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青年人是最有幻想的一代,报国梦和成才梦会在这时候开始.当我们走进北京外事职高的校园,感受最强烈的就是,这里就是梦开始的地方.请听北京外事职高学生充满梦想、激情与抱负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牵动了无数的目光与心跳;精彩赛事,挥洒了多少的激情与梦想;赛场内外,演绎着几多的喜乐与愉悦……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自豪与懊恼……所有的奥运情节和感受都被带进了学校,灌入了学生心田!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语文标准(实验稿)》中对学生的写作是这样要求的:能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学生写作的激情与主题思想创新源于其对生活的积累与感受。学生的写作兴趣则是开启写作激情与灵感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正>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喜欢和留恋的乐园,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舞台。如何让学生在校园内幸福地、自主地、积极地生活和学习,让学生心中荡漾着学习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萌生无数的梦想,点燃人生追求的无限激情呢?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教育活动的直接作用者和感受者,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教育的主观感受和期盼。因此,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创造一种安全、愉快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持一个充满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使学生感到安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语文标准(实验稿)>中对学生的写作是这样要求的:能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学生写作的激情与主题思想创新源于其对生活的积累与感受.学生的写作兴趣则是开启写作激情与灵感的钥匙.  相似文献   

6.
教学自述教师需要激情,学生需要激情,语文课堂教学更需要激情。我想,只要我有对生命的激情,有对这份始终挚爱着的教育事业的激情,一定能用我的激情来打造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7.
张人利 《上海教育》2007,(6A):58-58
教师需要激情,学生需要激情,语课堂教学更需要激情。我想,只要我有对生命的激情,有对这份始终挚爱着的教育事业的激情,一定能用我的激情来打造充满激情的语课堂,让学生感受意犹未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这里点燃激情,这里放飞梦想,这里留下太多的感动与温暖……相聚今天,与两岸名家、名师共同感受儿童文学的魅力; 唱响明天,让“奠基”教育与文化和文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08,(10)
2008年8月,中国实现了百年的奥运梦想。16个日夜里,中国人民同全世界人民一同分享、感受北京奥运会的激情与活力。辅导员杂志社的全体工作人员也积极投身于这种氛围内,每天观看奥运赛事,关注奥运  相似文献   

10.
在所有描述“语文为何物”句子中,似乎都看不到激情的重要位置,人们常常说,语文是呵护学生的心灵,语文是对诗意的苦苦追寻,语文是为学生打好成才的底子。所有这一切的实现,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教师没有激情,学生没有了激情,整个课堂就成了一个灌输知识的工厂,追寻诗意的理想最终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媒体与电脑不可能替代教师的微笑与激情,忽视教师教学激情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初衷,不适应新一代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缺乏激情的教学,让人乏味;缺乏激情的教师,使学生难以亲近。只有将激情恰当运用与教学,才能构建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勇敢的真实的表现自我,挖掘潜力,开拓思维。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历史之关,形成关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初踏杏坛,我踌躇满志,激情四溢。做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我的憧憬和梦想。我渴望感受“桃李满天下”的那种果实丰硕的喜悦。高中时候的班主任亲切的微笑时刻回映在脑际。“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这种伟大的情怀让我对教育事业怀着无限的向往与激情。  相似文献   

13.
媒体与电脑不可能替代教师的微笑与激情,忽视教师教学激情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初衷,不适应新一代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缺乏激情的教学,让人乏味;缺乏激情的教师,使学生难以亲近。只有将激情恰当运用与教学,才能构建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勇敢的真实的表现自我,挖掘潜力,开拓思维。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历史之关,形成关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语林学人     
<正>韩丽梅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语文教师。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以"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幸福"为理念,用激情和梦想诠释教育的意义和青春的价值。她坚持依据语文的本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原则,指导学生通过对文字理解与应用,提高语文能力,掌握语文知识。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诠释探索,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家深寓其中的思想见解、品德情操。她善用多媒体使课  相似文献   

15.
创造爱心平台,我心写我声:带着梦想和信念去写,带着体验和感受去写,带着要求和目标去写,带着成功和喜悦去写,带着爱心和传播去写,带着激情和激励去写,一定会写出文采飞扬的习作.  相似文献   

16.
让梦想飞扬     
寇翠香 《甘肃教育》2009,(17):19-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和追求。一个国家的振兴,一个民族的强大,希望在于教育。作为教师,就应该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火炬手一样,用自己对教育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把梦想和希望一棒接一棒传递下去。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让学生享受幸福童年,让理想教育的梦想飞扬。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设计背景《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词是中外演讲史上文采斐然的篇章之一。文章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学习这样的篇章,我们老师必须得充分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将课文中无声蕴情的文字转化成有声而激情四溢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去叩击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在一种灵动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了解该演讲词强大的号召力与鼓动性,领略其排山倒海的气势和气贯长虹的激情。二.教学过程描述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相似文献   

18.
惠艳芳 《陕西教育》2007,(12):58-59
语文课堂教学,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环相扣;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激情飞扬,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知上充满感情,使激情的"神气"都溶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那么,怎样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学生兴趣盎然呢?我结合下作实际谈一下自己的教学感受。  相似文献   

19.
青春的畅想     
青春,是生命激情的赞歌,是人生最珍贵的礼物,意味着朝气蓬勃的活力和不可限量的未来。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是脆弱的,他们在从儿童转为少年再到青年的道路上,常常显得茫然而不知所措。为了让初中学生珍爱美好青春、感受多彩生命,吴贫生同志与学生一起展开"青春的畅想",带领学生敞开心扉,编织人生梦想,为青春赋予更多憧憬与希望。青春期教育是当前的突出重点,关系着时代新人的培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愿此文能够对破解这一重大课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王洪彬 《考试周刊》2013,(44):31-31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本文从激情让学生分享收获的喜悦;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情让学生走进课文去感受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还应该是"演员",用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