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3月17日至5月6日,采用个别访问法、蹲点摄影摄像记录统计法对野钟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s)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野钟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现有20群107只个体,其中2012年出生的婴猴为18只个体;野钟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分布的范围沿北盘江上、下游分别延伸了20余km,不少猴群已迁移至保护区以外;野钟黑叶猴的致危因子主要表现在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片段化;野钟黑叶猴春季以30多种种子植物的芽、嫩枝、叶、花、果实为食.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扩大现有保护区面积,增加保护区管理人员职数,加强保护区网络执法力度,严禁保护区内群众放养黑山羊,解决保护区内群众无煤生活砍伐森林的旧习惯.在条件可能的条件下,将野钟自然保护区申报批准为贵州省省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贵池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水鸟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湿地类型保护区,越冬候鸟59种,达到2万只以上,其中国家级保护水禽8种1690只.列举保护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历史遗迹和传说,分析了湿地保护存在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4年4月3日至5月5日,笔者对黑叶猴进行了野外生态及种群数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原野钟保护区内的黑叶猴仅有8群50只,其中包括1只当月生黄毛婴猴。猴群与1987年调查结果一样,但猴群个体数减少23只,主要是家庭成员减少;(2)保护区外围新发现7群59只,其中包括新增当月生4只黄毛婴猴;(3)黑叶猴的春季食物主要是被子植物的幼芽、叶和花;(4)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应以黑叶猴分布及取食范围为依据,重新调整规划,建议下游从花嘎乡的底母村左侧河谷两侧到上游叉河北盘江两岸重新规划为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麦积山风景区春季鸟类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2年春季麦积山风景区记录有鸟类67种,隶属8目15科,其中雀形目鸟类55种,占82.09%,麦积山春季鸟类物种丰富度、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分别为11.7、4.24、0.75和0.035。红嘴蓝鹊(Cissa erythrorhyncha)占整个鸟类群落数量的10.03%,是麦积山春季鸟类的优势种。景区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分界线和东洋界与古北界的分界线,这是其鸟类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原因;而森林层次多样化是其群落多样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2条样线建设过程及其后的监测中,共记录到鸟类142种,占西双版纳州记录鸟类446种的31.1%,隶属于15目49科.其中,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有18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92种.所记录鸟类中,属东洋界104种,占73.2%;广布种22种,占15.5%;古北界16种,占11.3%.对该区鸟类以G-F指数多样性进行统计,其鸟类的G指数为4.536,F指数为19.573,G-F指数为0.768,表明区内的鸟类多样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6.
以文献资料分析和调查、考察、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鸟类多样性。共认定鸟类272种、284种和亚种,分占中国和山东省鸟类总种数的23%和70%;区系组成以广布种和古北界种为主,东洋界种也占一定比重;有国家Ⅰ、Ⅱ级和省级重声、保护鸟类7、33和40种,属中日、中澳鸟类保护协定的鸟类152种和51种,有3种鸟类为山东省新记录;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和沿海滩涂是鸟类多样性分布中心,要切实加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7.
对清水河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53号,隶属1目5科9属11种,占贵州省两栖动物总数64种(亚种)的17.19%。主要区系成分为华中华南区种,共5种,占保护区总种数的45.45%;其次为西南区种4种,占保护区总种数的36.36%;华中区种仅2种,占保护区总种数的18.18%。  相似文献   

8.
1999年10月2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教场乡稻田附近的沼泽草丛中捡到一只被人刚打断右翅的雌性成体仓鸮(Tyto alba stertens Hartert),该鸟为贵州省鸟类分布新记录,标本保存于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鸟类陈列室。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海南“候鸟老人”心理需求及其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问卷”与“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对137名海南“候鸟老人”进行调查,并用SPSS进行了数据处理.结果:海南“候鸟老人”的心理需求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根据海南“候鸟老人”的心理需求可以有效预测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白狼山保护区生态资源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数据的查询分析,研究该国家级保护区10年的管理成效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最后对未来管理与科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白狼山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分布调查,掌握白狼山种子植物资源的分布的数量与特点,特别是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特点与对白狼山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的影响,得出结论,白狼山保护区具有该地区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并确立保护区一些濒危植物的地位,并为今后保护区对部分植物的应用与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0月1日和1994年9月20日,作者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场坝分别获得2号雄性白腹鹞成鸟(Circus spi-lonotus spilonotus Kaup)标本,为贵州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8年白头鹤(Grus monacha)种群的监测,分析该物种在向海保护区境内的迁徙规律与栖息地、觅食地选择情况.结果表明:春季白头鹤在3月中旬—4月下旬在向海保护区停歇,主要生境具备草甸、农田、水域生态特征,利于休息、觅食、夜宿;秋季停歇期相对较长,以草甸及农田作为觅食地,秋季觅食以农田为主;白头鹤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14.
以2005年12月16日至2006年1月18日期间《足球》报推出的系列专题报道《中国足球人口调查》为研究对象,对报道的背景(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报道的特点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了报道中的缺撼,对于类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阔叶红松林卫生伐对红松结实及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丰林保护区1975—1990年对阔叶红松林进行的卫生伐后红松结实调查,定性定量分析出卫生伐后红松平均单株结实量比对照区提高17~40个球果/株,平均单株种子产量比对照区提高了0.598~1.848kg/株;阳坡种子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阴坡。阳坡中下腹种子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上腹,阴坡上腹种子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中、下腹,种子品质活力无显著变化。本文目的是为促进红松林的结实改建红松母树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天水地区鸟类资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考察与有关资料,对天水地区鸟类资源做了统计,全区现有鸟类208种,隶属111属38科15目,占甘肃鸟类总种数的40.95%,占全国鸟类种数的16.15%;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0种(其中Ⅰ级4种,Ⅱ级26种).天水地区鸟类资源的特点是:物种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生态类型多样;珍稀种类多.最后,就保护鸟类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至2006年吉林省部分高校在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秋季、冬季、春季野外生存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结果表明,野外生存的教学实践活动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适合在高校体育选修课中开设。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气候变化下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利用基于库车县、沙雅县和新河县三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等数据,运用Penman-Monteith计算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年和四季的潜在蒸散量,并研究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过去52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年和四季的潜在蒸散量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年潜在蒸散量增势为12.34 mm/10 a,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过程,且后期的增幅大于前期的减幅;四季中,春季增势最为明显,夏季和秋季次之,冬季增势最弱;夏季潜在蒸散量最大、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年潜在蒸散量在1989年发生增加突变,并在2001年达到显著水平,且存在28年的大周期和16年的小周期。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2月6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官商勾结、包养情人三宗罪。微博既出,当天转发量和评论量合计突破6万次。2013年5月12日,刘铁男以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从微博举报到刘铁男被调查,整个事件持续近半年,在此期间,舆论经历了爆发、沉默、爆发、再沉默、爆发5个阶段。本文针对此事件过程中的官民二元舆论场在不同阶段的角色扮演及所起作用进行研究,尝试从个案分析中总结官民二元舆论场的和谐互动之道。  相似文献   

20.
二蹬岩林麝、猕猴自然保护小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是一个以保护林麝、猕猴为主的省级专类保护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21科、309属、504种,其中包含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维管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其中温带属144种,热带属115种,植物区系具温带特性,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多心皮、古老孑遗植物的存在表明该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护区的植被群落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草丛林及竹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给林麝、猕猴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