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梁翎 《新疆教育》2013,(15):65-65
历史地图是帮助同学们学好高中历史知识的重要辅助材料之一。利用地图考察历史的变迁,不仅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方法,更能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产生新的疑问,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保持历史学习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历史不仅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使后人了解民族与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学科,加强初中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历史文化,所以应当切实应用历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丰富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通过融入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度,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历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在此背景下,浅要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延展与创新,切实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图史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必要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识图,利用地图考察历史的变迁,不仅能够教会学生正确的学史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产生新的疑问,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保持历史学习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28):177-178
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正在不断深入,将乡土资源引入到初中历史课堂中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丰富了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家乡、民族知识的兴趣,进一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等。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享有了空前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国际互连网上,有着众多的历史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历史资料、图片、影像等)。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教改课题。下面围绕高一历史研究课《辛亥革命》,谈谈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计划及信息技术在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最近 ,中共中央进行集体习 ,学习内容是“十五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学习中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在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形势下 ,“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 ,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 ,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 ,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 ,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紧紧地抓住历史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我觉得 ,…  相似文献   

7.
罗林玉 《科幻画报》2023,(2):130-131
乡土史资源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博物馆则是乡土史资源的集大成者,历史活动课作为历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应充分利用本地的乡土史资源特别是博物馆资源。本文试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以博物馆为例,探讨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活动课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61):136-137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从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出发,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现状,简要探讨了高中历史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地方资源是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和辅助资料,教师应对地方资源进行挖掘利用,使课堂教学与地方资源形成合力,更好地展示历史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彰显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习教育基地是德育工作重要场所 ,其特定内涵和典型意蕴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为青少年了解历史、考察实地起到桥梁作用。建立并利用基地开展青少年德育 ,凸显了教育的直观性和实践性 ,缩短了“校内与校外、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 ,使教育内容更为形象 ,德育工作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这一认识 ,钦南区教育局努力挖掘本地资源 ,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学习教育基地体系 ,为青少年教育创设了广阔天地 ,拓宽了德育的渠道。内容 :乡土化、系列化  钦南区学习教育基地建设按“突出乡土资源特点与青少年教育需要相结合”的原则 ,以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方式正在改变着陈旧僵化的历史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享受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感受历史认知、历史发现、历史审美与价值判断的学习体验过程,对提高其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对重庆市初中生的科学史学习现状开展了调查。调查表明,初中生对科学史学习持认同态度,但对科学史学习缺少主动意识;科学家的生平轶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认为学习科学史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其学习兴趣;升学的压力和教师对科学史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科学史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教师应充分挖掘科学史的"渗透"因素、不断提高自身科学史素养,以及采取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学习科学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世大典》是元代编纂而成的一部政书,由于原书早已散佚,学界对该书史料来源与史学价值的分析探讨鲜有涉及。就现存佚文分析,该书史料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中央政府部门档案公文、元人著作与大臣献书、口头文献、前朝文献四类;其在研究元代典章制度、探讨中国大一统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校勘元代史籍、分析元王朝与周边国家关系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杏花岭区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城建史的特大型省会城市的市辖区,在旅游开发方面具有政治、经济、区住、交通、服务等得天独厚的备件。杏花岭区旅游开发首先要进行旅游资源普查,摸清家底,鉴定评价。根据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和前景展示,杏花岭区旅游开发应定位为休闲度假,主要打造以“杏花”为标志的生态旅游品牌。要处理好区域局部与全市整体、本区开发与周边各区衔接以及近期与远期开发等关系,使区域旅游业走上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Beliefs are emerging that make a common design possible. Once it is spoken-once it can be breathed and felt-a language implies points of references, sources, a history, an iconography, in short, a construction of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16.
历史地图册的作用相当重要,能从中获得很多的历史信息,学生应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方法。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历史地图册的运用,而且还应该将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真正的获得"鱼"。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是在每一学期开学时进行的反思,是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进行一次"定位",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及时、自动地对每一节历史课的具体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又分为"课前反思、课后反思和课余反思"三个方面,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是反思的重要部分;教学后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期历史教学行为进行"扬弃"总结,做到既"扬"其长处,又"弃"之糟粕。如此反思才能使教学经验择优化、理论化,才能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8.
灵感思维是认识主体在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以及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对曾经冥思苦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某种偶然因素或潜意识信息的激发作用下,突如其来的使问题得到澄清和解决的瞬息性的思维。灵感思维的特点有:突发性、随机性、兴奋性、跳跃性。按照激发灵感产生的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灵感分为外因型灵感和积淀型灵感两种基本类型。长期的艰苦劳动是灵感产生的必要前提。灵感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科技创新思维。激发和捕捉灵感要注意:劳逸结合、知识互补和随时记录。  相似文献   

19.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挽救国家危亡并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梁启超大力宣扬其兴女学思想并力行兴女学实践。他认为兴女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不仅可培养新型贤妻、良母、生利者,而且能开民智、培养新民,为当时的救国以及强国富民做出贡献。尽管其兴女学思想存在着种种局限,但在中国的女子教育史、思想史和近代化史上仍占重要的历史地位,不仅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可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水质是决定温泉疗效的重要因素,向温泉添加入浴剂会促使水质发生根本性改变。通过改变温泉原色以获得丰富的产品类型,但同时也丧失了温泉的客观真实性。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即坚持温泉泉质或不改变温泉原色为前提条件的产品多样化问题。基于实践经验,文章提出遗产、温泉池、水物理、健康、人性及情景等6个维度,并以日本温泉考察为案例,验证了本研究的可信度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