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催化剂。品德教学只有触动了学生的情感,才有利于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呈现出勃勃生机。在情感流动的品德课堂上,生成的是学生的幸福感、成就感,构建的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和谐情,充满的是求真、向善、爱美的真性情。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较多的是受外界情感的影响,促使自己内部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  相似文献   

4.
张迎芬 《科教文汇》2009,(32):218-218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课堂,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注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协调。课堂上要求关注学生知识达成的过程,还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使"知""智"交融,"知""情"相通,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雪 《中国科技纵横》2009,(11):246-246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班主任老师在这方面责任重大,如何让学生正确的成长,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本文力图通过自己当班主任的亲身感受和实际案例,从“以情动人,以情导行,以情促知”几方面诠释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告诫我们要讲究教育过程中的“情”的艺术,注重学生的情感,“爱”生“知”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深情”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童燕琴 《科教文汇》2009,(5):133-133
情感因素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以往重知轻情的策略,重视情感教学,采取下列对策: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推行合作学习,创造激发积极情感的环境;抑制受挫感,让学生经常有成功的体验;适时改变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课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塑造大学生高尚人文精神的巨大使命,语文教学实践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重大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利用教材、课堂,以及学生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做好对知、情、意的把握,以达到对大学生智力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学的主旨就是让课堂融入一定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以境育情、以情育情、以行育情,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和教学目标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学习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交融统一的过程。本文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沟通师生情感、运用积极评价调节情绪等四个方面阐述,以情载知、以情增智,指出培养情绪智力对于推动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情感领域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1.
学习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交融统一的过程.本文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沟通师生情感、运用积极评价调节情绪等四个方面阐述,以情载知、以情增智,指出培养情绪智力对于推动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交融统一的过程.本文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沟通师生情感、运用积极评价调节情绪等四个方面阐述,以情载知、以情增智,指出培养情绪智力对于推动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一鸣  李广 《科教文汇》2007,(10X):48-48
学习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交融统一的过程。本文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沟通师生情感、运用积极评价调节情绪等四个方面阐述,以情载知、以情增智,指出培养情绪智力对于推动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兰英 《科教文汇》2007,(3X):136-13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情感领域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5.
林萍 《科教文汇》2009,(26):17-17
在现今的学校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状况,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效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高度重视了这一问题。在确立的“三维目标”中,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优先目标。政治教学应加强情感教学,加强对学生健康积极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三维"尺度,其中,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述更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这对语文最富于人文气息的学科及其教学提出了迫切要求,孔子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即情也,道出了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积极从"情"字上作文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达到文道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借助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灵性,以情育人。  相似文献   

17.
情感性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上课时要使自己的“情”与课文的“情”融为一体,并把这种情传导给学生,激起他们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声情并貌的描述、情感真挚的朗读、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的鼓舞和情感的激励。这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就要求在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精心地导入,适时地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发挥恰当的幽默,让生物学习充满"情"与"趣"。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学中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触及学生灵魂,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本文提出了关注学生情感的重更性,阐述了尊重学生的情感的方式方法,并给出了激励学生情感的具体措.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重视道德情感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并将知、情、意、行四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