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成果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关于文学教育思想、文学教育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构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背景,整体感知文学作品;鉴赏要以文学作品为范例,以文学史为线索;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等是培养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肖冬云 《文教资料》2008,(35):107-108
本文作者从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文学文本阅读题中得到启示.认为语文教师应加强文学文学经典的阅读引导,让学生接受更多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更新作文理念,让学生完成独特精神文化和健康人格的自我塑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学生能力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文学教育应该和语文教学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通常是被割裂的,出现轻视文学教育、重视语文教学的现象,此种做法既影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也削弱学生语文能力。假如将文学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能更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强语文教学水平。基于目前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让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将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鉴赏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一个方面,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以及其他方面能力等也有着很大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文学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现状,然后探讨了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刘璇 《知识文库》2023,(21):9-12
<正>文学赏析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让学生从文本阅读和鉴赏中获取美感、提升审美能力的过程。在小学阶段,进行文学赏析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文学有基础的理解和认知。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赏析内容,分析其意义,探究如何有效地进行文学赏析教育,以及如何评价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研究文学赏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寻求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应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学生语文素质为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应着力启发学生的心智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不同 ,不能过多纠缠于语言文学和篇章结构。而应当注重文学性 ,培养学生的文学认识能力 ;注重综合性 ,加强文史哲的交叉 ;注意开放性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注重互动性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7.
段庆阳 《学周刊C版》2020,(11):119-1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视,使语文教学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加大学生对于名家名篇的朗读与背诵,强化积累;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为写作积累素材;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丰富学生文学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视,使语文教学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加大学生对于名家名篇的朗读与背诵,强化积累;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为写作积累素材;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丰富学生文学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汉语言文学作为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奠定了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保证汉语言文学教学价值的发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重视文学素养的熏陶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在目前教育体制下,更应重视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有助于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中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课本为依托,以课堂为阵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拓宽学生视野,积极开展文学活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作为真实而有意义的外语教学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选用满足学生需要的文学作品能促进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论郁达夫的语言学习天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是一位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天才。首先是语言学习的天才,像他那样精通多门外语的语言天才实属罕见,他驾驭了文字,把握住了古今中外语言文字的感觉,最终驾驭了文学,成为具备特殊文学感觉的一代文学巨匠。同时,郁达夫的外语学习体验也可以给当今的教育及学子们以某些方面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有着负面影响,可以作为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个体差异因素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提出了在课堂中降低焦虑、优化教学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语言环境对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如何就目前的条件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四点建议,若能实施,无疑将对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彦 《海外英语》2014,(8):285-289
Over the past decades,Chinese students have employed various methods with a large amount of time and enormous efforts on learning English.However,the result is still far from satisfaction.Therefore,how to learn English more effectively in the classroom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not only for students,but also for teachers and linguists.This paper consists of two sections,and each section has the same three topics,exploring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ssues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my personal English learning context in China.Hopefully,it can help Chinese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me common issues related to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深入,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多样化。文章从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的发展、构成入手,深入阐述其强大的教学功能及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优势及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线语言学习作为外语学习的一种趋势,扩大了学生对教师、对课程、对时空的选择范围,这种不同于传统授课模式的学习方式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对在线语言学习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时下流行的在线学习方式(包括在线语言学习教程、语言学习智能系统、语言学习游戏、移动语言学习和网络沟通五个方面)逐一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阐述儿童习得语言的外部环境是自然的,而学生的外语学习则是一种非自然活动。探讨把一些语言习得经验迁移到外语教学活动中,以改良外语教与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和学习中,外国文学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常受到质疑。究其原因,这首先是受学习内容的客观浅泛性和接受者的主观功利思想的影响;其次是对文学范畴的误读;同时,外语教师对文学文本的驾驭能力也影响着文学的语言教学利用效果。以上因素影响了人们对文学的语言学习利用价值的客观评价。对此问题的澄清,有利于开拓更多有效的语言学习途径,促进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都必须依靠课堂语言。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及其运用的质量,决定了学生自信的建立、潜能的发挥。对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教师对课堂评价语言应用的意识,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