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特困生"心理贫困"问题与成才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解决高职特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职特困生资助和成才保障体系,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教育并完善心理咨询体系。  相似文献   

2.
特困生现象的出现,引起了政府和学校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通过各项措施,基本保证了特困生不因贫困而辍学.但特困生心理上的贫困现象却重视不够.本文就特困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350名学生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占抽查学生总数的42%,特困生占抽查学生总数的33%;女特困生比例略高于男特困生;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比例是来自城镇贫困学生的3倍。极少数贫困学生家庭贫困是由于家庭各种不幸、父母身体不好或年龄过大造成,大部分是由于家庭处在贫困地区、家庭人口较多、父母的文化程度低、父母是农民或是下岗工人。我院78%的特困生学习刻苦;83%的特困生生活俭朴;96%的特困生心理素质好;97%的特困生同学关系比较融洽;76%特困生性格内向;83%的特困生情绪稳定;76%的特困有过自卑感,其中只有9%的特困生的自卑感源于家庭贫困;64%的特困生准备考研;25%的特困生在谈恋爱。从以下几方面解决特困生问题:(1)变无偿资助为有偿服务,无偿资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2)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勤工助学岗位;(3)制定特困生奖励条例,鼓励特困生努力学习;(4)鼓励特困生向社会提供智能型有偿服务;(5)做好特困生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特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国家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都对特困生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各项措施,基本保证了特困生不因贫困而辍学,但对特困生心理上的贫困现象却重视不够。因此以人为本,对特困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特困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如何以人为本加强特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特困生问题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凸现出来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特困生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并指出解决特困生问题不仅要进行“物质扶贫”,而且要考虑“精神扶贫”  相似文献   

6.
特困生怎样扶持?后进生怎样帮教?特长生又怎样助其发展?津市新洲镇中学响亮地提出了“特别学生特别爱”的口号,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对于特困生,该校采取两手抓的策略:一是把全校教师分派到组,包干到人,利用暑假深入特困生家庭,做好思想工作;二是针对学生不同的贫困状况出...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汇》2011,(12):8-8
因特困生助学金名额有限,福州一高校让申请者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再由同学投票选出特困生和贫困生。一些网友认为,“这种自揭伤疤的做法太不人性,伤害了贫困生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与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工作一直是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贫困大学生,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对此加以界定。有人根据目前全国平均状况将学生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确定为“贫困生”,低于90元的则为“特困生”。借鉴这一定义,本文将“上学时负担不了学校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或上学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大学生定义为贫困大学生”。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贫困学校的师资状况,美国颁布了“行动起来让所有孩子接受教育”的法案。该法案通过向高等院校提供财政拨款,旨在敦促高等院校教育学院与地方特困生学校和特困生教育机构三者建立合作,改善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从而达到提高乡村与贫困地区师资水平、改善教育现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校特困生“心理贫困”现象剖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特困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大学校园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党和政府、社会、学校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使特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基本缓解。但是,当前高校特困生不仅在经济上是特殊群体,其实他们在心理上也成为了一个特殊群体。如果仅仅从经济上帮助他们,而忽视他们的心理、思想问题,则同样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袁世俊撰写的此稿,对特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对于如何做好特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营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经济贫困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他们中的精神贫困现象又显现了高发趋势。精神贫困更多地影响了贫困生的健康发展和学业的顺利完成,如何帮助贫困生从精神上脱贫已经成为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贫困生“精神贫困”的特征与成因的分析,从而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解困”工作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更加全面地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富分化 ,反映在大学校园内 ,就出现了“特困生群体”。“特困生群体”形成的原因 ,“特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怎样做好大学生“扶贫”工作等课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0%,特困生占5%到7%。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产生了思想“心结”,即因物质贫困而造成的心理贫困。针对这一新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大学贫困生,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与帮助,还应对其心理、思想问题进行疏导,解开其内心深处不愿提起的“心结”。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农村的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的物质贫困往往与精神“贫困”并存。造成物质的贫困,除了历史、人口、自然环境等原因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精神的“贫困”。治穷要先治愚,扶贫要先扶志。因此,必须把扶贫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既要重视物质的“投入”,又要重视精神的“投入”。没有农民的精神“脱贫”,便不可能有物质脱贫,扶贫工程就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特困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特困生的数量,还是特困生的思想状况,都将对高校的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高校今后的招生办学.更是“教育要面向未来”的需要,是关系到社会稳定、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强盛的大事。要做好特困生工作,至关重要的前提是了解、掌握特困生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从物质到精神上做好特困生工作。  相似文献   

16.
爱心:做好特困生工作的立足点辽宁工学院李浩赵雪梅关键词:特困生资助措施根据省政府有关办公会议决定,我院于1995年实行招生“并轨”。尽管学院在制定收费标准时考虑到办学需要和学生家长的承受能力,但“并轨”后必将使学院的特困生问题更加突出,特困生的数量呈...  相似文献   

17.
高校特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矛盾多,思想负担重,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均出现程度不同的偏差和异常,严重影响他们心理健康、阻碍人格发展、延缓全面进步。调适特困生的不良心态,不仅是其愉悦身心、和谐个性、健全人格、全面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高校特困生不良心态透视 (一)认知偏差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拮据,时常感受到日常学习与生活用品的窘迫,经受“贫困”所导致的种种矛盾和痛苦,承受“缺钱”带来的重重压力与困境。久而久之,其认知不可避免发生偏差。  相似文献   

18.
关注特困生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富分化,反映在大学校园内,就出现了“特困生群体”。“特困生群体”形成的原因,“特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怎样做好大学生“扶贫”工作等课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班主任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特困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幼小的心灵背负着自卑的重压,表现在个性孤僻、自卑、不合群,甚至导致心理偏差。如果老师能够积极地、建设性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施以关注和影响,优化他们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纠正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那么“特困生”也能够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收费上学制度的实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除经济困难外,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贫困”,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校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与稳定发展。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已成为当前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