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解析杜氏盐藻代谢过程,主要关注盐胁迫下累积的代谢物(渗透平衡产物、多胺和类胡萝卜素)的代谢。创新点: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产生了大量来自杜氏盐藻整个生长周期的转录组数据,描述了杜氏盐藻在盐胁迫下累积的渗透平衡产物、多胺和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过程。另外通过该手段也进一步分析了盐胁迫处理下,抑制精胺合成底物的供应可能会缓解盐藻增殖对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来自3个不同生长时期的杜氏盐藻为材料,进行大规模转录组测序。在转录组功能注释的基础上,预测了杜氏盐藻盐胁迫下累积的渗透平衡产物(图3)、多胺(图4)和类胡萝卜素(图5)的代谢路径。利用相对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 CR)技术构建了相关代谢路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谱(图6)。结论:通过杜氏盐藻转录组测序共获取了39 820条单一序列。在功能注释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杜氏盐藻盐胁迫下累积的渗透平衡产物(甘油和脯氨酸)、多胺以及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路径。相关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的表达谱分析,说明盐能够调节甘油、脯氨酸以及多胺的代谢过程。抑制精胺合成底物的供应可能会缓解盐藻增殖对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在不同污水浓度下的生长及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能力.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农村生活污水高、低共两个污染浓度梯度,分别投放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分析藻类生物量、水体环境指标参数以及N、P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蛋白核小球藻投放的水体中,光密度在前期增长幅度小而后快速增加,而四尾栅藻前期增加迅速,而后增长速度变缓.蛋白核小球藻在低浓度条件下,第0~4天的叶绿素A含量迅速增加后含量趋于稳定,而四尾栅藻在0~2d含量快速增加,而后稳定并缓慢下降.高浓度下,蛋白核小球藻投放2d后叶绿素A含量迅速增长,四尾栅藻投放0~2d增长迅速,而后稳定.与对照组比,投放藻类的水体,溶解氧含量(DO和pH值都有升高趋势.对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水体中N、P有明显减少趋势.在低浓度污水条件下,两种藻类去除总氮和氨态氮效果差异不大,而在高浓度条件下,四尾栅藻对总氮去除率较高,最终去除率达88.7%.蛋白核小球藻对总磷去除优势明显,在低浓度和高浓度负荷下最终去除率分别达96.0%、73.6%.结论: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在2种污水浓度下生长状况良好,且2种绿藻均改善了水体环境,而水体环境变化对氮磷去除具有重要意义.蛋白核小球藻去除总磷效果优于四尾栅藻,而四尾栅藻在高浓度条件下对总氮和氨态氮去除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主要探讨了微藻(塔胞藻)对海水中有机物的净化作用.在其培养液中加入有机物(苯、苯酚和二甲苯),塔胞藻经过一定时间生长繁殖,观察培养液内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发现液体内塔胞藻细胞浓度达到104个/mL时,对有机物的净化作用最明显,同时还发现微藻对各种有机物吸附效率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营养盐对小球藻生长及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藻含有的蛋白质、糖蛋白等活性物质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在24~26℃、自然光照的条件下,首先考察小球藻生长与胞内蛋白质积累的关系,其次利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不同浓度的营养盐对小球藻生长及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球藻中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主要发生在生长过程的平衡期.利于小球藻生长的营养盐的优化组合为:C6H12O6:2g/L,KNO3:0.8g/L,Na2PO4:0.2g/L,细胞的最大密度为6.46×107个细胞/L培养液.获得最高蛋白质含量的营养盐的优化组合为:C6H12O6:6g/L,KNO3:1.6g/L,NaH2PO4:0.2g/L,与之对应蛋白质含量为:655.4mg/g.此结果为进一步从微藻中获取单一组成的,具有重要生物和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及糖蛋白提供了优化培养微藻的实验依据和规模化生产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含盐污水对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Vell.)Verdc)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低、中、高浓度(0.2%、0.5%、0.8%)含盐污水对粉绿狐尾藻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盐促使脯氨酸含量增加;不同盐浓度对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随时间和盐浓度变化.除叶绿素外,其它指标都与盐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除叶绿素外的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说明,盐主要对植物细胞的渗透特性产生影响,粉绿狐尾藻对含盐污水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以作为处理含盐污水人工湿地的构建植物.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2种缢蛏养殖中常见优势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N、P浓度对2种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最适生长的N、P浓度范围为N:6mg/L-24mg/L和P:1mg/L-2mg/L,亚心型扁藻的最适N、P浓度范围为N:6mg/L-24mg/L和P:lmg,L_2mgn.~从实验结果来看,中肋骨条藻和亚心型扁藻对N、P的需求基本一致,N限制明显而P限制表现不显著.因此,通过调节N、P等主要营养盐的浓度将会有效地控制缢蛏养殖池塘中藻类生物量及种群结构变化,使藻相保持相对稳定,对于发展科学的缢蛏养殖池塘水质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活于南极洲种类不多的生物,有着奇特的环境适应能力,主要表现在耐黑暗、抗低温、耐高盐、抗干燥等方面。在漫长的极夜里,南极洲的生物主要通过变换自身的颜色,改变代谢方式、休眠等办法求得生存。在美国维多利亚的一个淡水湖里,有一“种湖藻”能忍受4个月的极夜。在极夜来临前,它能充分利用白昼的阳光,高效率地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供湖藻自身生长发育外,还将剩余部分排到体外,贮存在它生活的水环境中。在极夜期间,它停止光合作用,吸收它释放出来的有机物,维持最低限度的代谢就能发育生长。还有一种名“叫冰雪藻”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探明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核侧耳菌丝生长及胞外聚合物动态积累和化学成分组成影响.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菌核侧耳(虎奶菇)菌丝体在以果糖为碳源的培养液中菌丝生长好于葡萄糖为碳源,生物转化率37.18 ~48.53%,菌丝(冻干)产量12.640.41 ~16.500.51g/L;以酵母粉为氮源的菌丝生长好于蛋白胨为氮源,生物转化率28.06 ~33.68%,菌丝产量9.540.79 ~11.450.73g/L.胞外聚合物含量在接种后的6 ~ 14d或6~ 20d均有一个平稳的高含量,在葡萄糖-酵母粉Gpy培养基中胞外聚合物含量(0.12 ~0.16g/L)明显高于以果糖-酵母粉Fpy培养基(0.11 ~0.12g/L).气相色谱法分析表明:菌核侧耳(虎奶菇)胞外聚合物的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而且胞外聚合物含量高于单糖组分的总和,是一种杂多糖.本研究确定可以利用果糖-酵母粉培养基进行菌体增量培养,同时利用葡萄-糖酵母粉培养基进行胞外聚合物的增量培养.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常见的作物油菜和青菜种子为受体,对滇重楼成熟种子外种皮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以种子发芽率、子叶展开率、抑制率IR值(Inhibitory rate)为指标,判断滇重楼种子外种皮的水提液对油菜和青菜的化感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滇重楼种子外种皮水提液对受体的萌发和幼苗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抑制种子萌发、抑制胚根的生长、抑制子叶的展开。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中的自然物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审美对象。《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藻间接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另一种自然审美意识。它不仅继承了先秦两汉儒家“比德”式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方式,也是“比德”审美意识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深化了“比德”审美观念,也大大丰富和提升了“比德”审美方式。同时,它还具有审美范围扩大、观照角度逆转、关注焦点转换和自然物象原型化趋势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