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是一个广阔无垠而又深邃莫测的天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笔者认为调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笔者就如何调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初级目标在于使学生“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它的终极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和精神境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变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为培养学生的“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语文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语文素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考查阅读能力的试题能灵活应对?下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高段语文的教学中,把每一篇语文课文都当做阅读篇目进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以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叶圣陶先生对此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语文教学,就是这么回事: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并从中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自己读书、自己写文章。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因此.我们的教学追求应该是学生的“自能”.我们评价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也应该是学生“自能”的程度。那么.该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来逐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读的训练应达到的三个要求呼和浩特市师范附小杨政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学的目的在《语文教育书简》中作了这样的表述:“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是教育从业者经常会提到的一个问题。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具体的解释:“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简单地说,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授人以渔”,在我看来,就是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五步导学”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为重点,教学始终在低效徘徊,而现代语文教学则强调以“学”为重心,而且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的高境界,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钱梦龙先生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式教学理论为提高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找到了科学的操作方法;语文教材中“课内自读”类课文则为我们创造性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了好的范文。所谓教…  相似文献   

11.
周鑫 《考试周刊》2011,(67):44-4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基本含义是独立阅读和独立作文的能力。是叶圣陶先生一再提倡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相似文献   

12.
冯茹丽 《小学生》2011,(5):30-30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收。”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王慧 《现代语文》2011,(4):68-69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教学行为,它是一种语言能力,是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方向:语文课堂上必须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在努力地摸索探究,为语文课题教学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但是在“新”字的导引下,有些语文课堂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必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活动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而真正的语文课堂上,有些老师却忽略了让学生读文本,在学生对文本还是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急于拓展迁移。诵读让学生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领悟文章的神韵,陶冶性情。语文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诵读  相似文献   

16.
"主体参与,分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和诵读教学已经成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利用诵读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后思,读后说,让学生把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感悟、欣赏、背诵、运用统一起来,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这句治学名言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传知”,更重要的是要“授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作文能力包括“作”与“改”两部分 ,学生进行自改作文是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自我修改对学生来说 ,比习作指导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叶圣陶曾说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这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自改能力呢 ?我在“十五”课题实践中 ,不断摸索 ,总结出自我修改的“三部曲”。一、在读中 ,寻找病症。这里的读是指学生对别人和自己习作默读和朗读。学生写完一篇文章 ,我让他们自己反复地读 :默读、大声读、摇头晃脑地读……感到自己都读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19.
大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汉语拼音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学好小学语文的关键。把学习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低年级写话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想象的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力争使我们的拼音教学灵活起来。汉语拼音的作用可大了,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还能帮助我们电脑打字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就为我们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学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