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提高课堂效率,在充分利用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心灵展开对话,去丰富人物的形象;细读品味文章的内容,走进人物的内心;抓住关键,把握重点,揣摩人物的心灵。课堂上不仅要帮助学生把握文本人物的内心,教师还要走进学生的心灵,适时进行情感教育。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有闭锁心理,因势利导敞开心扉,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打造轻松、活泼、有趣、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内里与人物心灵世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自主阅读方法,通过引领学生深层次阅读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本人物的心灵世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语文教师的舞台.炼就与展示语文教师教学功力的方式自然就是课堂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功力,要从解读文本与解读学生开始。解读文本与学生就是“走进”文本与“走进”学生。“走进”文本就是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即关注文本“说的是什么”、“怎样说”以及“为什么这样说”等问题:“走进”学生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即关注学生“需要学的是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得怎样”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言为心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玩味,跟文本角色对话,进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博大的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5.
群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必不可少。语文教学背景知识分为说明性背景知识、注释性背景知识和作家的相关文章三类。背景知识的呈现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涉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甚至鉴赏,只有将其融入文本,在整体与局部的共同观照下,定位准确,重点明确,时机合适,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领悟文本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一、注重以多种形式与文本对话,走进人物内心为了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刘老师采用了想象、表演、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如学习第12自然段的时候,要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回忆自己曾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睡着过,那样睡觉的感受怎样,让学生明白爸爸那样伏在  相似文献   

7.
《学周刊C版》2017,(13):138-139
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中存在一些误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师要教会学生找准文本解读的突破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文章标题、课文提示、课后练习、关键语句、文章结构、主要人物作为突破口进行阐释,就能让学生打开文本,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从而能提高课堂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8.
张杰 《陕西教育》2011,(4):24-24
文本阅读.是学生主体接受信息、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的主要学习行为。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在对话中深入文本.在实践中活用文本,从文本中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9.
借物喻人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表达线索、认知描述的事物、走进人物内心,从而让学生体悟感知文本的思想内涵,掌握文本的表达特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历史类文本。这类文本展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知历史故事的内涵,难以走进人物的内心,和人物产生共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循发展轨迹,再现历史;依托文本资源,明晰历史;激发学生意识,审视历史;拓展相应评论,拓展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历史类文本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1.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围绕文本解读展开教学设计,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基础和学习兴趣。教师走进文本、贴近生本展开设计,有意识地创设文本解读现场、规划文本解读路线、促进文本解读交流,都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启迪,以提升学生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标强调中学语文应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变被动接受性课堂为主动探究性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张扬个性、读活作品、品出境界,从而使探究性阅读与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实现双赢呢?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用求异思维对文本人物进行辩证评价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师要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使教学成为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探究前,教师提出具趣味性、适度性、循序性的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探究中,学生回答犯难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成功回答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呼唤全面发展、个性健康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引导他们走进文本,对话文本、作者,从而获得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童话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童话故事。教学童话类文本,教师要基于童话的特点,从情节、人物和情境三方面入手,着力引导学生理解童话的趣味性、言语特点和真实性,让学生走进童话故事,体会文本角色特点,领会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书里书外的生命息息相通呢?一句话,那就是入境。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进行情境的创设和"入境"的铺垫、引导及点拨,对学生心灵智慧进行启迪,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情感与思维向纵深发展,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郭仰全 《广西教育》2014,(25):43-43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教什么"与"怎样教"这二者是互相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实现对字词句段的大量阅读,为语言表达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如何让学生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语言表达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言语表达系统。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习得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自出名家名篇,其中的体栽、内容和创作手法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悉心揣摩作家的谋篇构段方式,感受作家语言的魅力。一、关注个性语言,尝试仿写名家作品通常展现出名家们个性化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还必须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文本人物作为语文教材中具有言语和情感等多重价值及魅力的独特存在,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学期,我们把教学研讨的目光投向了文本人物的教学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8.
朱新萍 《考试周刊》2012,(11):28-28
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能够走进文本,更好地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自主运用并创新。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是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是互相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教师要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慢慢走进文本;教师和学生对话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学生与学生对话时,教师要鼓励其合作,让学生的思维互相启发。  相似文献   

20.
正《卖炭翁》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中的一首。在教学《卖炭翁》时,我采用了"走进角色,解读文本"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还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经过实践,我发现该教学方法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也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某一类型的人物。"走进角色"是指在文本教学中,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亲密接触,抑或是将自己转换成作品中的人物,从而体验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经历,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达到解读文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