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年献词     
和谐源于内心。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和谐。只有内心和谐,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才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一个心理和谐的人,方能以博大的胸怀、健康的心态、慈善的眼光来认识世界,包容万物;只有内心和谐健康,方能真正实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2.
有序与混乱——网络空间的矛盾与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延伸,是对现实空间的虚拟,是现实空间的映射。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差异是导致网络信息传播中矛盾与冲突的根本原因。其矛盾与冲突表现在八个方面:网络开放性与网络安全性;信息主权与信息霸权;信息超载与信息短缺;信息污染与信息有效性,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信息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自由主义与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生活十最     
最大的收获——经验与教训。最大的美德——纯洁与忠诚。最大的苦恼——无知与空虚。最大的安慰——友谊与信任。最大的乐趣——探索与创造。最大的幸福——助人与献身。最大的财富——知识与时间。最大的聪明——认识自己。最大的愚蠢——欺骗自己。最大的耻辱——出卖灵魂。生活十最@吕希华 @宋清华  相似文献   

4.
图书分类法中的辩证法(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编制图书分类法过程中,遇到许多矛盾,其中有10种是比较重要的。即:分类与归类;整体与部分;概括与具体;一般与特殊;总论与专论;集中与分散;稳定与发展;交替与选择;规定与灵活;通用与专用。对于这些矛盾,必须通过辩证法,才能处理好。现在谈谈我们对这些矛盾的认识和具体处理方法。1分类与归类 分类与归类,是图书分类法中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所谓分类,即是划分。它是把属概念划分为若干种概念。在编制图书分类法时,为了建立图书分类体系,就采取由大到小,由上而下,…  相似文献   

5.
刘春霞 《图书馆界》2013,(6):25-27,84
对比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优劣,指出传统图书馆既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与母体,也是复合图书馆的形成基础。复合图书馆兼备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挖掘创新的功能与服务,兼具信息的真实与传播的高效,书库与数据库共享,阅览室与网络平台联袂,是新世纪图书馆存在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6.
科学理解与全面把握图书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性化服务的过程中,应该正确理解与把握人与物、人与技术的关系。读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关系,人性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仇和与媒体     
庄勇 《视听界》2011,(6):91-93
仇和在江苏宿迁工作了近10年,与媒体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关系。仇和与媒体,是执政党、政府与媒体之间高度重视与被重视,充分利用与发挥作用,寄予厚望与不辱使命,为民执政与充当桥梁,抓中心谋大局与服从中心、服务大局,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与当好先行、提供舆论支持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2,(1):55
当城市的增长更多地表现为品牌增长的时候,传递也就成为了一种传播。城市的建筑与街道、框架与色彩,城市的风俗与仪式、个性与精神,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古迹与名人,城市的问题与病症、困惑与焦虑等等,都成为传播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百宝箱记者的笔记本,应该是一个百宝箱。把你采撷来的——山花与野草,月华与星光,珍珠与贝壳,宝石与金刚,血滴与汗水,欢乐与悲伤……统统收藏起来,挑出最好的原料,创造发人深省的华章。  相似文献   

10.
心理沟通技巧在采访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过程,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过程。记者与采访对象沟通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因此,怎样与  相似文献   

11.
一、形与神 形,指人与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 神,指人与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 形与神,两者表里相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关于形与神的关系,古人有很多论述。 “形具而神生。”(荀卿) “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司马谈)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文学艺术是人与客观事物的文化载体。 新闻是人与客观事物的信息载体。 文艺写作与新闻写作,均应注意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书评     
本书是经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董国礼提议,由该系与其他高校几位从事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的志同道合者合作而成的。该书系统地论述了传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学派、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与人的社会化、传播与人际关系、传播和生活方式、传播与社会控制、传播与社会发展及传播与未来社会。是学习与研究传播学必读的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13.
何翀 《大观周刊》2011,(22):104-104
违宪与违宪审查理论在宪政理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笔者就违宪与违宪审查理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作了综述。辨析违宪与违法、违宪审查与司法审查、违宪审查与宪法诉讼及违宪审查与宪法监督等相关概念,揭示违宪与违宪审查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务两个方面着手,采用文献与数据分析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数据、法律规制、规划任务和统计指标四个维度,对档案开放利用词间的关联性,关联的方向、强度、影响,日后研究的要点与思路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档案开放与档案利用是两个相关但彼此独立的问题,两者间的相关性正向但强度一般,应当将档案开放和档案利用分别进行研究。研究档案开放时应当厘清有限与无限、理论与实际、主体与客体、开放与封闭、情报与档案的不同。研究档案利用时应当弄懂抽象与具体、馆藏与室藏、相关与无关、权属与需要、图书与档案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刘兵  陈明慧 《中国索引》2006,4(2):22-24
根据传统检索性期刊的现状与局限性,指出检索性期刊不应只限于传统的出版与发行,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检索性期刊的出版与发行应具有多元化,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它们的价值,才能发挥作用。文章探讨了检索性期刊多元化出版与发行内容与前景。同时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检索性期刊的开发与利用,必定会出现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分类法与主题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揭示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主要从分类法与主题法组织与揭示传统文献的优势出发,论述了分类与主题仍然适合组织与揭示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分类与主题在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中的特点及作用。最后提出了分类主题整体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性化:和谐图书馆建设的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波 《贵图学刊》2007,(2):8-9,30
和谐图书馆的构建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为读者而存在的,读者与图书馆和谐是图书馆和谐的最终目的。本文从管理者与馆员、读者与馆员、读者与学习环境、读者阅读与精神满足等和谐的人性化体现来谈读者与图书馆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曾艳兵的卡夫卡研究因为运用了“悟证”,从而打通了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生活,打通了异域与本土、过去与当下,打通了卡夫卡与曾艳兵、卡夫卡与读者、曾艳兵与读者。推而广之,文学研究有“悟证”更容易展示思想的深度和文字的温度。  相似文献   

19.
尹秋红 《大观周刊》2012,(21):15-16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本文主要论述五四期间,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创办进步报刊与多种宣传形式相结合以及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这四个方面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与传播。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与移动网络社交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交媒体以移动网络为载体,以人们的社会关系为纽带,以信息的即时交互为手段,正在改变着社会各行各业的生存与发展态势。新的社会与技术环境要求图书馆与移动网络社交媒体融合发展。本文分析与研究社交媒体与图书馆行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社交媒体图书馆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