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掖方言无上声”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关于张掖地区方言的调类数量问题,有多种论著持同一说法:张掖方言无上声,上声并入阳平声。本文通过广泛调查认为:张掖方言有上声,上声与阳平各是一个声调,因此张掖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过去关于“张掖方言无上声”的说法应予纠正。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张掖方言乃至河西方言的声调特点,理清其声调系统,促进相关地区的普通话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
尹梅 《文教资料》2007,(34):227-229
首次用实验手段对青岛方言声调格局进行考察,将实验结果与传统方言研究相比较,结论基本一致:三声调的单字调格局基本形成,虽然青岛方言三声调的形成是顺应胶东方言的发展趋势,但三声调形成的原因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简单地描述了溆浦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然后对中古的声母、韵母、声调在该县汉语方言中的今读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最后总结其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方言隶属于衡阳方言,有六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和入声。本文实地调查了当地老中青三代在声调上的发音情况,并将衡阳县渣江镇方言与中古声调以及现代普通话声调进行比较分析,对渣江镇方言声调系统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陕西大荔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没有入声。古入声字今基本读阴平和阳平,只有少数读上声和去声,大荔方言没有入声韵,古入声字今全读音声韵,并且其发展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近体诗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声调系统来调平仄的,从普通话声调分析近体诗平仄的关键在于辨认古人声字,这里以古今声调的对应关系为依据,归纳了排除法,声母辨认法,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法等3种方法,使古代诗歌爱好能以他们所熟练掌握的今声调准确分析近体诗的平仄。  相似文献   

7.
从声、韵、调三个方面考察了四川省仁寿县的方言音系,并结合其与普通话的不同进行简单的音值说明。调查出声母25个,韵母36个,声调4个,古入声消失,今归去声。  相似文献   

8.
从声、韵、调三个方面考察了四川省仁寿县的方言音系,并结合其与普通话的不同进行简单的音值说明。调查出声母25个,韵母36个,声调4个,古入声消失,今归去声。  相似文献   

9.
毕节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包含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其调形格局中高调多,低调少,是一个以高平、高降(包括高微降、全降)和低凹等调形共同组合而成的较为稳定的格局类型。毕节方言当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声调现象,包括作为非区别特征的假声和嘎裂声等,这是传统声调研究中没有发现的。毕节方言中阳平调和上声调这两个降调的调头等高,要通过其调尾才能区别开来,这说明声调调尾与声调调头一样也可以作为降调的一个重要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衡水市,是京九线京南第1大站,离北京不远,但是衡水市的方言声调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衡水方言的声调,调类与普通话一样。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但是调值与普通话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在语流中富于变化。衡水方言的声调情况。可以作为衡水人学习普通话的参照。可以作为衡水方言研究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1.
豫北方言的声调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声调是普通话的眼睛,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声调在普通话中的重要地位。声调是学习普通话的重点,不同方言区的声调各有特色。豫北方言区,指河南黄河以北的地区,它地处中原,西邻晋东南,南接郑、汀、洛,东连鲁西南,方言一方面受晋语、鲁语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具中原官话的特点,在声、韵、调上都独具独色,本文重点讨论豫北方言的声调及声调群正。一、豫北方言的调类及入声字豫北方言届北方方言的华北次方言中的一支,从方言的特点来看,豫北方言区大致可划分为两区:以京广线以西(包括京广铁路沿线地区,盂县除外)的地区,方…  相似文献   

12.
襄樊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樊方言声调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一样,也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也是四种基本调值,也可以归并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所不同的是襄樊方言各调类的调值发音高低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分析阐述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3.
水洞底镇方言属于湘语娄邵片涟梅小片,有5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本文将水洞底镇方言与中古音声调进行比较,调查了老中青三代在声调上的发音状况,总结出水洞底镇方言声调的演变特点,并对影响水洞底镇方言声调演变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衡水市,是京九线京南第1大站,离北京不远,但是衡水市的方言声调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衡水方言的声调,调类与普通话一样,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但是调值与普通话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在语流中富于变化。衡水方言的声调情况,可以作为衡水人学习普通话的参照,可以作为衡水方言研究者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5.
辽南的新金、庄河二县,以碧流河为界,隔水相望,居住于碧流河沿岸的两县居民,共用一种方言,本文权名其为“新庄方言”。新庄方言属北方方言,虽不象闽、粤等南方方言那样难辨,但与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还是有不少差异的。新庄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与声调上。声调分歧的主要特点是,在新庄方言中只有阴平、上声和去声、极少阳平声,而将大量阳平声误读为阴平声。例如把  相似文献   

16.
前人学者对莆仙方言单字声调的调类归并与调值描写存在各种观点。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相结合,探讨莆仙方言单字声调,进一步描写莆仙方言的时长特征,与传统调值进行对比分析。本次实验所得莆仙方言共有7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单字调调值分别为533、334、331、51、31、41、3。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声调方面谈谈黄冈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声调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每个音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有区别意义的功能。例如“lizhi”,是“荔枝”,还是“理智”,或者是“离职”“立志”?这就靠声调来决定。汉语声调有多少种类?它随着方言的不同而不相同。一种方言中所有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形式有几种,那么它就有几个声调。古代汉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声调教学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发准声母、韵母、声调是说好普通话的基础,声调是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长期以来,普通话教学重视声、韵母而忽视声调,在声调的教学中“千地一法”的现象日益突出,这种不顾各地方言实际的情况严重影响教学的成效性。如何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地区方言特点,探索出声调教学的新方法已成当务之急。这篇文章从零陵人学普通话声调方法入手,以探求普通话声调教学的新方法,就正于方家。一、零陵话声调及其特点零陵话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声调种类数量不同。普通话有四种声调,零陵话中北方言保存了入声调(主要是祁阳、东安两地),…  相似文献   

19.
庄河市地处辽东半岛东南部,位于大连市东北部,庄河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烟威小片。本研究运用语音实验的研究方法,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庄河市区8位发音人的语音材料进行分析,通过描写庄河市区方言单字调实验格局,认为庄河市区方言属于三调方言,三个声调分别为阴平、上声、去声。其中阴平调是全降调,调值为51;上声是曲折调,调值为213;去声分为平降和升降两种调型,调值分别为442和341。  相似文献   

20.
常州方言的语音研究比较全面,传统分析对声、韵、调三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其中以声母、声调研究为主,以韵母研究为辅。用声学实验的方法研究常州方言的语音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