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年年至日长为客”是唐代诗人杜甫《冬至》中的一句。至日就是冬至的意思,这句诗是说,冬至时,宾客盈门。冬至,又称“冬节”,是我国特有的24节气中的一个。殷商时,冬至前—天为岁终,后24节气亦以冬至为首。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对冬至和夏至这个“至”进行了测定。“至”是极点、顶点的意思。它并不是指气温在冬至这一天冷到了极点,而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时的位置关系。对我们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来说,冬至这天是白昼最短的—天,这对于贪睡的人倒也算得上是一件美事。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民间在这一天有很多习俗。古代的人们有从这…  相似文献   

2.
“三羊开泰”是中国羊年春节人们互致问候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但如何解释“三羊开泰”却少有人知。从各种渠道查阅 ,方知“三羊开泰”之正解 :“三羊开泰”应为“三阳开泰” ,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 ,大概意思是指“冬去春来之意”。更加通俗明白的解释是 ,《易经》以正月泰卦 ,古人认为是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农历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昼最短 ,往后白昼渐长 ,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 ,十二月是“二阳生” ,正月则是“三阳开泰”。在《易经》64个卦名当中 ,“泰卦”是好卦 ,故有“否极泰来”的成语。“阳”和“羊”同音…  相似文献   

3.
冬至日是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后白昼逐渐变长,日出时刻应该逐渐提前,但是很多有生活经验的人却发现日出时刻并没有提前。一直到一月上旬过后才会感到日出逐渐提前。  相似文献   

4.
小博士信箱     
我爸爸老是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是不是一年中“三九”天最冷呢? 湖南省不江县江一苇我国民间将冬至节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第27天称为“三九”。一年中,“冬至”这天白昼最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应该说一年之中最冷在“冬至”。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因为地面的气温冷暖不仅受太阳光线照射强弱的影响,而且还与地面散热  相似文献   

5.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将冬至时间(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23日)测定出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出的一个。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过后,随着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传统社会晚期,有“三大节”的礼俗,这就是元旦、冬至和“圣诞”,节期君民同乐,普天同庆。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行为和习惯?原来大有思想文化上的讲究。元旦是一年之始,皇上颁布的新年历开始实行,凡为臣民者均应遵奉执行,如果那个人胆敢不奉正朔,就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冬至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黑夜一日比一日短,  相似文献   

7.
漫话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则是最短的一天;当然,全天的长度是不变的。夏至是怎么一回事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我们的祖先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古人是这样解释夏至的:"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纬23°26′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白昼越长。例如,海南的海口市这一天的日长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甚至可达19个小时。  相似文献   

8.
隋朝历争中,张胄玄和袁充先后提出"日长影短"一说,文章指出这一说法是将一年中影长与白昼长度的周年变化,移植为不同年份相同日的影长与白昼长度发生变化,而此变化实际并不存在;并剖析了隋开皇年间影长的测量数据,指出冬至影长分别测自洛阳和长安地区,夏至影长测自长安地区,由于隋朝都城迁址导致长安地区测影点向南迁移,其相应的冬至、夏至影长也随之变短。这一说法回避了这些事实,被当作吉兆为隋朝政治所接受,但遭到了后世的批驳。  相似文献   

9.
立冬以后45天左右就是冬至了,大致相当于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二或二十三,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古人对冬至的理解是:阴气重到极点,阳气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10.
若山 《小读者》2012,(12):46-46
作为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三九"。一年中,冬至这天白昼最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应该说最冷在冬至了,但是事实却不然,倒是"冷在三九"。这是为什么呢?气象专家说,地面的气温冷暖,不仅是受太阳光线照射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政协1992年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引了“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两句唐诗勉励大家,以新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四大的召开。这两句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公元767年写的《小至》一诗中的诗句。“小至”,指冬至的前一天。诗的全文是:“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诗的前两句意思是说,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每天都在变化着,推动着我们前进。“冬至节”一到,大地的阳气上升,春天又要到来了。诗的三四两句指出,妇女们  相似文献   

12.
漫话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则是最短的一天,当然,全天的长度是不变的. 夏至是怎么一回事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我们的祖先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古人是这样解释夏至的:“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至者,极也.”  相似文献   

13.
日南至,冬至也。《左传》记载: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又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王二月己丑[朔],日南至”。上古历法以朔旦冬至为章首之岁,僖公之后,建子为正,即以冬至所在月为正月。冬至不在正月,必定置闰。而昭  相似文献   

14.
许多语言学著作把“夏至”和“冬至”分析为“主谓式”的合成词,这主要是因为把其中的语素“至”理解为“到”的意思。这种分析是错误的。古代历法以及相关的文献材料和训诂材料都认为,其中的“至”应该是“极端”的意思,“夏至”和“冬至”应该理解为“夏天的极端日”和“冬天的极端日”,那么“夏至”和“冬至”就应该是“偏正式”的合成词。  相似文献   

15.
读报随感     
1月29日,召开《研究》第100次编务会暨新春联谊会,教育部后勤规划司处长朱宝铜、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杜松彭、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理事长李因、校长助理周立明等同志,提出关于“三羊开泰”一词的解释时,我说了原本意思是“三阳开泰”,古人认为这是阴气逝去,阳气始生,所以称冬至为一阳生,十二月为二阳生,正月为三阳开泰,旧时常作新的一年开头的吉祥话。今读报间,得《羊城晚报》对此作了详细咨询,谨此转载,以飨读者。《羊城晚报》“三羊开泰作何解”  相似文献   

16.
张驰 《中文自修》2022,(1):7-10
<正>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祭祖节日。古人崇尚阴阳学说,认为冬至是一年中"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人文传统,诗人在冬至时节往往触景生情,或感慨时光与人生,或喟叹岁末与寒冬,或寄托思念与哀愁,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情感迥异、风格独特的诗歌佳作。  相似文献   

17.
    
6月是夏历的仲夏之月,即夏季第二个月.莎士比亚有一部喜剧叫《仲夏夜之梦》,写的就是这个季节的故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应该是仲夏以后才会出现的场景.《礼记·月令》描述"仲夏之月"说:"小暑至,螳螂生."又说:"鹿角解,蝉始鸣." 这个月有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即夏至.夏至这天,北半球日照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所以夏至也称"日长至",在这里,"至"是至极的意思.《月令》说:"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在古人眼中,夏至是阳气最为强盛之时,自此之后,阳气逐渐减弱,阴气开始增长,这是阴阳相争的生死时刻.这一天,古人过得非常谨慎严肃,不敢大吃大喝、饮酒作乐,许多活动都暂停,静待阴阳的转换.这体现了古人对天的敬畏.夏至之后,白天日渐缩短,直到冬至.夏季的白天较长,有一首唐诗写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白天长,则夜晚短.杜甫有诗句:"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相似文献   

18.
逝去的风景     
冬至以后,忽然发现白昼真的在一天天变长——五六点钟下班出门,暮色仍是稀薄而轻淡的,手套和围巾越来越成为一种点缀——春的脚步果然近了。这样的日子里,想着春节了。有一个不短的假期,可以睡懒觉,可以逛大街,甚至可以无所事事……都说过年的气氛不如从前,但我们仍盼着过年,盼着穿新衣、讨压岁钱、放鞭炮的开心日子。只要有心,那些久违的“卖懒”、“放肆”、独具个性的“年”,就在眼前。掰掰指头,数数日子,让我们一起——过大年!  相似文献   

19.
昼短夜长     
《红领巾》2013,(12):17-17
知识小贴士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通常在12月22日或23日。在这一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相似文献   

20.
一、判图中的技巧———左右规律1 .“左夜为晨 ,右夜为昏”。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在左右的位置可判断晨线或昏线。由夜半球转向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 ,晨线左边一定为夜半球 ,右边一定为昼半球 ,如图 1 ;昏线正好相反 ,如图 2。所以口诀是 :“左夜为晨 ,右夜为昏”。2 .“左倾左冬 ,右倾右冬”。地球公转图中 ,上下两个位置的节气为二分 ,但难以直接判断 ;左右两个位置为二至 ,只要判断出其中一个“至” ,根据公转顺序就可得出其它三个节气。图 3为地轴左倾的情况下 ,左边为冬至 ;图 4为地轴右倾的情况下右边为冬至 ,口诀为 :“左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