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马费成  王海婷  裴雷 《情报科学》2007,25(3):321-3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信息产业发展迅速,90年代初已成为世界第二信息大国,其中政府适时制定相应的国家战略、政策、法律法规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回顾了日本国家信息政策的实施历程,试图对日本的国家信息战略做出比较全面的阶段分析,详细介绍和比较了进入21世纪后的日本国家信息政策,并从中提出了我国在信息政策战略规划层面上需要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一个关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竞争力问题倍受政界、学术界所瞩目。加入WTO,将彻底改变原有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态势更加明显。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和产出(产品)之间的竞争。相应地,国际竞争力研究也主要在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等四个层次上展开。一、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现状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在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国…  相似文献   

3.
北欧的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及冰岛在20世纪初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了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高福利对北欧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面对  相似文献   

4.
从二战后至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8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研究“日本发展模式”,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日本经济的现状,就日本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教训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并就其对促进山东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参考意义作一粗浅研究。  相似文献   

5.
北欧诸国在20世纪初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高福利对北欧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其国家竞争力受到削弱。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加剧,北欧国家争相实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北欧诸国在高科技领域均有出色的建树,一些国家在部分高科技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能否创办科技产业的争论及对其的管理模式的探讨,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始终伴随着各校产业的动作而此起彼浮,目前随着北大清华对校办产业规范管理试点的进行,就校办产业的诸多争论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试图依据本校产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着重针对规范管理和高校产业工作在高校乃至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定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高科技和风险投资的发展情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经历了一个规模从小到大的迅猛发展的阶段,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这与以色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以色列风险投资的成功运作息息相关。本文具体介绍了以色列政府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各项支持计划,以及为发展高科技产业而设立的私人风险投资基金(YOZMA基金)争公募风险投资基金(INBAL基金),并阐述了以色列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选取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奥运会举办国和地区资料作为样本,针对奥运经济的不同特点,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和挖掘。主模型采用投入产出一系统动力学经济模型(IOSDM),并对模型有关参数进行了适当修正,对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做了分析与预测,为有关部门制定长远经济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保健品产业近年发展迅速,被称为全球}生的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先后历经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的快速发展阶段和从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目前处于行业整顿与市场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10.
周倩雯  徐倞  齐婉竹 《大众科技》2011,(10):249-251
文章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我国当前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异同点,认为当前中国政府应把握好经济政策调控的时间和力度、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注重科研创新,避免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的覆辙。  相似文献   

11.
The variability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is a major scientific puzzle in the exploration of global change. As early as in the late 1990s, a research team led by Prof. AN Zhisheng from the CAS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started their work in this topic, with an objective of improving the hypothesis of monsoon-controlled East Asian environment and advancing the basic studies of past global changes in eastern Asia.  相似文献   

12.
安辉  赵清 《预测》2012,31(3):1-7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人们对区域货币合作的高度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即以清迈倡议(CMI)为代表的区域救助机制,而此次危机后形成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则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本文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东亚地区过去30年和近10年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差异,以考察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基础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小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一直很高,并继续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的显著提高,因而为东亚更深层次的货币合作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认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应适时调整为以"亚洲共同繁荣"为目标,由过去的"危机推动型"合作转向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推动型"合作。  相似文献   

13.
佛教东来两千年,已经内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其传入伊始,佛教并不被广泛接受。究其原因,佛教在进入华夏大地时还保留着较多南亚文明的特点。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佛教与东亚文明在价值观念方面屡有冲突。但在佛教缓和并解决一个个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中,佛教也逐渐“中国化”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第一大稻米出口国,印度稻米出口贸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全球稻米供给及粮食安全,并对地缘格局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基于FAOSTAT数据,利用网络结构测度指标和以地缘视角为基础的聚类分析方法,旨在探析印度稻米出口贸易格局及其地缘影响力.研究发现:①从2012年起,印度成为全球稻米出口第一大国,且稻米出口贸易的网络组...  相似文献   

15.
钱志权  杨来科 《资源科学》2016,38(9):1801-1809
随着中国在东亚垂直分工体系中角色日渐凸显,其产业及贸易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利用可比价格的全球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一个包含中、日、韩、印尼、马、菲、新、泰、中国台湾、越等东亚国家(地区)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运用MRIO-SDA技术对1997-2002年、2002-2007年、2007-2012年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进行了跨期比较。研究表明:①东亚垂直分工导致了中国隐含碳排放增长,而且虽然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隐含碳的增加有缩减效应,但减幅明显收窄。贸易结构恶化与贸易规模扩张是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增长的重要因素;②由于隐含碳排放区域溢出,中国碳排放受到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影响最大,与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同步性越来越强;③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亚垂直分工体系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东亚垂直分工体系有低碳化的趋势;④中国要加强对于高能耗贸易品出口的监管,同时要充分利用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区域溢出对减排的正面作用,避免成为国际碳排放倾销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我国劳动力价格的扭曲程度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对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展示了我国劳动力价格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趋势和扭曲程度,另一方面,从不同行业的角度,以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为代表,测算了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劳动力价格扭曲的程度,展示了不同行业劳动力价格负向扭曲和正向扭曲同时存在的现状及扭曲的程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劳动力价格扭曲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促使我国劳动力价格趋于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后危机背景下先导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引领新一轮经济的产业--先导产业是将金融危机、经济转型、就业危机等诸多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的有机结合点,是破解当前困局的最佳路径.中国政府应该从以往汲取教训,着力发展先导产业,打造以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就业经济为基础的产业模式,构筑先导产业示范区,培育和激励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传统经济形态向新经济形态转型.  相似文献   

18.
金雪军  毛捷 《科学学研究》2007,25(Z2):310-319
现代知识服务业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与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核心产业。通过综合使用最小二乘法和面板数据方法,并控制影响知识服务业发展的城市化水平,对知识服务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做了经验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已有文献的结论有所不同,知识服务业虽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部分社会效益,但其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原因在于知识服务业的产出未能促进就业的增长和失业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服务经奔时代的到来,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凸现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从已有的研究采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问题并未得到确定的答案,在中国情境下对该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更显单薄。为此,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角度出发.应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发现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二者之间互为因果荚系。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与制造业之间也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碳密集型产业进行了识别,测度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中国各产业碳排放强度已下降40%,完成中国自主贡献目标一半以上。碳排放量较高的6类产业累计碳泄漏量占欧盟对中国碳泄漏总量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碳密集型产业目前虽然出口量大,但已经不具有对欧盟出口的比较优势。而其他非金属矿物等产业虽具有出口竞争力,但却属于新兴技术产业亟需的稀缺资源,应对其出口规模加以限制。产业调整的同时,也需积极应对碳泄漏背景下的相关贸易壁垒,为碳密集型产业出口战略转型获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