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词学的文化追求──阅读《中国词学大辞典》徐枫早在30年代中期,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就曾计划写一部“为词学总结”的《词学考》,因抗战爆发而被迫放弃;60年代,又欲请人编写《唐宋词辞典》,亦因动乱骤起而未果。许多年来,夏先生无时不在惦念此事,但直至先生于1...  相似文献   

2.
夏承焘(1900-1986),杭州大学教授,著名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的研究与教学.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夏承焘早年经历了中华民族备受异国欺凌主要是日本侵华这一屈辱的时代,和大多数有良知的国人一样,他在此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了伟大的抗战爱国思想.然作为学人,他不像亲临抗战一线的爱国将士那样亲身杀敌报国,而是用文人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与爱国精神. 一、关注时事,流露抗战爱国热情 夏承焘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治词经历,称"只是从故纸堆中寻求自己的天地"[1]240.  相似文献   

3.
夏承焘是我国传统词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而究其一生可知,其在词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词人年谱研究、词籍笺校、词学批评等方面,本文则主要从这些方面对其词学研究进行阐述,以窥斑见豹。  相似文献   

4.
刘永生 《兰台世界》2014,(2):136-137
夏承焘是我国传统词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而究其一生可知,其在词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词人年谱研究、词籍笺校、词学批评等方面,本文则主要从这些方面对其词学研究进行阐述,以窥斑见豹.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我国出版界的一位资深编审和高等学校的两位讲授书评课程的学者先后出版了他们的书评理论著述,那就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徐柏容编审著的《书评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北京大学孟昭晋教授编著的《书评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和安徽大学徐召勋教授主编的《书评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其特点是作者们都力图用章节式版块来构建书评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而全面探讨书评历史和发展、书评理论和方法、书评写作和工作的学问,甚至有志于奠立整个“书评学”的学科地位。这些著述的作者们各以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书评实践,殊途同归,共同思考着书评的学术问题,自觉地为当代中国的书评事业添砖加瓦,其精神是可嘉的,成果则是极其可喜的。 分析这三部书的书名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三书书名分别由“书评”、“学”和“概论”这三个词排列组合而成,以致于稍一不慎即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安庆市新华书店滕文渊来信说:最近看了玉益老在《出版参考》10期上的文章,使我对“中盘”一词之来龙去脉及其含意,加深了认识。王老对“中盘”一词的定义虽未作定论,但他是倾向于“中盘”即是我国的批发商的释义的。我想这是正确的。在《中国图书商报》推出“中盘”一词之后,书业的一些别的报、刊,也相继使用这一词,说的也大多是书业流通中,如何加强中间  相似文献   

7.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  相似文献   

8.
周泽新 《青年记者》2009,(19):90-90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闻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编辑散论与编排技巧》一书已经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开始发行。这部书,共分10辑86节,以及编著者《后记》。第一辑为“编辑概说”,作者从“编辑”一词初出自《南史·刘苞传》,说到马克思主编《莱茜报》,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和《新湖南》等,旁征博引,纵论“编辑有学”,编者应“通晓杂学,成为杂家”。最后一辑“编余漫笔”,是作者以随笔小品的形式写下的12篇随感录。作者结合自己报海生涯的笔耕实践,从编辑角度提出了新闻采写应注意的问题。如“直言与讳笔”一节,作者从刘知几要求史家“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无所阿容”,谈到新闻报道也要敢于秉笔直书,触及时弊,娓娓道来,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词艺术研究》,祁光禄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掀起了历史上空前的热潮,词学家们也以文体美学研究为切入点,为推动当代新词学发展与词学现代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祁光禄先生的《词艺术研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了某些现代的理论和知识(甚至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杨海明《序》),对词艺术表达的手法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看作是这种努力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的作者杨继绳,从1968年起在新华社从事新闻工作。他在《记者这个职业》一文中曾经写道:"这是一个卑鄙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制造弥天大谎,欺骗亿万受众;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相似文献   

12.
辛韵 《大观周刊》2012,(45):59-59
当代的散文创作百花齐放,于坚是新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内涵丰富,在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流露出了作者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他的《人间随笔》正是用心灵书写的“日常生活的史诗”。本文立足于于坚的《人间随笔》这一部散文集,从三个方面入手,力图从深层次剖析《人间随笔》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曾祥芹先生多年来一直积极倡议创建独立的“文章学”,他认为,文章是语言和文学的中介物,不仅“发展语言学要依靠文章学,发展文艺学更需要文章学”(《说文解章》·序);因为文章是字、词、句、篇的组合体,是语法、修辞、逻辑的统一体,而“文学的繁荣必须依赖‘文学批评’这类专业文章作杠杆,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作者语)。文章学从广义文章学和广义文学学中自立出来,正是语文学科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绿天 《青年记者》2004,(11):76-77
美国学罗尔斯是当代社会学大师,也是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以《正义论》一书奠定了在当代学术界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中国留学生吴咏慧曾经在哈佛大学听过罗尔斯的课,她在《哈佛琐记》一书中描述了课堂上的情景:“罗尔斯讲到紧要处,适巧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他身上,顿时万丈光芒,衬托出一幅圣图像,十分眩眼。”这一老师传道、学生受道、其乐融融的场景,真是让人神往。  相似文献   

15.
胡永启 《新闻爱好者》2011,(18):118-119
现代词学家龙榆生创办《词学季刊》,将其定位成以词学研究为主的专业性期刊,在确定作者人选、确立与读者取得沟通方式的编辑思想主导下,推出"创刊号",实现他的编辑意旨;而后着力搞好编辑与作者间的协作,以利于期刊的持续发展;为读者着想,争取读者参与到期刊编辑工作中来。《词学季刊》的出版,为词学研究期刊编辑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词学家龙榆生创办《词学季刊》,将其定位成以词学研究为主的专业性期刊,在确定作者人选、确立与读者取得沟通方式的编辑思想主导下,推出"创刊号",实现他的编辑意旨;而后着力搞好编辑与作者间的协作,以利于期刊的持续发展;为读者着想,争取读者参与到期刊编辑工作中来。《词学季刊》的出版,为词学研究期刊编辑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葛浩文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位美国学者,他以肖红的研究于1974年获得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肖红评传》就是他的博士论文。该书于1976年由美国杜尼公司出版,1979年由郑继宗译成中文由香港文艺书屋印行。此后有台湾和哈尔滨等版本,1989年作者又补充增订改名为《肖红新传》,由香港三联书店再版。作者认为这第五种版本是他“最后”的一个版本。这最后的涵意,一则有向肖红研究暂时“告辞”的意义,因为按作者香港的再版序中所说,他此后便开始了与肖红无关的研究工作;二则,新传的出版也标志着作者研究的一个里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编辑工作的历史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编辑工作源远流长,硕果累累,在悠久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传统,值得人们发掘。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历代编辑家的传统品格。从先秦起,整理文献是一项崇高的历史使命。孔子是古代第一个知名的编辑家,他从维护周代礼法的政治立场出发,以整理文化遗产为职志。“文献”一词最早就出诸孔子言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他从事编辑工作的宗旨。清代顾炎武引了孔子“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这句话之后说:“史之阙文,圣人不敢益也”,接着举了几个例子,说明以孔子之学力,不是不能补阙,而是尊重事实,宁可从缺,不敢随意增补(《日知录》卷四“春秋阙疑之书”)。孔子本  相似文献   

19.
《填词图谱》是一部多人合力编纂、以售卖为目的的实用词谱,传播广泛,颇具影响力。此书从《六十名家词》《词综》等书中采录了大量孤调、僻调,为清初发见词学文献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填词图谱》将“读”的符号引入词谱,早于万树《词律》,有开创之功,其简明易用的体例也直接影响了后代实用词谱的编纂。  相似文献   

20.
风仪兼师友     
40年前,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介绍《保卫和平》杂志中文版的书评,那时我正在学写书评,被这篇观点鲜明,引证巧妙和文笔优美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一口气读了几遍,留下难忘的印象。书评作者署名“郁进”。原来这位“郁进”就是我们出版社的戴文葆。他从上海《大公报》调到人民出版社前后,他的学识才思和编辑功力,早就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