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吉林,特级教师,著名的教育家,1978年开始,历经26年创立“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对指导我国素质教育,丰富世界教育理论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情境教育的诗篇》真实地记录了26年来李吉林对“情境教育”实践、实验、探索、研究的全过程,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全书阐述了“情境教育”的理论依据、理论系统和操作体系,具有理论学术价值;《情境教育的诗篇》体式新颖、真实原创、叙理结合、语言诗化,具有实践指导和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情境教育实验,是一项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实践探索。李吉林从1978年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起步,历经30年的探索,开创了它独特的课程设置,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和成果,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情境教育理论为丰富我国教育理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论做出了贡献。本刊将2008年11月22—24日在江苏南通召开的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上五位专家关于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讲话与论文整理成一组文章刊发,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并希望以此推进对中国特色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再谈中国教育哲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我和陆有铨教授合写了《我国教育哲学建设的回顾与前瞻》一文,在《教育研究》1988年第11期上发表;后又经修改补充,刊登在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教育科学的回顾与瞻望》一书中。至今已逾十数年,国际国内的情况都有了很大变化,教育科学有了飞速发展,教育哲学一科也有了不少的专著和论文问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理应讲点新的意见,因而写了这篇拙文。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适逢《教育研究》杂志创刊35周年,多年来,作为该刊的忠实读者和作者,我一直关注其学术品位和发展走向。我认为,《教育研究》作为国内最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端教育研究的学术平台,对引领中国教育研究的发展,推动教育学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研读《教育研究》发表的论文过程中,给我的基本印象是刊物所坚持的办刊宗旨——学术的宽视野和理论的高品位。正因为坚持了明确的办刊宗旨,她已成为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3年。《当代教育与文化》创刊五年了,这五年中,她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在教育理论研究的路途上留下了自己成长的脚印,在这五年中,您像一位充满爱心的慈祥母亲,扶着她一步步走来,在她成长的记忆中永远留下了对您的敬意和感恩。在创办《当代教育与文化》杂志的初期,一群在大西北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怀揣着对教育研究的希望,以"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农村教育、服务民族教育"为宗旨,力图推出体现西北特色,体现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教育研究成果,为中国的教育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五年来,在各位教育研究同仁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呵护下,这一理  相似文献   

6.
《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你们将为多元智能理论出版专刊,我感到十分荣幸。我的专著《智能的结构》英文版已经问世25年了。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的书主要是写给自己同行  相似文献   

7.
我与《教育研究》的交往,经历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便成好朋友”的过程。1982年,我在县教研室任化学教研员兼教研室负责人,初识《教育研究》。那时只对其中教学论和各科教学的文章感兴趣,对其他文章则看得不多。1983年,我开始在《湖南教育科研》(现名为《湖南教育研究》)和《化学教育》等刊物上发表有关教学研究的文章,就得益于《教育研究》的启发。我从此经常向同行推荐《教育研究》这本刊物。由于其文章内涵丰富、理论深刻,真正想在教学研究上有所进步的老师都喜欢这本刊物。1985年,我开始进修教育理论知识,以后又在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理论视野得到开阔,知识结构得到更新,更觉得少不了《教育研究》,因此我把她作为一种长期的函授学习教材,并对教育发展战略、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教育研究》创刊35周年,此时此刻,真的感念时光的有情与无情。2009年《教育研究》创刊30周年纪念尤在昨日,作为30周年纪念的一个重要活动,编辑部组织了创刊以来优秀论文的评审,拙文《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获评杰出论文,荣幸之至。2014年,35周年刊庆又至,应编辑部之约,谈谈个人的感受。我想,纪念,不应是单纯形式上的庆祝,更不是历史的断裂,而应该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次驻足、一次回眸、一次展望。我与《教育研究》结缘主要集中在德育研  相似文献   

9.
《教师》2014,(9):F0002-F0002
本书是周培植同志继《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和《十年手笔——下城教育十年散录》研究成果之后的提升和超拔,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思考和凝练,是区域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教育史上有一批卓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他们以其特有的学术经历和品格,而备受年青一代学者的尊崇.科学地总结他们丰富的理论探索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前我国教育学术界和教育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个民族要登上科学高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为了全面梳理、系统检阅、重点展示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特组编了10卷本《中国当代教育论丛》,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论丛》收录了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位教育理论家的教育著述,对于研究新中国教育理论发展史,以史为鉴,促进新世纪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文革"前教育界没有一本学术性的教育杂志。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年,随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恢复和中国教育学会的成立,才创办了《教育研究》杂志。因此,可以说,《教育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杂志至今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创刊时我就是杂志的编委,现在成了她的学术顾问。虽然没有为杂志作出什么贡献,但确是杂志的忠实读者,有时也是她的不太高明的作者,可以说我们共同走过了这35年。  相似文献   

12.
只闻其名,没有认真地研读《湖南教育》之前,望文生义,以为她只是一本介绍教育信息的理论刊物。直到十年前,初为人师的我在学校的阅览室中与她相逢,便立即被她那平易近人的风格、广博实用的内容、新颖深刻的思想观念吸引住了。从那一天起,我便与《湖南教育》结下了情缘。十年来,《湖南教育》不断更新,越来越好,有她相伴,我在教学中也一步步走向成熟。如今,《湖南教育》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教学中的指导老师、思想上的向导。  相似文献   

13.
读者对闵传华的名字也许并不陌生,早在1983~1984年,我刊曾连载过她长期研究的小班幼儿口语训练资料《三至四岁幼儿说话练习250句》。现在,她仍在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任教,是江苏省特级教师,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您若想对闵老师有个大概的了解,请翻阅我刊的前身——《幼儿教育》(江苏)1985年第七期。闵传华同志已在幼教园地上忘我地耕耘了三十几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具有实用意义的科研论文,但她从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在深入到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浪潮中,她刻苦地学习,冷静地思考,大胆地探索,不断地进取。本专辑仅从闵传华同志的大量资料中选登了极少部分,是她近几年教改的缩影。我们从中可感知到:教育思想的革新,促使她教学方法的改进;新的教学方法的设计,正是她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割裂的问题是一个多年来都没有成功解决的老问题。新近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工学——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理论探索》一书,明确提出,教育工学的"出场"就是用来沟通和协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并且为教育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甚至是新的学科。  相似文献   

15.
本期学人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3):F0002-F0002
刘庆昌山西河津人,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兼任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理论研究,出版学术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教育哲学新论》《教育工学: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理论探索》《广义教学论》《教育思维论》《教育知识论》。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双月刊,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省教育科研管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部省级教育理论期刊。主要面向基础教育科研与教育管理者、中小学教师、高校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师生广泛征稿。我刊注重把握基础教育科研的时代脉搏,刊发基础教育发展进程中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有机融合的优秀文章,在关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着重教育理论层面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研究》无疑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学术杂志。35年来,支持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教育研究人才,进而在中国的教育界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也成为教育界学者们非常向往的一个学术杂志。所有这些,是《教育研究》35年来发展积累的成果,是《教育研究》杂志社领导与所有编辑员工努力的结果,当然,也是教育界同仁们支持参与的结果。为此,我作为一名教育研究工作者,由衷地向《教育研究》杂志创刊35年表示祝贺。《教育研究》为什么能够在众多的教育期  相似文献   

18.
1985年我考上巨野师范。在这之前,为了求学,我在外地的同学家中寄住,她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校长,我在那儿有机会结识了《山东教育》,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二十多年来,《山东教育》给了我人生的动力,使我逐步走向成熟。由对她的关注,到为她撰写文章。2005年我连投了5篇文章,结果被选中1篇,发表在2006年1、2期合刊上。  相似文献   

19.
《山东教育》如恋人。 我跟她相识于2000年。一次,我去校长办公室开会时,无意中看到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许多《山东教育》,就被她迷住了,从此,与之携手相伴走过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20.
我在《中国高等教育》1989年第12期发表过一篇《略谈教育理论研究中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不久前,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召开座谈会,约我对这个问题作一次发言。由此,就教育理论研究中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问题,我又想到了几点。这里,再谈些看法,作为那篇文章的补充。近年来,在教育理论研究中有这么一种观点,即反对教育工具论,主张教育本体论,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