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空白艺术是指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中,并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将空白艺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在内容上、心理上、环节上、习题上留下暂时性“空白”,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进行积极地“再创造”,从而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所谓留白,就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在进行某项活动或工作时留有一定的空白,并通过对空白的填补,将这项活动或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和完美。留白常常应用于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如在书画艺术中留白有助于“空灵感”的追求,通过“虚中求实”实现“无为处皆成妙境”,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而在课堂中的留白则是引发学生联想,大胆进行讨论,充分激发潜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与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留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机会。暂时性地给学生留下知识和心理上的空白,有助于学生启动思维,充分思考,充分想象;是“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所谓留白,就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在进行某项活动或工作时留有一定的空白,并通过对空白的填补,将这项活动或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和完美。留白常常应用于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如在书画艺术中留白有助于“空灵感”的追求,通过“虚中求实”实现“无为处皆成妙境”,从而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而在课堂中的留白则是引发学生联想,大胆进行讨论,充分激发潜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与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留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机会。暂时性地给学生留下知识和心理上的空白,有助于学生启动思维,充分思考,充分想象;是“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白”,往往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的“空白效应”,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使他们在教师适当地引导下大胆创造,尽情展示,演泽出概念教学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空白”是指课文语言空白,即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抓准切入点,有目的地捕捉知识上、心理上、插图上的“空白”,启发学生思考,就会收到“言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6.
“空白”艺术是文艺作品创作中一种高超的技巧,是文艺作品给人们留下联想和再创造空间的手段。高明的作家和艺术家常常在作品中恰到好处地留下“空白”,以达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艺术效果。其实,“空白”艺术不仅是文艺作品所追求的技巧,于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留下“空白”,给学生吮吸、消化、发现、驰骋的广阔时空,以便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思考,充分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的、内容、过程和方法来设计“空白”,并在遵循知识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教学中的“空白”艺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受,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时空。本文从课前导学中、内容设计上、语言品读上给学生留下“空白”入手,浅析了“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一位知名的教师在谈到他的教学经验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让课堂教学糙一点、”笔者对此深有同感,传统的满堂灌似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糙”一点,即在教学中有意地给学生留下一些“空白”,可以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可发挥的空间,学生在利用自己的所思、所虑、所获得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很有好处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使课堂做到“似糙”而“非糙”呢?  相似文献   

9.
欧兆平 《西部素质教育》2019,(24):243-243,245
为了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文章从巧设问题悬念,引入知识空白;改善教学方法,导入讲课空白;结合课本内容,以空白激发学生思考;设置教学环节,留下结尾空白四个方面阐述了空白艺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指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作品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作文的“空白”是指在写作中未明确或说明的部分和暗示的内容。作文教学的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将“空白”手法运用于科学教学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发散学生的想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亦应讲究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11.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认识或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鉴此,数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创造一个温馨的首因效应氛围,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笔者认为:应注重“首因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白”,往往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的“空白效应”。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要留出“空白”呢? 一、在知识展  相似文献   

13.
高玮 《教书育人》2014,(9):29-29
“留白”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相应的文本空白。文本空白具体指的是刻意地将课文中有较大描写和叙述空间的相关内容进行简略讲解或者不讲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丰富想象力去对空白地方进行叙述或者描写。“留白”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的特色和魅力,注重给学生留下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发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庄惠龙 《陕西教育》2005,(10):30-30
所谓布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从“空白”的价值意义来看。“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所谓数学教学布白艺术乃是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大胆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行积极地“再创造”,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本人试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布白艺术。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环境的不断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获得不同的学习成果。如果环境的刺激是良性的,产生的心理效应就是积极的。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认为良性的课堂氛围是由“快乐氛围”、“思辩氛围”、“整合与反思氛围”三者有机构建起来的。用“快乐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快乐氛围”首先来源于对要以伙伴的身份使自教学尊进行适当的引以此表达我对学生的欣赏,使学产生乐于与教师一道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艺术空白”的审美效应引发阐述了“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效应。以创新思维的开发为基点,结合心理学知识.从导语、文本解读、课堂质疑、板书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创造力、想像力所发挥的作用。同时点明运用“空白艺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由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不应是“全息”,而应巧设空白,构成数学教学中的空白艺术,以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机地协调进行.1.巧设悬念,布下空白悬念在心理上是指人对所学(或所见、所看)对象困惑不解而产…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做数学”的目的最终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化”。“做数学”的实质是把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向学生的活动,并且从感觉效应转向活动效应,使学生在数学的活动中感知数学、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和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9.
宋愉 《华章》2013,(16)
艺术作品要求“空筐结构”,即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余地,恰如中国画讲究的“空白”,诗歌里讲究的“空灵”,音乐中讲究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而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发挥”。这里讲的“发挥”,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空白,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本文试从课堂环节空白的设置及应用空白的注意点来讨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想象”智慧。  相似文献   

20.
图画雕绘满纸 ,未必尽善尽美 ,倘若适当留下空白 ,反而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 ,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小学语文教学更与“空白”息息相关 ,既要留下教学空白 ,又要利用好艺术空白 ,做到实处含虚 ,虚处探实 ,诱发学生多思 ,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创新思维。教学实践证明 ,艺术地利用“空白”是培养学生多思创新的有效途径。那么 ,如何使教学空白与艺术空白交互为用、密切结合 ,达到理想的境地呢?一、揭示课题留空白 ,培养思维的整体性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是思维的窗口。教师因题制宜 ,艺术地设计揭题解题思路 ,注意留有余地 ,就能调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