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在报社得到全面的应用。在新闻、广告、发行、财务、资料、人事、办公等部门都实现了网络化和数据化。报社的工作已经驶入了信息高速公路的的快车道。因此,网络的安全、机器设备的安全、信息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生成,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了报社新闻传播功能体系。新媒体的出现弱化了以往报社新闻传播功能,同时也为报社新闻传播功能带来了革新机遇,实现了报社新闻传播形式、内容、功能的多元化,能够有力推进报社新闻传播信息的有效性。对此,本文在分析报社新闻传播现状、论述新媒体时代报社新闻传播优势的基础上,尝试研究新媒体时代报社新闻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韬奋基金会(常驻机构)和上海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劳动报社、青年报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上海首届新闻大特写征文评选活动即日开始征稿。自从1985年,青年报社首次推出大特写、广角镜新闻大特写这种样式以来,上海乃至全国诸多传播媒介先后采用这种新闻形式来丰富新闻体裁,沟通社会信息。新闻大特写抓住人们  相似文献   

4.
新闻制图是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图片进行的整合和编辑,它对新闻摄影来说有很多好处。首先,它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摄影记者没法及时到达新闻现场而漏掉图片的缺憾;其次,有些需要以形象的形式告诉受众的信息,但拍摄困难或不可能,代之以新闻制图:此外,通过制图的形式,表达编辑部或报社对  相似文献   

5.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为人们所普遍熟悉和接受,成为便捷地获取、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而一向视利用为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的档案部门,也无一例外地勇敢地进入了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咨询市场,力图登上信息高速公路,否则,将会有被信息社会淘汰的危险。在此种大环境下,作为档案门类之一的人事档案,就不得不抓紧时间考虑这样几个问题: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信息高速公路?又应如何成功“登路”?一、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指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人事档案进行…  相似文献   

6.
自从手机移动端成为民众获取新闻及各类生活信息的主要载体,其便捷性、即时性使得过去依靠其他载体,如电脑、纸张进行信息传播或内容展示的行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新闻对传播速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这种冲击对于媒体行业尤为严重。面对传播形式的根本性变革,作为媒体从业者中的中坚力量——报社新闻记者、编辑在融媒体时代所需要掌握的新职业技能与个人能力,将是过去纸质新闻时代所无法想象的。融媒体时代为社会大众创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新闻阅读世界,这同时要求报社采编人员必须加快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并且做好面对不断快速变化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全面准备。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融媒体时代报社新闻采编所面临的挑战,与其需要提升的职业技能和个人能力,来论述具体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7.
路鹃 《新闻爱好者》2004,(12):32-32
电子报纸的出现,不再需要众多人集中在报社里每天紧张而忙碌地编辑,印刷几十万、上百万份报纸,再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和人力送到千家万户,只需报社将各种信息输入“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网就大功告成。  相似文献   

8.
现在,新闻界在谈论新闻改革时,都认为新闻观念的改变必须先行;而列举需要改变的新闻观念时,则又无不提到信息观念。那末,信息观念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同时,增强信息观念将会对新闻改革产生一些什么影响呢?对此,我想根据信息论的原理,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一次初步探讨,以就敬于广大读者。这十个方面是:新闻信息资源观、新闻信息服务观、新闻信息美学观、新闻信息纵横观、新闻信息预测观、新闻信息价值观、新闻信息新鲜观、新闻信息扩充观、新闻信息浓缩观、新闻信息反馈观。现分别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志安 《新闻大学》2007,(4):108-115
【访谈实录】真相不足,需要通过报告文学来弥补张志安(以下简称"张"):记者和作家两个身份,您会把哪一个放在前面?为什么?卢跃刚[1](以下简称"卢"):记者。就传播信息以及表达自己的价值、理念而言,当然是记者在前,虽然记者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当作家和我的经历有关。80年代,虚构和非虚构的东西我都写,写了很多报告文学和非新闻类作品。1986年,我以小说家的身份进入报社后,还在写先锋小说,但一年以后,我就转型了。因为见证了大量中国的现实,但不能都通过新闻的形式报  相似文献   

10.
每年寒暑假,在报社实习,见习的大学生就会多起来.如何做新闻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记者,是他们经常咨询的一个问题.怎样找选题?找好选题后,怎样完成采访任务?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后,如何写稿?稿子写完后,还需要注意哪些?稿子见报后,是否需要再去留心学习浏览?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与有兴趣的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网络新闻也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新闻形式。在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新闻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网上防不胜防的虚假新闻。在《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2001年十大假新闻”中,竟有六条假新闻的始作俑者是网络媒体,而十大假新闻都无一例外地在网上广为传播。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为何虚假新闻在网上“长盛不衰”呢?究其主要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12.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新闻策划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并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有了好的新闻策划,新闻才会变得精彩,新闻策划已广泛应用在新闻的传播实践中,因此许多媒体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来抓。近几年,民生问题引起人们高度注意,民生问题的报道散布于大街小巷。民生新闻应怎样策划才能更加贴近生活,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策划的重点以及策划的误区是什么?本文从话题的设置、采访的思路、报道的形式、策划的团队、策划误区的避免五个方面的策略来探讨提高民生新闻的策划能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高速公路与家庭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高速公路与家庭信息化,好比高速公路与汽车和所载货物一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在通信、计算机产业和电视广播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么,信息高速公路和家庭信息化到底将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到底会把我们带向何方?一.信息高速公路与国家 信息基础结构 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政府于1993年9月提出“国家  相似文献   

14.
王坚 《网络传播》2004,(8):41-42
人们需要新闻,但更需要对新闻的观点。新闻评论正是体现观点的重要形式。新闻告诉人们“是什么”,而评论则告诉人们“为什么”。只有重视并搞好新闻评论,新闻网站方能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受众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新闻网站在发展网上新闻评论时应该遵循何种规律、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报业照片档案除了少部分来源于报社内部活动外,主要来源于新闻照片。报业照片档案的管理,主要是新闻照片档案的管理。报业新闻照片档案,是由新闻记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新闻照片转化而来的。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照片,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形象性、纪实性特点,是现实活动的真实纪录。它以其特有的新闻性,通过报道向社会发布新闻、传递信息,满足人们一定时间内信息交流的需要后,其社会新闻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但新闻照片特有的形象性、纪实性特点却留下事物瞬间活动的永恒证据,具有依据凭证作用和献史料价值,是人们今后编史修志、宣传教育的重要史料,也是报社进行阶段回顾性宣传报道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是报业照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业档案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正> 国际新闻界普遍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提高,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要求新闻表现形式多媒体化,以此来改变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单一的新闻信息服务形式,发展越来越深受社会欢迎的多媒体新闻。因此,新闻媒体需要制订一套新闻工业标准,实现多媒体新闻信息的可行性、长久性、共享性和高效性。路透社率先研制了适用西方世界的新闻工业标准,并得到了美联  相似文献   

17.
面对“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和“多媒体”时代。有的新闻研究者惊呼,在不久的将来,记者将变成“泡沫”——如同海的女儿在太阳出来时变成泡沫——记者这个职业将消失,新闻媒体将被取代。事实真的会这样吗?“信息高速公路”难道就是新闻业最后的晚餐吗?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aperHighways)是一个俗称,它实际上指美国克林顿总统就职后,1993年9月15日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NII),即在全美进行计算机联网,普及计算机,实现信息共享。这将大大加快信息的传递交流。如果文字、图像以光速运行,那地球的距离就变得毫无意义。它将促进社会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将改变整个人类社会。而更令人惊叹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处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每天都需要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这也就要求新闻媒介提高传播信息的时效和密度。“标题新闻”正是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兴起的一种新闻形式。什么是“标题新闻”?简言之,就是以标题形式发布的新闻。其主要特点是简洁凝练,概括性强,在简短的文字中容纳较多的新闻信息,报道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迅速而一目了然。由于它有上述特点,近年来已为各类报纸广泛采用。如《中国青年报》第一版开辟了“标题新闻”专栏;《人民日报》的“一句话快讯”也属“标题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信息封锁是可怕的,但信息虚假同样是可怕的。封锁使人们无知无畏。虚假使人们不知所措。因此,如何规范(特别是通过自律)自媒体形式的、面向社会公众的新闻发布,是一个非常需要关注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报纸和读者对新闻图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不新、题材狭窄、形式单调、缺乏创新的新闻图片已难以被人们接受。那么,如何才能拍到更多的题材新颖、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呢?我们不妨从更新思维方式上作些探索。 一、用动态式思维去发现新闻。所谓动态的思维方式,就是保持动态的状态,多角度地去关注、捕捉新闻现象。如一些敬业的同行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在接到新闻信息后,总是提前半小时到达新闻事件现场,而晚半小时离开。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后,用动态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新闻、提练新闻,拍摄与众不同的精彩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