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涛 《科教文汇》2013,(3):179-181
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结构的最高系统,通过激励开发自身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办学实力,在社会组织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十分必要,对高校实现发展目标等起着诸多有利作用.探索高校激励机制建立中面临的多种困境,有助于完善高校管理结构.增强办学活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燕 《中国科技信息》2008,(10):198-200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首先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尤其是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从这四方面的关系入手,分析并提出采用何种方式调整地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结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以实现这四方面的协调统一,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充分认识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地方高校要根据时代及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和学校发展现状实际确立其定位。地方高校定位要突出办学特色,包括发展目标、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4.
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培养质量;专业结构是高校专业构成状况,能体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黑龙江省地方高校—黑龙江科技学院的专业设置与结构化问题入手,论述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国际化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高校是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最活跃的主体之一,对于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国内不少一流高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提升办学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具有自身优势。通过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并结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的具体实践,提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创新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共同需要。通过分析合作办学的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借鉴已有的合作办学模式构建经验,可以为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办学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共同需要。通过分析合作办学的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借鉴已有的合作办学模式构建经验,可以为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办学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的科学定位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的内涵包括: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和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阶段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任健 《科技风》2013,(9):252
伴随着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中外高校管理者的共同探索与努力,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高校筹资方式。我国高校发展必须借鉴和接受国外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校办学理念,积极鼓励和探索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投入高校办学的新途径,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社会的财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刘洋 《科教文汇》2009,(14):3-3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办学思路、办学模式与办学机制的一次大胆改革创新。独立学院的产生、发展不仅快速扩大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缓解了高等本科教育供需矛盾,也是公办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与有办学热情的社会办学力量的有机结合,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为社会提升了人力资本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