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经典对"仁"的记录和阐释,构成了孔子"仁"教育思想。道德标准的达成,是孔子"仁"思想的重要内容。今天,将孔子"仁"思想融入德育,仍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新时代,加强教师仁爱之心养成意识,适当增加中小学教材中关于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的内容,协调教法与时俱进和继承传统的平衡,是实现孔子"仁"思想融入德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孔子在其德育实践中贯彻的爱生忠诲精神和坚持的德育原则在今天对于高校辅导员的修身和德育工作有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除差异心理思想、教学心理思想、德育心理思想以外,还有教师心理思想。孔子本人就是教师,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他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中也有不少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因此,他对自己和学生都曾提出不少有关教师心理方面的要求。另外,他有很多言论虽然是对当时的一般的士所说的,但也与教师工作有一定的联系。现拟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他的教师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4.
为政以德以德育人以德治国──孔子德育思想的可鉴性北京师范大学王炳照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教育思想遗产是最为丰富的,积累的德育思想和经验也最为珍贵。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又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古代德育思想的奠基者。因...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深入地研究,挖掘其精华,并在当代德育中批判地借鉴吸收,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内容,以"礼"为外在形式。培养君子是孔子德育的主要目标,孔子德育的方法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平等性等特点。学校教育应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德育教育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因材施教,注重感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学会感恩"的最高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感恩思想主要以孔子的德育思想为主导,其所强调忠、孝、信被誉为"感恩"的精髓,不仅对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的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存在着重要价值。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问题出发,分析孔子德育思想中的感恩元素,探讨孔子德育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的应用,为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学派倡导"仁者爱人","仁"为一切道德的核心,以德育德;其中学文、修行、存忠、立信、克己、力行、忠恕、内省等德育思想,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德育思想非常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认为只有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对德育思想进行转化,内化于心,才能实现知行合一。基于此,探讨孔子德育思想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两千多年来,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外产生过长远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教育理论和方法,又含有深刻的、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本文主要从智育心理思想、德育心理思想、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和教师心理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孔子一生从事的主要活动,也是孔子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手段。孔子教育思想中又首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其理想中的"人",即君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相应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些思想与经验对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中国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道德家。孔子开创的德育思想和传统,特别是首创的伦理政治哲学传统,不仅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作为历代崇奉的“万世师表”,其德育思想和实践是其主要表征,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贯穿其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始终,并为后人所不断创新发展。对孔子的伦理政治哲学,本论文研究重点置于以下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12.
论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在春秋时期官学没落、私学兴起、儒家思想体系尚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中产生的。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与早期儒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文路线、主体思维方式和孔子的德治思想有内在的联系。孔子与学生展开了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道德对话 ,使师生形成对道德现象相似的理解 ,彼此受到启迪 ,道德观念得到升华。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教师高超的对话艺术和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3.
怎样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研究孔子从其毕生的德育实践中探索出的古代德育规律,观今鉴古,这对于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四化,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或许是不无裨益的。一、不语怪力乱神常语政刑德礼孔子生于我国春秋晚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要探究他的德育思想,先须明了殷商以来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情况,从而剖析寻究其德育思想的特点。“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奴隶主阶级在经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与陶行知德育思想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作为“新中国教育之父”,他们在教育史上,都是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人物。作为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两人都有过深辟的论述,在思想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不同,两人所站的阶级立场各异,因此他们的德育思想也有所差异。本文拟从德育的作用、内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孔、陶的德育思想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德育的作用孔子非常重视德育的作用,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德育不论是对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都有重要作用。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解,闻义不能徙,不善不…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育实践的一环,中华民族从孔圣开始都在努力推行伦理教育或是道德教育。在各种教育思潮的冲击下,在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下,身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其教育思想从未褪色,也从未被边缘化。本文尝试从《论语》中选取一些孔子的言论,并结合当代大学德育的实际,论述孔子的德育观点对于大学德育的启示。开阔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视野,改变德育工作程式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肩负德育和智育的双重任务,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孔子的"修己安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线。本文论述孔子"修己"思想、"安人"之道,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教"与"学"。  相似文献   

17.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古代教育思想长河中,先秦时期的古代教育先贤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德育经验,它们十分值得今天学校德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就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的德育思想进行撷珠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孔子德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许多论述是我国教育的宝贵遗产 ,本文主要分析、阐述了孔子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于教育的目的、作用、原则、内容、方法等方面都作过深刻的论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德品质教育处于核心地位。围绕道德品质教育,孔子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内省、律已、勤,乍、苦修、实践、互助、移情等等。如果抛开其中的一些被现代社会所扬弃的教育内容,那么,这些闪烁着古代智者思想光芒的德育方法,即使在将要迈入对世纪的今天,也仍然能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分析一下,孔子常用的德育方法大约有这么几种。一、注重内省,见贤思齐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塑造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把握一个…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弟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因此,以<论语>为依据,从德育的内容、方法和目的三方面简要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德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