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教练要了解自己的运动员,同样,电视节目制作人,也应了解自己的观众。要了解观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也是必须做的事情。不去了解观众,就不懂得他们的心理,就不知道自己所办的节目那些受到欢迎,取得好的收看效果,那些节目不受欢迎,是什么原因.就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很多外国电视台,都比较重视观众的意见及动向,这一方面体现了主办电视台的人或机构的  相似文献   

2.
人的任何活动都有心理现象。在读者借阅活动中,同样可以用心理的方式加以说明。即可以表示为:注意→兴趣→连想→欲望→比较→信念→决心→行动在这里,包括了构成人的心理基本过程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感知,是认识的最初形式,是外界刺激转化为有意识的事实,当我们感知某物时,自然在‘心里’就会说出它的名字。有意识,系指在知觉时能给它命名,并表达以词。  相似文献   

3.
鲁稚 《全国新书目》2008,(15):34-35
世界上只有1%的孩子可能成为天才,却有99%的父母都在做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梦想和努力。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发现孩子,培养孩子适合社会的心灵与体魄,并努力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4.
沉思录     
1.一日之始就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们染有这些品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我一一作为知道善和恶的性质.知道前者是美后者是丑的人;作为知道做了错事的人们本性是与我相似,我们不仅具有同样的血液和皮肤,  相似文献   

5.
在央视做评论?这个问题如果一年前提出来,可能很多做评论的同行都会笑出声来。但5月24号,《新闻1+1》栏目迎来自己一周年的生日。这一年,评论界多数都知道电视媒体中有了一个《新闻1+1》,它做过的一些节目也曾经引领舆论,这是令人欣喜之处。事实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在央视并不是不能做评论。关键看我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6.
英特尔公司前总裁格鲁夫说:“人生最奢侈的事就是做你想做的事。”员工违心做事,有的是身不由己,更多的是可供的选择太多,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英国心理学家萨盖做的实验证明:戴一块手表的人知道准确的时间,戴两块手表的人便不敢确定几点了。  相似文献   

7.
在央视如何做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央视做评论?这个问题如果两年前提出来,可能很多做评论的同行都会笑出声来.但今年3月24号, <新闻1+1>栏目迎来了自己一周年的生日.这一年,评论界多数都知道电视媒体中有了一个<新闻1+1>,一些节目也还曾经引领舆论,这是令人欣喜之处,事实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在央视并不是不能做评论.关键看我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8.
网络检索中,作为主体的网民其个人心理活动作用于网络检索过程始终,对检索效率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22名大学生使用网络检索情况的访谈与案例分析发现,典型网络检索行为的实现基于"需求心理→实现心理→选择心理→反馈心理"这一基本的心理过程,网络检索中网民主动性以及反馈机制的充分实现,也正寓于这一心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编辑逛书店     
木童 《出版经济》2005,(5):48-51
自己也做了编辑,知道商业化运作中有时候难免应景文字,知道了刊物内容怎么组织得来,更对很多图书多了些戒备,不再奢望读到多少充实与惊喜。书越来越多,但是离思想越来越远;文化越来越时髦,但是越来越缺乏感动;“眼球经济”时代,一切都离眼球很近,离心很远,这些造成我们心理和视觉的双重疲劳,都不敢随随便便买书,渐渐地非经典名著不买,不敢轻易尝试其他。  相似文献   

10.
骆书泽 《大观周刊》2012,(9):180-180
我们知道,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大都不愿意举手发言了。举手就意味着被老师叫起来“说话”,而孩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恰是一个十分注重自己在他人心中印象的年龄,所以,生怕别人说自己“假积极”。于是,在课堂上便形成了谁也不愿主动发言的局面,久而久之,自然会产生一种惧怕繁衍的心理。那么,如何让学生由听老师讲变成主动张口说话;由记录老师的答案变成阐述自己的观点;由看老师的“表演”变成站起来成为课堂的“主角”呢?  相似文献   

11.
房向东  陈奇 《编辑之友》2011,(1):115-120
房:周日在家,读了有关介绍新课改新教材的文章,专家说了新教材的种种好处,这是他们自己做的事,知道的"好处"当然特别多。也因为是自己做的事,"坏处"就显得特别不容易看到。好处自然是有的,但值得重新审视之处也是有的。新教材面世之  相似文献   

12.
在央视并不是不能做评论.关键看我们怎么说! 在央视傲评论?这个问题如果一年前提出来,可能很多做评论的同行都会笑出声来.但3月24号,<新闻1+1>栏目迎来自己一周年的生日.这一年,评论界多数都知道电视媒体中有了一个<新闻1+1>,它做过的一些节目也曾经引领舆论,这是令人欣喜之处.事实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在央视并不是不能做评论.关键看我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13.
一、忘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了。这种消极的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人说“人不思老,老将不至”是有道理的。二、忘仇如种下怨恨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我就喜欢飙车,那么飙车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父亲的工作是绝密级的。院里其.他叔叔、阿姨也一样。我们只知道父亲是研究物理学的,因为他的书架上摆的大部分是物理书。在家里,他从来不讲自己在做什么工作。我们只知道他经常去西北地区出差.而且一走就是几个月。他在搞原子弹、氢弹,是我们猜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学英语也不学骂人的话,我只认识其中一个“sexy”(性感)。 我不知道是谁,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是《成报》独家报道的,头版头条,他们应该知道吧! 我在赛场上争冠军,但没有必要在生活中做个特别强的人,我可以让自己活得开心点。我不会在乎这个,在乎那个。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三昧》2013,(7):72
1.生活中的压力可以让你更加努力工作吗?可以→2题 不可以→3题 2.你努力过却得不到所爱之人的心,你会尽快放弃吗?会→3题 不会→4题 3.你会把爱人的照片放在工作台明显的位置上吗?会→5题 不会→4题 4.你最讨厌以下哪种天气?雾天→6题 雨天→5题 阴天→7题 5.你相信坚持不懈可以让你克服一切困难吗?相信→6题 不信→7题 6.你认为分手之后的恋人还能不能做朋友?  相似文献   

18.
读者心理与策划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的图书市场上,我们观察到,虽然成功的图书策划者各有招数,但他们无一例外地必做一件事,那就是认真、细致、多方位、多层面地研究自己的服务对象——读者,从而确定自己的策划方向。其中,对目标读者的心理倾向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读者心理学原理表明,读者总是处于各种不同组合的人际交往中,在购书取向上产生相互影响的心理效应。那么我们在进行读者定位时,首先可将读者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不同分解成许多有不同鲜明特点的读者群(当然,各读者群是部分重叠的),然后分析他们不同的需求,进而分  相似文献   

19.
谭淑金 《今传媒》2011,(11):95-96
网络签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个人化和趣味性的签名档不仅能发泄情绪、表达意见,也能让好友和网友更加清楚自己心里所想和知道自己的行动。签名档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网民们的网络个人角色心理,本文从网络签名档的特点着手,从而分析签名档中的网民个人角色心理体现。  相似文献   

20.
自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开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以来,全国为数不少的电视台都纷纷仿效相继开办,近两年“老百姓的故事”已深入人心,连街巷里的家庭妇女也知道有一种让人很容易明白的电视片叫“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此种电视片之所以引起电视界专家同行的重视,受到群众的欢迎,是因为:第一,它选择了普通老百姓做为表现对象,他们的言谈举止所做所为容易引起大多数的普通群众的心理共鸣,具有亲切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