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语言文字,掌握语文知识,认知作品所描摹的事物、所揭示的事理、所表达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目标,使教育活动渗透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和艺术性、形象美,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一、阅读教学要注重师生、生生、师生与作品的情感交流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的情节和情感,依据学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获得人间的真理,提高道德评价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要让学生体会作品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情感特征明显突出,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情感教育非常重要。情感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既是语文学习的手段,又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巧妙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为将来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尤其在句子教学,因为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所以要在句子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探究,体会出句子所到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加语文教学的深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创设审美意境。文学作品一般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的意境正是作者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外界景物)融合为一的结果。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必须设法把学生带到文学作品的意境中去。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注意作品的范读(一般指短篇)。教师范读得好,往往是审美教育的先导。在范读课文时,教师应该以强烈、饱满的感情和自…  相似文献   

5.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于一炉。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阵地。我们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欣赏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既要关注对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播,又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对文本中的思想感情有所体悟。所以,在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时,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够激起情感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卫香 《文教资料》2009,(35):53-54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结构关和语言美于一炉。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阵地。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具有情感性,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有情感的存在,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语文课的亮点,就在于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氛围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美的熏陶,自然而然地进入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境地之中。只有找准文本的动情点,才能使语文课上得精彩,才能让学生如沐秋阳,如坐春风,学习并快乐着,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留下不可磨灭的好印象。朱光潜先生说:“语言跟着思想感情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首先必须与教材的情感一致。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整体…  相似文献   

9.
刁勇 《语文天地》2012,(24):55-56
要想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把握好三个"度",即温度、厚度、深度。一、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温度"所谓语文阅读教学的"温度",一是指师生能够深入体会每一篇阅读材料的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指师生能营造出与阅读材料情感相一致的课堂氛围。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其实质就是三方面"情"的相交融汇的过程,因此,应将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全过程,即阅读前的情感激发,阅读中的情感交流,阅读后的情感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美的,语文课堂也应当是美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审美艺术,以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感悟、动情的话语,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分量,其是丰富初中生语文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受到情感需求的驱使与制约,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必不可少。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三个问题的联系;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或以其华丽的词句,优美的意境令人赏心悦目,或以其强烈、激烈、激昂、悲愤的情感扣人心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对课  相似文献   

14.
俞凤莲 《教学随笔》2016,(8):133-133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分量,其是丰富初中生语文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受到情感需求的驱使与制约,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必不可少。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美!在课文里无处不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努力地发现美、鉴赏美,使他们受到祖国文化瑰宝强烈的感染和熏陶,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审美情趣的提升。本文将结合《桂林山水》的教学,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以美育的观点审视和进行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学内容。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提高审美情趣,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等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审美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师生的审美情感,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审美因素,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实施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阅读教学最本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王春晖 《教学随笔》2016,(9):148-148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以美育的观点审视和进行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学内容。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提高审美情趣,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等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审美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师生的审美情感,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审美因素,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实施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阅读教学最本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指导学生分析揣摩文章主人公的思想情感,理解文章故事发展情节等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欲,在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优化语文阅读教学,逐步达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探究性阅读对学生的各方面要求全面而细致:学生要能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和主题,联系文本的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做出评价,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体验合作的成功与喜悦。这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基于此,本文聚焦探究性阅读的开展,探索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优关的作品,开展积极有效的审美教育活动,才能很好地实现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而在艺术中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受教师、学生和教学方式三个因素的影响,审美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搞好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专业特点,灵活运用审美教育形式;利用表演揣摩文中人物心理,开展审美活动;利用音乐烘托作品主题,促进审美教育;利用绘画重现作品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正>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与作者、与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而学生在课堂上入情、入境的关键在于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集丰硕的果实。因此,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