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孩子们的活动室里、操场上、种植园地旁,有着这样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尽管普通话有些走调,教态有些僵硬,但他们认真严谨、耐心细致,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学科知识带到幼儿园,融人到孩子们的学习、游戏中。他们,或青春或年迈,或阳刚或温柔,他们就是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的志愿者,一群关心幼儿教育、支持幼儿教育研究的热心家长。我园作为重庆市最早开展家长助教活动的幼儿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从助教活动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它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全方位的参与。"为此,"家长助教"这种形式在幼儿园里越来越普及,并且以"家长义工""妈妈老师"等不同的方式存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首先,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起了一个监督作用;其次,尤其是  相似文献   

3.
周润甘 《教育导刊》2006,(11):58-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引入“家长教师”助教这一模式。借助“家长教师”这一教育模式,有利家园教育互动,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尝试。(一)根据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家长助教”一般来园的“家长教师”都是小朋友的父、母或祖辈等。我们发放给家长参与助教的“调查表”,调查的项目有职业、经历、特…  相似文献   

4.
家长助教活动是许多幼儿园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园共育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在家长助教活动中,教师必须扮演好“发起、组织、参与”的角色,探寻有效的指导策略,以保证家长助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多次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指导家长助教活动的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幼儿园、家庭和谐共育的教育系统,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该园善于创新家长联系制度与交流方法,拓宽家园沟通渠道,通过家庭周末聚会、家长助教等形式推动幼儿教育,让冢长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参与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6.
爸爸讲学团     
家长助教是目前很多幼儿园尝试的家园共育途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家长助教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家长们热情有余,方法不足;多祖辈参与,父亲严重缺席等等。意识到达些问题后,我园积极筹备开展新颖、高效的家长助教活动。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在教师们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中,不少家长们都贡献和发挥着他们特有的资源和优势,如收集材料、爱心助教、献计献策、经验共享等等。有了家长的鼎力相助,教师减轻了不小压力,也获得了不少启发;而家长也通过为幼儿准备和提供丰富的材料,进一步参与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过程,促进了家园共育的互动和有效性,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是,面对众多家长热情提供的众多材料,教师该如何合理地运用和处理呢?  相似文献   

8.
文颐 《学前教育》2011,(12):44-46
对0~3岁婴幼儿来说,亲子活动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衔接。相比只有师生参与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亲子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同时鼓励家长参与,是一种婴儿教养与家长教育并举的教育活动。但现状却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简单旁观,家长虽然来到幼儿园,来到了孩子活动的真实现场,却不明确参与的真正目的,充当的只是教师的助手和婴儿活动的被动配合者;另一种倾向是过度干预,家长要么包办代替、要么反复让孩子练习或训练、要么不管原因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纠错。  相似文献   

9.
黄爱铭 《早期教育》2011,(10):55-56
幼儿园家长开放活动历来是家长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李生兰教授在《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中提出:幼儿园应该在特定的时间里向家长开放园内外的各种教育活动,这种开放从时间上讲,包括每天的开放、每周开放、每月开放、每学期开放;从形式上讲,包括家长观摩、家长参教、家长助教、家长执教、家长评教。为此,幼儿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就是幼儿园在特定的半天里向家长开放本班乃至本园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幼儿成长助教”是幼儿园根据一日活动的要求,有计划地聘请一些有爱心、有专长、热心于幼儿教育的人士,运用自己的职业、经历、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及家庭等方面的资源,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协助教师完成保教任务与课程开发,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为了让更多的家长、社会人士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来,幼儿园开展“天天都开放,人人是助教”的宣传活动,开辟助教宣传窗和开放式的助教资讯环境,家长会、家访、家园小报等都紧紧围绕“天天都开放,人人是助教”的中心,全园上下营造氛围。然后对全园幼儿家庭中可利用的各类资源进行排摸,并发动家长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向幼儿园提供相关信息资源。再是对排摸到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归类。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几种幼儿成长助教的形式,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不管是社会、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将迎接新的"挑战",对父母还有幼儿园来说,孩子们的教育将是近十多年来棘手的问题,跨年龄段的孩子们将一起生活学习、接受教育。混龄教育很考验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智慧,需要我们去正视,探索未来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模式是幼儿园提出要求、家长被动接受,家长关注的往往是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幼儿园整体教育无关。自我园开展主题网络活动后,发现家长不仅能对幼儿园提供物质材料上的支持.还能参与构建主题活动,走到孩子们中间来,使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更丰富.更生活化,形式更贴近幼儿,有利于提高主题教育质量.优化家园合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英国幼儿园通过选用不同的形式与家长合作,保证了家长拥有了解幼儿园教育和孩子发展水平的知情权、社区资源使用的许可权、积资助教的参与权、反映幼儿园问题的投诉权,创建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的高级平台;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建立社区资源采用的家长许可制度,优化观察记录儿童的师幼比率,疏通家长投诉渠道,全面发挥家委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家长助教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不在课上,而在课前。那么在幼儿园内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前,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呢?经过研讨,我们拟定了活动前的原则和步骤:1.教师设立活动原则:不让此活动流于形式;不为难家长,一切由家长自愿;内容选择可与幼儿园特色活动相结合或结合家长工作特色资源,丰富幼儿对社会以及生活知识的了解。2.教师确定活动步骤: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家长资源,确定目标家长;教师与家长共同商讨目标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稍息!立正!向左转!齐步走,一、二、三,来,小朋友,我们一起举起双手,伸展一下你们的小胳膊……"雄浑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幼儿园活动场地上。给孩子们组织户外活动的,居然是一位爸爸,还有三位爸爸参与到配合性的动作示范和分组游戏中来,他们的出现让孩子们感到很新鲜。这是晋城市凤鸣幼儿园目前正在开展的"邀请爸爸进课堂"助教活动。多年来,凤鸣幼儿园非常重视家园共育,以前曾经邀请医生妈妈、交警爸爸走进课堂,还通过家长  相似文献   

16.
“家长助教”是我们在家园共育方面推出的又一新举措,它是让家长根据自己的特点、专长,自愿报名,走进幼儿园,和教师一起组织教育活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我们常说,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对前两点我们很理解,但为什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还要家长参与?家长愿意参与吗?怎样参与?我们心存疑惑。通过不断的学习与领会二期课改的精神,我们逐渐认识到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和价值,体会到家长是幼儿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他们也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们发现家长们也很乐意参…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重叠影响视阈理论三大社会理论,为家园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启示是:重视家园合作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家园合作理念;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创造、投资社会资本;勇于探索、创新家园合作渠道,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主要建议是:幼儿园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参与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相关课堂活动;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户外活动;家长代表参与幼儿园管理。  相似文献   

18.
赵娟 《山东教育》2011,(36):42-4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学会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家园共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山东路幼儿园有一支特别的家长志愿者队伍。这些家长们定期自发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和活动,为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增添了一份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这些家长志愿者每次到幼儿园来都积极地帮老师做教具。节日时,他们和孩子们一起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形成家园共育合力的重要形式,家长助教能帮助幼儿园挖掘优势资源,构建良好家园沟通关系。如何开展有效的家长助教活动,结合已有家长活动经验,尝试进行实践探索,对家长助教活动从形式、内容上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