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锐 《文教资料》2011,(18):159-160
吴宓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红学专家、诗人,同时也是一代教育家。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吴宓无疑是思想上特立独行之人。曾经留学哈佛的他回国后大力提倡“人文主义教育”,主张以文教立国.培养“会通中西”博雅人才的精英教育.为中国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保存中国国粹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怎样达到和谐统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了启示: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师生关系的人文主义方向;语文教育评价体系的人文主义方向.语文教育要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纵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琳 《华章》2008,(15):97-98
当今国内的英语教学界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体现出西方人文主义教学思想的影响.但由于长期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人文主义教学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实践还很难有真正深入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其概念的理解还很模糊.本文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人文主义心理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人文主义教学法这一脉络自上而下地回顾了有关人文主义的一系列概念,分析了外语教学中人文主义教学法的人文主义渊源和心理学基础,指出我们的英语教师需要转换观念,从培养怎样的"能力"过渡到培养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4.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它对西方教育产生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使西方教育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人文主义的烙印。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教育的影响可以为我国如何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人文主义教育是以"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人本化的课程和方法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文主义教育对加强我国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培养"人文主义"的外语人才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文主义的外语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出发,通过对中澳双方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对比,结合当今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从培养怎样的“能力”,发展为培养怎样的“人”,即如何在英语教学上体现“人文主义”的外语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是建立在科学人文主义之上,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的教育观。这种观念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其一是矛盾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决定了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机整合;其二是价值论;按照价值选择中统一性与偏移性相结合的方法论;以科学主义教育为在点,实现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8.
人文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人文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表现在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主义精神、重视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在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处理好如下几个层次的关系人文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教育目标与现实教育目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人才规格的形成过程是用不同类型的知识将受教育者塑造为特定人才的过程。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其合理性 ,传统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的均衡发展一直是培养高规格人才的客观要求。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要求在传统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的基础上 ,走向新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视角出发,思考了技术主义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人文主义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反思。在分别批判技术主义取向和人本主义取向两种教育技术观的合理性及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取向应该是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行,我们越来越觉得,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呼唤人文主义精神走进语文课堂。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越来越重视人文主义精神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不断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我们该怎样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笔者认为主要通过阅读,因为语文就是通过  相似文献   

12.
虽然当今科学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科学的价值已为更多的人所承认,但是相对应的科学教育却大多仍停留在对科学现成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那种深沉的人文情怀。因此我们应当提倡一种新人文主义视野下的科学教育理念,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在传统的人文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传统的人文主义的演变发展及其与新人文主义教育观的辨析得出,新人文主义教育观更多的强调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所以新人文主义视野下的科学教育不仅是对传统人文主义科学教育的全面超越,而且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的内在统一,并由此开辟了人类理性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29个成员国和少数其他国家,启动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其目的是通过一套能够测量教育结果的国际教育指标和各国学生进行抽样测试所取得的结果,来描述各个国家的教育质量水平。这项成果能够反映:(1)学校教学努力的方向和课程的优势与劣势,是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2)什么样的教学体制和教学实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学校资源的质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它也能够为各国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文主义教育是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教育实例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性的涵义及人文主义发展历程的思考.作者试图探索人文主义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本文能成为教育者理解人文主义教育重要性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张夏法 《教师》2010,(30):120-121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怎样达到和谐统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了启示:教封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师生关系的人文主义方向:语文教育评价体系的人文主义方向。语文教育要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人文主义教育发展历程中处处闪耀着创新教育的智慧,人文主义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内容和师生关系上都对创新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许芹 《江苏教育》2014,(2):32-34
社会发展水平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尽快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国家既要大力普及大众教育,又要锐意推进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在内涵上是兼容并蓄的,在国家发展策略上是兼顾发展的,在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应该是并举推进的。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两翼齐飞是推进教育全面发展与优质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8.
谈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以反对神控制人为特色;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则以反对人控制人为主题,追求平等自由,从人权的角度关注个体;在现代社会,人文主义教育则反对拜物和拜金,呼唤人性的复归,尊重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嬗变的过程,以深化人们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第16届ISATT会议为写作缘由,结合会议内容,对西方人文主义取向的教师教育的演变、发展和挑战进行讨论。人文主义取向的教师教育核心在于强调教师在教学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关注教师的自我、身份和教师所处的各层次脉络,并主要以质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人文主义教师教育取向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在于:教师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人的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成就教师的卓越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与实践能力、有利于教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促进学校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应设法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注意更新教学内容,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