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按时间顺序对欧美体育哲学和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梳理,认为欧美体育哲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体育哲学的研究从初期的以“体育、游戏、玩耍”为主题的存在论研究向以伦理学和美学为主的价值论方向发展,体育伦理学的研究从初期关注体育活动中的基础理论的探讨和建构向兴奋剂、公平公正、体育暴力等多种多样的主题讨论发展,近年来体育实践和德性伦理的研究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欧美关于体育哲学及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全面且深入,引领着未来体育哲学的发展方向,对其加以梳理分析,有助于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合理借鉴。  相似文献   

2.
现代体育形成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为现代体育于18世纪之际在西欧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中,在哲学和思想观念上由以上帝即神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近代实验科学体系的形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现代国家与公民意识的出现,以及体育活动自身的组织化、规范化趋势,是现代体育赖以形成和发展的5个必要前提。对体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行科学的研究,对促进我国体育进一步实现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体育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指标之一。从生态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对体育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作用和“体育生态危机”与“体育生态革命”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体育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是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而体育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树立生态哲学的世界观,以生态伦理学理论为方法、生态道德为途径,加大体育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促进体育自然生态建设和体育绿色技术建设,通过政府行为和社会的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4.
对体育哲学精神范畴的文化阐释之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运动源远流长,对体育哲学的文化研究亦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从人类社会最初的生存行为逐渐变成社会文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体育哲学从文化的角度:1)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体育文化渊源;2)国外人文哲学中的体育思想文化渊源;3)体育的哲学文化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需要异质文化的支持,作为异于西方文化又具有浓郁生态学特质的庄子哲学与此要求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立场阐释了庄子哲学与生态哲学尤其是与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契合,但总体上看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分析、探讨国外生态哲学、庄子哲学以及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生态体育城市"进行了引入与探讨,认为生态体育城市是生态体育、生态城市和体育城市三个上位概念的聚合.生态体育城市的建设契合了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基本国策,有利于促进体育生态本源的回归,对城市的发展和市民幸福感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建立了融"生态体育资源"、"资源单位"、"体育治理"、"结果评价"、"制度建设"、"用户享用"于一体的基本分析模型.并指出主体的生态体育意识薄弱、体育内部生态的发展失衡、城市生态体育资源的不足等是制约生态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自然资源驱动、城市交通驱动、传统文化驱动、体育科技驱动的生态体育建设模式.并提出了"公众生态体育意识的培养"、"生态体育资源的整体规划"、"体育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建立与完善"、"畅通市民体育需求通道,搭建市民参与机制"等生态体育城市建设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需要异质文化的支持,作为异于西方文化又具有浓郁生态学特质的庄子哲学与此要求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立场阐释了庄子哲学与生态哲学尤其是与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契合,但总体上看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基于此分析国内生态哲学、庄子哲学以及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命哲学的思想,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进行了阐释,对体育教育现实中生命的异化与失落、控制与约束,以及体育教育价值的外在诉求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从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个体的生命体验、超功利的体育教学理念等方面提出了重构我国体育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近来在体育学研究中人文学一再被强调的时候,体育哲学反而渐渐凸显出其自身的重要性.拟就韩国体育哲学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作一简要概括并深入剖析其主要特征,特别指出西方体育哲学的影响和东方体育哲学形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一分析不仅阐明了未来韩国体育哲学的性质应以东方"身心一元论"价值观为中心予以展开探究的必要性,而且主张现代社会有必要恢复以"身心观"和"修养论"为核心内容的东方体育哲学的主体地位.梳理韩国体育哲学的形成过程和展望韩国体育哲学的未来走势,旨在为处于起步中的中国体育哲学研究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 ,阐述了大学体育与人才培养诸多成因的辩证关系 ,提出了体育哲学的概念 ,并对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剖析 ,对进一步摆正体育在教育和社会中的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从生态学和环境学的视角阐述生态体育的内涵、揭示生态体育的特点,提出生态体育的环境体系构建,为研究体育与自然、与社会、与人自身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原生态的角度对舟山群岛渔村民俗体育进行分类,并对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按载体可分为"船上类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海泳类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滨海类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海岛民间乐舞类"和"海岛儿童民俗游戏".涉海性、原真性、行业劳作性、交融性、依附性、功利性等是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将媒介生态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方面的分析。基于当代人“媒介化生存”的社会现实以及传媒的文化影响,对媒介生态学介入相关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学理性分析,进而阐释了媒介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生与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构建策略。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失范,归根到底在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失衡,媒介体育的信息偏向与符号权利表达与体育文化传媒化、同质化现象互构同生,而媒介体育符号消费的市场逻辑导致的体育文化娱乐化和碎片化也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现实表征。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兼顾市场性与公益性,通过实施审慎的自由与文化保护策略,打造多样的文化传播形态与多元的媒介生态位,推动媒介文化传播的本土性与国际性有效契合。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阐述了文化生态学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的内涵和层次,对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和构想,对维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平衡和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原生态"价值取向与高校体育的"善本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引领文化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体育,是高校体育的责任,也是高校体育的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由于民族"原生态"体育具有自然性、内生性、地方性、民间性、永恒性等基本特性,是我国高校体育"再造"的"善本"资源,当代高校体育的再造不宜模式化,迅速模式化之后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文化多元的泯灭,文化生命力的消失."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应重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而创新至少应当循着两种发展思路与方向:一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融入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反映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的复杂性;另一个则是以原生态的赤子之心,还原生态的赤子之体.如果将这两种思路与方向融为一体, "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善本再造",将促使我国高校体育呈现中西体育文化珠联璧合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而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来源于习近平丰富的哲学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及国际视野的大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体育强国、推进体育改革、体育价值、体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长期坚持的指引方向与理论先导,是对新时代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创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充分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即整体到部分的科学的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及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观、价值观、全面发展观等诸多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体育公平竞争原则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竞争是体育的灵魂,从哲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第一,体育公平竞争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第二,实事求是是体育公平竞争的基础;第三,要把握体育中技术运用的度,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第四,体育竞争中公平与不公平的斗争是长期的。通过解读,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维护这一原则,从而促进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体育经济及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国我目前体育经济及人才的现状分析,并与外国进行体育经济及人才对比,提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现状,转变观念,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前提; 体育经济改革的核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育经济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是国内的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改革战略目标,调整我国培养体育人才的机制是体育经济改革中心环节,健全体育经济的法律法规是市场体育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卫生与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卫生与安全是科学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依据幼儿身、心处于“稚嫩”的阶段以及运动经验缺乏等特点,教师应加强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卫生与监督,预防幼儿运动中的各种损伤,并对幼儿从小进行安全教育与保护,使幼儿逐渐形成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避免和减少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体育含义的变迁及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发现,体育的内涵随着体育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深入而发生着改变;人们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受制于具体的社会背景条件和体育实践的发展水平,因此研究体育概念要首先确定明确的研究背景和前提;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方式之教育认识形成的直接动力来自于学校的发展和学校体育的发展,因而不能否定如今已高度大众化的体育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关于体育之教育内涵的认识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色彩,在其揭示体育的本质内涵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