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治《汉中府志》是清初汉中府知府、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冯达道主持纂修的一部志书,成书于顺治十三年(1656),记述了上起远古,下迄清顺治年间汉中的建置沿革、政治兴衰、权力更替、经济演进、社会发展和人文变迁,留下了明末清初社会变革的印记,是一卷重要的历史档案和地方文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汉中府知府滕天绶主修《汉...  相似文献   

2.
顺治年间设关榷税档案选(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户部尚书车克等题为清查福建关税银两事本 顺治十三年九月初八日 少傅兼太子太傅·内翰林秘书院大学士管户部尚书事臣车克等谨题,为清查关税银两,具疏报明,仰候睿裁事。 福建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户科抄出,钦差提督军务·巡抚福建等处地方·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今告病臣宜永贵题前事内称:顺治十三年六月初十日,据福建布政使  相似文献   

3.
这组史料选自馆藏内阁全宗的正黄旗汉军《兵备记略》档册,其中反映了顺治十二、十三年间,郑成功的武装在福建与清军激战的详情及清军固守福州的措施,可供研究郑成功抗清斗争参考。  相似文献   

4.
奏折又称折子,奏贴,折奏。现有的文献关于奏折较早的记载应属顺治朝大臣王熙在自撰的年谱。顺治十三年六月及后来对文书制度的改革都可以看出奏折的雏形。所以笔者认为,奏折产生于顺治朝,丰富于康熙朝,成制于雍正朝,完善于乾隆朝,以后随着清王朝的破败,也逐步走向衰落。从内容上看奏折是奏本与题本的结合体,而究其名字的来源笔者认为庄吉发教授的观点很有道理,他认为是缘于奏本和“折子”经常合为一体用来奏事,久而久之演变而来。奏折的产生如上所述,那么奏折制度这一约束客体的形制的产生当然也不会太晚,最晚不会晚于顺治末年。奏折制度经…  相似文献   

5.
千佛庵坐落在山西隰县县城西北一华里处的凤凰山巅,寺院从明万历四十年前后开始募建,崇祯二年(1629)创建正殿,崇祯十七年(1644)大殿落成。但此时全部工程尚未结束,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工程暂时停顿下来。清顺治八年(1651)至十三年(1656)间,建设又重新开始,一些次要建筑陆续完工。这期间还完成了庵内各种塑像的塑绘。现在寺院的格局和一应设施就是在此时奠定的。寺院分为上下两层院落,下院的主体建筑为砖券无梁殿,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三辑,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本辑史料有六个题目:1.顺洽元年六月至顺治二年九月的《顺治初年笼络汉族官绅史料》;2.顺治八年至十一年间《顺洽亲政后汉官被劾案》;3.乾隆四年至十二年间《乾隆初年准噶尔遣使进藏熬茶史料》;4.《乾隆十二年安邑万泉聚众抗粮案》;5.《光绪二十四年涡阳起义》;6.光绪三十一年《清廷收抚冯麟阁史料》。另外还发表了《清代历史档案名称简  相似文献   

7.
冯铨被劾案     
冯铨,字振鹭,顺天涿州人。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检讨,累迁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为魏志贤党羽。崇祯帝诛魏忠贤后,论杖徒,赎为民。清顺治元年,摄政王以书征聘,冯铨闻命即至,仍用为大学士,入内院佐理机务,为多尔衮宠信。顺治二年,吴达、李森先等科道官交章参劾冯铨父子揽权行私,招摇纳贿,并追论其在明朝党附魏忠贤,残害忠良,通贿谋逆,请戮之于市,颁告天下。多尔衮以所劾俱无实迹,将科道诸官申斥处分。顺治八年福临亲政后,以冯铨先经科道纠参,乃隐忍居官,毫无建白,命致仕。顺治十年又以冯铨博洽谙练,特召再用。顺治十三年以年迈解院事,加升太子太保兼太子太师致仕,仍留左右以备顾问。鉴于当前史学界深感研究冯铨其人的史料很少,现将我馆《宫中杂件》中所存吴达等人参劾冯铨的部分题本及顺治谕旨发表,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清代为管理皇帝、后妃与宫中其他皇室成员等人的饮食以及典礼筵宴等事务,在内务府下设立了专门的机构.顺治初年称为茶房、膳房,乾隆十三年(1748年)合并为御膳房,其长官为管理事务大臣,由皇帝于王、大臣内特简.  相似文献   

9.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古代战略位置重要.1912年以前,南阳共修县志四种,分别为明《(万历)南阳县志》、清《(顺治)南阳县志》《(康熙)南阳县志》和《(光绪)南阳县志》,其中万历、顺治时期所修县志现均已亡佚.本文从编修者、编修时间及内容等方面对亡佚旧志进行考证.《(万历)南阳县志》由隆庆辛未(五年,1571年)科进士程逊于万历三年(1575年)编修,虽内容简略且未加“旁搜远稽”,但该志创修之功不可没.《(顺治)南阳县志》由崇祯己卯(十二年,1639年)科举人李本泽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十六年(1659年)编修完成,其中部分内容可能触犯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玉牒     
王澈  霍华 《历史档案》2004,(2):F003-F003
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族谱,也是中国现存的系统的皇族家谱。顺治十二年(1655年),专门掌管爱新觉罗家族事务的宗人府会同内国史院、礼部开始纂修玉牒。十三年,开设玉牒馆,并规定,每十年开馆一次,玉牒修成后闭馆。每届开馆之  相似文献   

11.
胡祥雨 《历史档案》2017,(4):100-106
新发现的吴达海揭帖可以确证吴达海曾为《顺治律》上请御制序,而且上请时间是在顺治三年正月而非五月。清廷在顺治三年对修律宗旨作了改变。吴达海在顺治三年正月所呈律典与顺治四年颁布的《顺治律》是不同修律宗旨下的产物。前者参酌满、汉,后者则基本复制明律。修律宗旨的变化是《顺治律》御制序成于三年五月而《顺治律》颁布却在四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秦国经、邹爱莲、高换婷编著的《御笔诏令说清史》一书,近日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清朝自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开始,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照、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到宣统,共十三朝、十二帝。在长达近三百年的兴、盛、衰、亡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发现的吴达海揭帖可以确证吴达海曾为《顺治律》上请御制序,而且上请时间是在顺治三年正月而非五月。清廷在顺治三年对修律宗旨作了改变。吴达海在顺治三年正月所呈律典与顺治四年颁布的《顺治律》是不同修律宗旨下的产物。前者参酌满、汉,后者则基本复制明律。修律宗旨的变化是《顺治律》御制序成于三年五月而《顺治律》颁布却在四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它们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这六朝。早在清代初年,北京城内就有以私人名义从事抄报活动的人。他们多数是衙门中的低级胥吏,本职工作之余,以刊刻抄发邸报作为自己的副业。见于文献记载的顺治年间的吏科书办茅万懋,就是其中的一个。顺治十三年,他因冯应京伪造御批案受到牵连,在刑部受到审讯时,曾自称:“我是刻报营生之人”,并且说过“这刻发报生意,原不能尽行刻发,冯应京既说是旧本的事,故此不曾问他,就刻发了”等之类的话。可见当时确已有人以刻发报纸为营生。他们所  相似文献   

15.
丁耀亢今存所著《丁野鹤集》,康熙刻本,内载《化人游词曲》一卷、《赤松游传奇》三卷、《杨忠愍蚺蛇胆表忠记》二卷、《西湖扇传奇》二卷,皆戏曲著作。单行本有《新修杨忠愍蚺蛇胆表忠记》二卷,顺治十三年写刻本,《中国书店三十年所收善本书目》著录。其子慎行跋《西湖扇》,称其父另有《非非梦》、《星汉槎》传奇,并已刊行。此二种剧作,今未见有书传世。耀亢字西生,号野鹤,晚号木鸡道人,或署紫阳道人,山东诸城人。顺治中由贡生官惠安知县。与董其昌、锺羽正、龚鼎孳  相似文献   

16.
奏折是清代专有的一种文书。又称折子、奏贴或折奏。因以折本缮写而得名。其特点是无官印。奏折之称最早是于顺治十三年,最初仅限于皇帝指定的少数亲信官员,后雍正皇帝即位后扩大了使用范围,除了康熙时期有奏事权的地方的将军、督抚、提督和中央的大学士尚书等人外,一些翰林、科道甚至地方上低微之员亦允许上奏折。  相似文献   

17.
奏折也称"奏贴"、"折子"、"小折"等.最初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陈事务的一种机密文书.奏折一词最早见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上谕,但作为臣僚上奏的机密文书,则使用于康熙年间.当时,拥有这种密奏特权的只限于少数亲信官员,例如江宁巡抚宋荦在康熙四十二年以前,所有密奏只能通过品秩比他低得多的李煦转奏.  相似文献   

18.
本刊上期发表了顺治十一年科举题本,为使读者得以全面了解顺治朝开科取士的情况,现将馆藏顺治朝题本中,有关科举制度方面的题本选出,予以公布,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房产档案馆,位于华侨路52号,管理南京市辖10个区的房屋权属档案(即产权档案,1987年前包括土地权属档案),隶属于南京市房屋产权市场处。现有档案人员61人,其中女职工52人;馆藏档案250万卷,包括明清顺治以来历代房地产契纸,民国时期地政档案,三十年代的珍贵地籍图2套、地籍册1套。  相似文献   

20.
清代从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止,258年间共开科112次,取状元114名(顺治九年与顺治十二年的两科,满、汉分榜各取2名)。其中仅山东就有21人,而清朝开国后的第一位状元则是山东聊城的傅以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