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汉王朝建立后。咸阳北阪成为京城长安的京畿重地和帝王陵墓区,并按照“事死如生”的葬制进行规划和建设。西汉王朝共经历了十一个皇帝,除文帝葬于霸陵,宣帝葬于杜陵外,其余九个西汉皇帝均葬于咸阳塬上,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的顺序是: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均建有陵邑,设立县治,进行供奉祭祀和管理,故咸阳塬又称“五陵塬”。《关中记》记载:“……五陵邑在咸阳塬上,咸阳塬亦称五陵塬”,可见五陵塬主要因五陵设邑而得名。五…  相似文献   

2.
五陵少年源于西汉皇帝的陵墓。五陵指西汉时建在长安城外的五座皇帝的陵寝,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为防止墓冢被盗,西汉独创了“依陵建县”的制度,也就是一边建陵,一边将全国各地的豪族大户、富商巨贾迁到陵邑周围,形成繁华的新城。这些地区的富家子弟倚仗家  相似文献   

3.
"五陵"与"五陵少年"--以诗赋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汉年间,经过长期的陵邑建设,在渭河以北的咸阳原上形成了著名的“汉五陵”。五陵邑由于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西汉中后期政治生活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骚客诗人的笔下,“英俊之域,黻冕所兴”的“五陵”,与以“任侠”、“纨绔”为特色的“五陵少年”,成为一个恒久为之歌咏感叹的对象。检讨“五陵”及“五陵少年”的形象,对于认识五陵邑的政治地位与社会风尚的变迁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巍峨壮观的西汉陵群 西汉王朝,自高祖至平帝共历十一个皇帝,时经214年。他们君临天下的岁月,居处豪奢。死后人间威福虽已丧尽,但仍眷恋地上的富贵,于是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地宫。 西汉帝陵,就其布局而言,大体分为两大陵区。一为渭河北岸咸阳原帝陵区;一为京师东南白鹿原、杜东原帝陵区。葬于咸阳原区的帝陵有九座,西自兴平南位乡向东至高陵马家湾乡,绵延达百里之遥,一线排开,最西为武帝茂陵(今兴平豆马西北)、次昭帝平陵(今咸阳市南刘村东北)、成帝延陵(今咸阳市秦都区)、平帝康陵(今咸阳市大寨东村)、元帝渭陵(今咸阳…  相似文献   

5.
咸阳是我国的著名历史古城。城北的毕原(秦名北阪,汉唐以后名咸阳原、北原)是古迹荟萃的地方,这里有西汉九个皇帝的陵墓,自西而东为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成帝的延陵、平帝的康陵、元帝的渭陵、哀帝的义陵、惠帝的安陵、高祖的长陵和景帝的阳陵,绵延约百里之遥。西汉元帝以前,每立皇帝陵墓,辄迁徙四方富家豪族和外戚于  相似文献   

6.
咸阳师院科技苑西汉墓葬的发掘和收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咸阳师范学院科技苑西汉墓M1墓道两侧修筑有空心砖耳室五个,其中三个为车马库,一个为仓房,另一个是庖厨操作间。墓主可能为西汉晚期二千石级的官吏。墓道两侧的三个车马库可能和西汉时期诸侯王墓殉葬三车的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五陵少年”是形成于西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文化群体。“五陵”指渭北咸阳原上五座西汉帝王的陵墓。为了强干弱枝,奉守山陵,西汉政府多次迁徙六国后裔、郡国豪杰、高赀富人、吏二千石、丞相、将军、列侯、“乱众民”于此,使此地变成了仅次于长安的繁华都市。而出生于在这种背景下的少年们,便先天地具有了任侠、豪放、奢华、纨绔等特征,成为了西汉盛世文化的一个缩影。于是,“五陵少年”便成为一个特定的意象,被后世诗文一再吟咏歌唱。文章将根据史料详细考证汉代的“五陵少年”之具体姓名与主要事迹,直睹其真实风采。  相似文献   

8.
"五陵"是西汉陵邑制度下产生的一个概念,它往往成为权力、富贵的象征,"五陵少年"名义上看便是出身于这个权力、富贵之乡的少年群体。其实,唐诗中所描写的"五陵少年"往往是一个泛称,它已经超越了其固有的区间概念,指代的是活跃于长安一带的游侠少年。  相似文献   

9.
咸阳     
咸阳,位于关中平原中部,九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东距西安25公里。两市周边街道毗邻,它是我国历史上秦王朝的都城所在。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到公元前207年,计达144年,秦始皇继承先业,在这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咸阳作为秦朝的都城,也就成为驰名中外的古城。西汉十一个皇帝,其中有九个埋葬在咸阳北深。唐代在关中埋葬十八个皇帝,其中有九个帝王陵墓安置在咸阳地区。在这些帝王陵墓附近还陪葬了众多的皇亲贵族、公候、将相、达官显宦。形成了极其壮…  相似文献   

10.
茂陵是西汉第五位皇帝刘彻的陵墓,因陵地位置在汉时的槐里县茂乡,故名茂陵.茂陵及其陪葬墓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尤其文字瓦当最具特色,为研究汉代思想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鼎盛时期 ,众多的唐人墓葬 ,尤其是帝王陵墓 ,其中保存了大量的雕刻、塑像艺术。绵延分布在关中平原北部的唐代 18陵 ,每座陵前都有精美绝伦的巨型石刻 ,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华表、碑碣、文官武将、侍臣、外国使节以及瑞兽类如天禄、翼马、犀、羊、驼鸟、狮、虎等等 ,号称“三百里唐代石刻艺术露天博物馆”。其中的顺陵走狮、献陵石虎、昭陵六骏和乾陵翼马 ,是唐代陵墓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一向被誉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典范。顺陵是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墓 ,位于今咸阳以北 15公里处的礼泉县顺陵乡。走狮屹立于陵墓南门…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北京的古迹有十三陵,南京的古迹有明孝陵,这都是明代皇帝的坟墓。那么,皇帝的坟墓为何称“陵”呢? 实际上,上古的时候,君主的坟墓也都只称“墓”而不称“陵”的。《尚书·太甲上》说:“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注:“桐,汤墓地也。”)又说:“营于桐宫。”(注:“经营桐墓,立官,令太甲居之。”)意思是说,太甲做了国君,很昏庸,伊尹把他流放到先王汤的墓地,在那里营建行宫让大甲居住。这说明商朝君主的坟墓称“墓”而不称“陵”。《周礼·春官》也说:“家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  相似文献   

13.
悠悠渭水源远流长,茫茫五陵广袤富饶。迎着和煦的春风,踩着西部大开发的鼓点,诞生于新世纪之初的咸阳师范学院将于2002年5月挂牌。届时将举行隆重、热烈、务实的庆典活动,宣传咸阳师范学院成立的重大意义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事业所起的重要作用,发扬优良传统,展示辉煌成就,凝聚八方力量,谱写崭新华章;激励和鞭策全院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开拓奋进,共创咸阳师范学院美好未来。咸阳师范学院是在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与咸阳教育学院合并的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师范院校。咸阳师院的诞生凝聚着历届领导和师生员工…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的关中不仅是雄视天下的"天府之国",更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与文化高地。东汉皇帝为了绍继西汉,取得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对关中西汉帝王陵墓格外重视,从开国皇帝刘秀开始,就确立了定期拜谒、祭奠关中西汉十一陵的制度。刘秀之后的东汉皇帝,大都能继承刘秀的遗风,多次亲临西京长安,祭祀关中西汉帝陵,充分显示了关中西汉十一陵在东汉政治和礼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在偃师市高龙镇火神凹村西发掘了一座西晋墓,此墓以汉安乡侯、太傅张禹墓碑封门。碑文的“度宅成阳,左陵之滨”指碑主葬于汉洛阳城之南郊,皇帝陵墓旁边,而张禹是葬于慎陵.康陵这一陵区的和帝、殇帝的辅佐大臣。碑文为确定洛阳东汉南兆域部分皇陵的名称和位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张禹碑出土地所在东汉南兆域陵区距东汉洛阳故城实际距离约为12.5公里,与文献记载的“三十里”吻合。据都城与和殇两帝陵的方位与距离,结合张禹碑出土地点,可以推测,在今高龙镇的火神凹以西,新彭店以东,高崖村以南,辛村以北,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的范围是慎康两陵的兆域,现存的10余座土冢分布其间,与文献记栽的陵地封田范围相当。  相似文献   

16.
延陵与昌陵     
西汉成帝在位期间修建了两座陵墓:延陵与昌陵。延陵位于咸阳原上的西汉主陵区内,地理形势和历史传统十分优越;昌陵位于汉长安城东南的戏乡,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昌陵是在延陵建设了近十年之后开始修建的,由于其所在地势等原因,建设了五年即被放弃,又返回延陵。昌陵的修建致使国库空虚、民力疲乏。成帝之所以修建昌陵,主要是延陵的建设规划受到附近秦惠文王公陵的影响。由昌陵风波我们可以看到西汉时期皇帝的个人好恶和心理因素对陵址的选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六朝陵区多由两个以上陵墓构成。陵地的选定 ,除聚葬和风水因素外 ,还要考虑墓主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陵区内各陵之间 ,以及每个陵园中主从墓之间 ,按照墓主生前尊卑有规律分布。陵园内有陵门、陵垣、神道石刻、玄宫、寝殿等建筑。六朝特别是南朝陵墓有比较严格的等级差异 ,明显反映墓主生前身份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高语第六册《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句中的。五陵”,课本上的注释是:“长安附近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那么富豪人家何以多聚居在这一带呢?五陵又是哪五座陵墓呢?原来在西汉元帝以前,皇帝每建陵墓,便把四方富家豪族和外戚迁到陵墓附近居住,令其供奉园陵,并设置一个县,称为陵县。其中最著名的陵墓有五座,即长陵——葬汉高祖,安陵——葬汉惠帝,阳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五陵少年和八旗子弟的产生、生活追求、形象剖析进行分析可知,五陵少年的产生缘于汉唐时期五陵陵邑和京师富家雄厚的经济基础,八旗子弟的产生和清代八旗制度有关;五陵少年具有“任侠”、“纨绔”的生活追求,八旗子弟则不务正业;五陵少年具有伪侠和奢侈的一面,八旗子弟则表现出开拓进取和腐化堕落的风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五陵塬汉代陵墓、文物集中的特点,提出建立汉代文化旅游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