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蜀红 《情报科学》2005,23(10):1509-1511,1520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公开第一案”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和特点,重点阐述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建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行了思考,提出立法模式选择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构建的基础,同时也需要相关具体制度的配套协调以及公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从情报学角度,分析了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在信息资源配置、公众信息需求调研、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信息生态位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主体信息生态位的宽度、适宜度、重叠度的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研究,论述了运用信息生态位相关理论解决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部分问题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张磊 《情报探索》2014,(2):61-63
对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思想认识、构建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机制、推进公民有序参与、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内容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浅析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丹 《情报杂志》2004,23(3):120-121
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和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旨在为提高政府公开信息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界定政府公开信息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对贵州省相关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整理出高频关键词表,并从质量维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分析政府公开信息质量的相关保障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对公开信息质量的保障主要集中在信息的及时性和公开范围两个方面,而较少关注公开信息的一致性和信息公开效率;不同时间点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其内容侧重点不同,且表现为更加细化和具体;"保密性"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初期较为重视,但随着相关政策实施的成熟,对保密性的要求稍有宽松。建议进一步建立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机制和社会评议制度,平衡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之间的关系,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政府信息公开中。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2008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信息公开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提出了通过加强重点公开信息专栏建设、加强政府信息资源梳理和目录编制、加强依申请公开渠道和机制的建设等做法提升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指出全面梳理整合信息资源、不断完善信息公开目录、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建立健全公开政府信息的更新维护机制是我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规范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赵晓明 《科教文汇》2011,(12):195-195
自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我国的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文具体阐述了我国政府信息工作的现实情况,继而从提高立法层级、完善监督机制、重视利用网络三个方面来提出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谢瑞霞 《情报科学》2005,23(12):1852-1855
在电子政府建设中,处理好政府信息的公开与保密是发展我国电子政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对政府信息的公开与保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电子政务的一般网络模型对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息公开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制度形态,是政治民主和法治条件下的产物,在我国又可称为政府信息公开或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透明政府的必要条件之一,信息公开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适应加强廉洁政府的建设需要,我国积极建立了一系列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实施办法。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不是十分的稳定和完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和介绍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概况。首先比较了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情况,指出了当前工作和研究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随后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相关研究问题,指出其中的关键是目录体系建设和网站实现,最终目标是建立我国的政府信息定位系统。最后介绍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最新进展,展望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何晓兵 《现代情报》2009,29(1):26-28
在经典情报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对情报分析中信息场的类型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信息场集合运算及信息场强度迭加理论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柳 《现代情报》2012,32(5):44-47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各行各业的竞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用户必须充分掌握研究与发展、产品与技术、市场和政策等信息。笔者通过对新信息环境的信息职业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当今信息环境下信息职业的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宏鑫 《情报科学》2005,23(10):1446-1451
信息基本循环过程表现为人类的社会化信息劳动过程。关于信息计量应是多方面的。目前包括:基于信息论的情报测度研究、基于决策论的情报测度研究、基于知识论的情报测度研究、基于经济学的情报测度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企业高层管理者之信息需求--软信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高层管理者信息需求的研究 ,是高层管理信息系统 (EIS)功能设计与成功应用的基础。本文以高层管理者在用人、沟通、决策三个层面的工作为主线 ,探讨了高层管理者的信息需求 ,并指出了高层管理者所要求的信息具有非规范性、随机性、模糊性和主观性的特征。为与传统的MIS所产生的定期的、规范化的数据报表相区别 ,本文将具有这些特点的信息称之为软信息。进而指出EIS在高层管理中成功应用的关键是EIS必须具备软信息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过滤的Web信息查询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过滤的角度分析信息查询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用户需求与信息内容的相似性匹配过滤与用户需求无关的信息,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查询结果的优化.据此建立基于信息过滤的用户模型框架,探讨基于信息过滤的信息查询系统优化实现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俞立平  王艾敏 《情报科学》2007,25(7):992-994,1045
信息源失真是最本质的信息失真。本文在界定数据和信息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的形成过程,构建了信息的处理机制。探讨了信息源失真的原因:在数据搜集阶段,数据搜集工具、处理者认知能力、调查对象的主观故意、沟通障碍会影响数据的准确与全面;在数据处理阶段,数据处理方法工具不当、处理者知识积累偏误及生理心理因素会影响数据处理结果;信息把关人也会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最后提出了解决信息源失真的方法和思路,有些信息源失真也许根本就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需要信息接受者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17.
罗玲 《现代情报》2011,31(6):36-38
互联网和ICT的过度发展导致了严重的信息超载,人们发现接受处理的新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它导致了信息压力、信息焦虑以及信息处理的低效。人们只有成为更好的信息加工者才能克服信息超载,其对策和方法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以及搜索工具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生态学--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佳洋  郭东强 《情报科学》2005,23(5):673-677
本文将生态学的相关思想引入企业信息管理中,给出了信息生态学的内涵,分析了现代条件下,企业信息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并形成“以人为本”的信息管理思想,以达到信息环境生态平衡,进而使得社会经济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孙士宏 《现代情报》2011,31(4):40-42
本文从信息技术环境出发,通过对高校用户的信息需求类型: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的分析,从而提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从传统类型资源、电子资源、特色资源、网络资源、资源整合以及人力资源等角度来加强。  相似文献   

20.
王欣  朱林生  韩洁平 《情报科学》2005,23(4):512-514
本文对信息构建的发展及意义进行了介绍。阐述了传统组织结构的信息构建只是针对信息系统本身的结构构建。而在组织的商业活动中,很重要的是人,因此应将信息系统与人员进行整合,建立面向组织结构整体的信息构建。本文利用信息构建的原理与方法,提出高效、实用的组织机构信息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