper designs modules of language sense teaching through three dimensions: language unit,students’learning behavior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The purpose is to realize operability of language sense teaching and establish a vertical schema of training language ability and quality through the medium of language sense.  相似文献   

20.
解放思想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以解放思想为“清醒剂”、“强心剂”、“兴奋剂”,通过树立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