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通过对黄冈市2010-2020年经济发展的预测分析,进一步预测未来十年人才总量的需求和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并从黄冈市产业结构演变与高技能人才需求规律、与高技能人才需求关系等方面着手,研究黄冈市产业结构与高技能人才的相关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黄冈市教育的发展出现下滑情况,究其原因是经济滞后于教育,经济的发展速度限制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黄冈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发展黄冈经济。近年来,工业与旅游业被称为黄冈市支柱产业。为了贯彻执行党中央十八大精神,黄冈市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主题思想,绿色经济成为发展主题,集全市人财物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旅游。通过对黄冈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因、内容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三方面的描述,试图分析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两方面,试析黄冈市的可持续发展成果及影响,旨在从中找出推进黄冈市进一步发展的办法,以达到黄冈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做到绿色与经济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黄冈市教育的发展出现下滑情况,究其原因是经济滞后于教育,经济的发展速度限制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黄冈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发展黄冈经济。近年来,工业与旅游业被称为黄冈市支柱产业。为了贯彻执行党中央十八大精神,黄冈市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主题思想,绿色经济成为发展主题,集全市人财物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旅游。通过对黄冈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因、内容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三方面的描述,试图分析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两方面,试析黄冈市的可持续发展成果及影响,旨在从中找出推进黄冈市进一步发展的办法,以达到黄冈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做到绿色与经济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黄冈市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城镇化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挑战,高职院校适应城镇化建设的措施,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黄冈市高等职业教育作理论和实践探讨,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黄冈市城镇化的现状接轨,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为黄冈市城镇化建设服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在许多地方还没有像普通本科教育那样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群众的青睐,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本文以黄冈市为例,分析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了职业教育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年岁末,记者来到位于鄂东大别山老区的黄冈市。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经历了农村税费改革和管理体制变革的黄冈教育,肩负着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重担,黄冈市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部门的同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新世纪的经济发展,深入分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积极构筑黄冈教育发展新思路,老区教育在新的一年展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黄冈市创建实验教学合格学校湖北省黄冈市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436100)童序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深入贯彻、实施,黄冈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快了全市中小学实验...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一直以持续高位走强的高中教育享誉黄冈,是黄冈市历史上第一个连续5年荣获高中教育质量特别优秀奖的县市,也是黄冈市历史上第一个连续10年教育质量保持领先的县市。该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就因教育质量高而获得"鄂东明珠"的美名。历史、传统、责任与教育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的结合,使黄梅教育一直保持着勃勃生机,也催生出了优秀的黄梅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9.
如何因地制宜有效地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摆在黄冈市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基于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客观考察了现实市场条件下黄冈市集群经济发展的现状,为黄冈市制定区域集群经济发展的战略及有关政策提供了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2000年、2004年、2007年8月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提取黄冈市水体信息,分析黄冈市水体时空分布特征,将黄冈市水体信息与同时期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黄冈市水体面积呈减少趋势,气温升高与降水减少导致了水体面积减少,城镇化等人类活动也加速了黄冈市水体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飞速的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以日本教育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对日本战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研究,以探究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对改革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遵循人力资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该区各教育层次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出: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不应盲目追求规模。在教育发展规划上,应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大力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适时推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地方性高等教育应着力培养地方急需人才;成人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3.
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急需具有多元文化知识结构的建设人才,这些都和文化教育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代替的组成部分。笔者对现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校音乐学科的教育、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地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区域经济环境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变化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不断调整的问题,采用了区域经济企业实地调研及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北京顺义的区域经济状况及近5年来顺义区产业结构变化,并对区域经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实行动态管理,并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进行优化调整.使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及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结构能否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相适应,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对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与培养规模、类型层次结构以及地区分布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当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从理顺政府、培养单位、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法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等几方面着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16.
工程教育改革的趋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前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有急切的工程教育改革意识,美、英、欧盟等老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报告文件,并对当前工程教育改革趋势做出了重要判断.工程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工科毕业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其中不如人意之处也常常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本文力图从借鉴他山之石的角度,对制约当前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提高的师资和实践教育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An attempt is made in this paper to pres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sts of education in India. Besides making his own fresh analysi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raws on the studies conducted and estimates made earlier by the author himself and by others on costs and related aspects of education in India, on the basis of which certain valuable inferences, conclusion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relating to a variety of dimensions of the problem are made, such as importance of costs in educational planning, the complementary role between private and institutional costs, the nature of production process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regional variations in the costs of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st of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tc. The paper ends with a few major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  相似文献   

18.
During the past twenty-five years economists have made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thinking about problem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o education and of returns to education. The study of the statistics of costs and expenditures on education, which had been neglected, has advanced. Economists have contributed to three main lines of debate: the relationship of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ndividual and social returns to education, and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meeting economic needs. The debate has not been conclusive. During the period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up to 1970 it served to promote increased spending, with changes in its distribution. Since 1970 with slower growth, greater emphasis is being given to problems of democratisation and efficiency in national expenditure patterns. Divergencies in the character of needs for education as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raised new problems for analysis by economists and other specialists. The issue of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determining the balance between social expenditures and other expenditures i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mains central. Economists still hav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mak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st and finance analysis and to studies of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o education in order to avoid waste.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关于贫困变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从数量众多的文献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文献,试图概括国外对于教育与贫困缩减问题研究的理论进展和成果.本文首先梳理了影响贫困变动的主要因素,接着介绍了教育、经济增长与贫困变动研究的新进展,然后考察了教育、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教育公平与贫困变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本的配置、以科技为主的知识的使用与创新,已成为推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其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文章认为,高职教育肩负这一历史使命的前提在于明确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的规模、结构、人才培养的规格进行准确定位。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经济环境入手,分析了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对我国高等职业发展的定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