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口译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口译员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以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重点分析了口译中经常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旨在引起译员对语用失误的重视,在跨文化沟通中尽量减少语用失误,更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2.
口译是一种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了解、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对口译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口译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即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旨在交流过程中减少误解,利于沟通。  相似文献   

3.
商务口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商务口译中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具体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商务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从而提高商务口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常会导致语用失误.由于语言使用或理解不当造成的失误称为语言语用失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失误称为社交语用失误.相比来说,母语人士对社交语用失误更加不能容忍.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要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导致社交语用失误的各种可能因素,并尽量避免社交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5.
口译,顾名思义是一种翻译活动,即指学生以口语的方式,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方式。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意识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对口译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兼顾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角度研究口译,分析语言文化与口译之间的关系,指出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口译中存在的几种语用失误现象的分析,探究口译中语用错误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求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减少误解、进行有效沟通和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口译是一种即席性的面对面跨文化交际活动,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跨文化能力对口译质量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差异出发,举例说明口译活动中译员容易出现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并就如何避免此类失误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交流过程中减少误解,进一步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7.
口译(又称传译)是一种翻译活动,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它是人类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交际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身边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商务活动。但是在商务交际中,东西方民族常常会因为文化积淀、认知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遭遇文化冲突。本文从交际过程中文化的重要性出发,结合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分析商务口译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现象。全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口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影响。指出口译是一种特定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第二部分分析商务口译中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最后指明口译人员应自觉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减少乃至消除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失误,使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因语用能力失误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失败原因,并结合实践深入探讨了教师在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口译员来讲.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是对文化的一种敏感性。口译员作为沟通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了现场口译中译员容易出现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并就如何在跨文化口译中减少失误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杨明 《初中生》2014,(23):23-24
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因语用能力失误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失败原因,并结合实践深入探讨了教师在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境的主客观因素及其所起的作用与传统意义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上英语交流实践中的实例分析,阐述了跨文化网络交流语境的特殊性,着重探讨了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探索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主要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模糊限制语发挥着重要的语用功能。因此,结合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面子论来探讨模糊限制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功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模糊限制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李旸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3):49-50,72
通过典型实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语用失误,并就如何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原则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英汉文化差异却导致了英汉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英汉礼貌原则的差异,并对其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词义冲突是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极易导致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等情况。通过对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植物词汇和色彩词汇为例进行分析探究,剖析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旨在提高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敏感度,进而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言语和非言语交际为基础,对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使广大英语教师意识到在对学生进行言语语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非言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礼貌现象是中西方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一种社会规约,礼貌现象有其跨文化一致性,同时也具有各种文化自身的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中西方礼貌系统差异的由来及其在词汇形式、语法结构、会话结构和语言、行为习惯四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此外,本文还对中西礼貌系统的差异所引起的语用失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8.
涉外警务英语口语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下进行,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服务型和管理型两种。交际双方只有遵守相应的口语交际特征,注意对方的文化取向,才能达到文化认同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口译过程中出现的语用失误现象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两大类加以分析,并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并期待对该问题有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