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建芹 《大观周刊》2012,(13):125-125
学困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知识基础及不同的学习态度、个性特点,要转化他们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施与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并多给后进生一份关爱,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困生昂首跨入先进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2.
曹丽丛 《大观周刊》2012,(23):115-116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相同的感受,孩子低年级时成绩还挺不错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级的升高,知识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开始走下坡路,出现学困生了。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对症下药,褒贬兼备,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解脱学困生的心理困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余焕红 《大观周刊》2011,(41):103-103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班委是核心,对于班主任来说,班干部是左右手,因此,班干部的培养是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进行工作方法的指导,团队精神的培养,同时要信任、关爱每个班干部,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赵国敏 《大观周刊》2012,(27):177-178
新的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一个家庭希望的寄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里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对孩子的呵护和关爱已经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儿童在家里为我独尊,自私自利,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聋哑儿童亦是如此,有的因为家长觉的他们更需要人的照顾和呵护,而倍加宠爱,致使他们十分任性,不听管教;有的因为家长的忽视,冷落而产生自卑自闭心理。这些都是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因此种种问题的出现,对现代教育来说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许家武 《大观周刊》2012,(2):184-184
在乡镇中学,学困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生”,一般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在乡镇中学,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上是弱势群体,这就要求我们乡镇中学的英语教师对学困生要更多的关爱,转变作风,深入了解学困生,深入研究学困生。更要深入研究学困生的英语教学。下面我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对乡镇中学学困生的英语教学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董巍 《大观周刊》2012,(51):254-25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孩子缺乏爱心,表现出自私、狭隘、霸道、脆弱、敏感、任性等性格。因此,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尤其是幼儿园更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掉到地上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当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们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  相似文献   

8.
甄军辉 《大观周刊》2012,(29):255-255
英语教学在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困扰着一大批学生,好多学生都倒在了英语上,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其中一项任务。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找到学好英语的动力,取得好成绩。本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近几年来,学困生有上升的趋势。为提高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采用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9.
走进金辅中家,先看到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鞋排满门厅的鞋架,一下子就告诉来客,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家。“加上我们两口子,我家一共22个‘孩子’。”正在忙着教孩子们练琴的“金爸爸”自豪地说。20个孩子曾有20段不幸的经历,他们都是孤儿;现在,20个孩子正幸福地成长,他们都有一个“金爸爸”。  相似文献   

10.
王珏 《出版参考》2007,(3):53-53
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学,上好学,读好书。可是,我们似乎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城市。投向那些乖巧、优秀的孩子们。这一次。董宏猷推出的新作“胖叔叔”系列,却关注到了另一群被遗忘的孩子们。他们身在农村。是学校、家长们最头痛的差生,慢班的学生。当“平等教育”的梦想照耀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们想说的太多。  相似文献   

11.
白向锋 《大观周刊》2011,(18):73-73
任何一所高中学校.都有学困生,而且占一定的比例。在教学工作中,如何使优生、弱差生在一起成长,生活、学习是每一位老师重视的事情。而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上先天智力不全、后天智力不够等因素,都造成了弱差生的出现。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带过在他人眼中所谓的“差班”和“差生”,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切说服和教育的方法都暂时无济于事时.如何来改变这些孩子.让所有的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我们无法推卸的责任.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刘敏 《大观周刊》2011,(21):117-117
“学困生”问题是每一个学校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的一个难题。本文从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学日生”形成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教师和社会方面提出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和改变方案,以实现中学“学困生”的教育转化。  相似文献   

13.
儿童节目的受众是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上升阶段的孩子。他们好学好问好动,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年龄特征。儿童节目主持人要把握住孩子们的特点,融洽地和他们交流及沟通,准确传达节目意图,最终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必须掌握并运用好对象策略、角色策略以及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14.
校长的饭碗     
滕好栋 《大观周刊》2012,(47):283-283
关心每一位孩子是老师的职责。在学习上要关注,在生活上要关爱。校长的饭碗是沉甸甸的,其中的意义是深刻地。  相似文献   

15.
张丽红 《大观周刊》2012,(35):333-333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不分成绩优差,要立足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用爱走进学生的心灵吧,让每一个鲜花般的生命都沐浴爱的阳光,让每一个孩子脸上都绽放着春天般灿烂的笑容。  相似文献   

16.
文蓉 《大观周刊》2011,(18):193-193
我们都知道汉语拼音的学习对我们的一生至关重要。它是识字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工具,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一把钥匙。因此学好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而汉语拼音的学习对七、八岁的孩子来说,选择适宜儿童的生动有趣的方法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学好拼音。  相似文献   

17.
李传军  吴作琴 《大观周刊》2012,(10):133-13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困生”转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广大教师已经从不同角度探索出很多可行的转化措施,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开展。但本人觉得,在教育应张扬学生有个性、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采用鼓励表扬方式,来引导促进“学困生”的成长,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要让阳光哺育每一个学生们快乐地成长,就需要有六个“心”。  相似文献   

18.
曹海娈 《大观周刊》2012,(31):215-215
“爱心教育”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以大爱的心胸去美爱学生,体会学生的思想,感受他们的内心.给教育插上爱的翅膀.让爱洒满学生的心田,让爱与学生同在,让爱与教育同在,哪里有教育哪里就充满爱。通过关爱一个学生.改变学生的一生,让爱心在每个学生身上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人的诸如道德品质、智力、身体状况、礼仪社交、劳动观念等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都知道“天才的婴儿落地,第一声啼哭不是诗句”,同样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每个人的成长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便是父母。从孩子哇哇落地起,父母就要在各方面充当孩子的启蒙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教育他们,才能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由俞润生和陈建斌编著的《家庭教育成败百例析》,将为广大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李成锡 《兰台世界》2001,(12):10-11
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不符合的就要实事求是地纠正。”这就为我们开展工作制定了一把标尺。这把标尺很简明,也很适用,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对于我们每个部门的工作,每个岗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