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与载文量的相关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在2001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中,选择50种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为样本,统计了1999年和2000年的载文量,根据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求出各刊1999年和2000年所刊载的论文在2001年的被引频次。按照期刊文献分布研究中的计量方法对载文量进行递减排序,分别求出累积载文量和累积被引频次。以累积载文量为横坐标、累积被引频次为纵坐标并输入电子计算机绘成二维空间散点图,通过对所有点的观察之后配置了直线方程,确定了被引频次与载文量之间的相关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载文量的增加被引频次也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呈正比例关系,且变化率始终趋于一个常数。所以,在常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学科的期刊来说,影响因子的大小与载文量无关。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2006~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收录的23种农业大学学报期刊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2005~2010年农大学报核心期刊的载文、被引情况,研究了载文量、平均引文数、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等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6年间农大学报期刊的平均载文量变化较小,而平均引文数和被引频次则呈现出相似的显著递增的趋势,农大学报期刊的载文量与学术影响力之间无明显的关系,载文量大幅增加的第2年或第3年,多数期刊的影响因子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期刊的被引频次与前5年的平均载文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2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11个文献计量指标,构建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探究判定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解决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中指标的相关性和权重选取问题,还可以有效消除自引过高导致的影响力评价失真问题;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或复合影响因子不能作为衡量学报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主要指标有Web即年下载率、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被引半衰期限、复合即年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总下载量、复合总被引,其中Web即年下载率、可被引文献量、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对学报学术水平的影响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4.
17种获奖师范类高校学报主要文献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的17种师范类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对2003年学报的载文、基金论文比、第一作者和引文等情况,以及2000-2003年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17种师范类高校学报的基金论文比平均为64.5%,高于我国科技期刊的平均水平,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远低于我国科技期刊的平均水平,且各学报间的差距较大。师范类高校学报应改变综合办刊模式,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的数据,统计分析了2007~2011年化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载文量、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文献计量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的均值和年均增长率探讨期刊的集中发展趋势;讨论了5年影响因子和5年总被引频次平均值排名前15位的化学类期刊的情况,对比了10种化学期刊的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化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逐年稳步增长,其中高学术影响力的期刊所占比例较大,位于中国科技期刊的前列。分析化学专业期刊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处于化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然而,CJCR化学类期刊主要计量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低于CJCR全部期刊相应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化学类期刊应进一步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以提高学术质量,创造精品期刊,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6.
上海15种高校学报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3~2007版为数据源,对上海15种高校学报的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以及被引半衰期等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了15种学报的总体水平和质量,并对如何提高大学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力图建立适合国内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评价体系指标的分析,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总引比、扩散因子、被引半衰期、来源文献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力图建立适合国内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评价体系指标的分析,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总引比、扩散因子、被引半衰期、来源文献量、  相似文献   

9.
朱大明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61-63,73
针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现有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基于期刊学术交流功能和学术价值与文献引证关系的认识,提出用科技期刊学术价值指数即科技期刊篇均被引量与篇均引文量的比值,作为科技期刊学术价值(学术交流效益)综合评价的计量指标;并阐述了学术价值指数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改进现有百分位数指标在揭示期刊载文量特征方面的不足,构建基于被引频次与载文量双重分布的期刊评价指标PRC。【方法】 以2016版《期刊引证报告》生物学学科的85种期刊为研究样本,通过二八定律筛选核心论文样本集,利用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设计基于文献密度分布的载文量权重,利用百分位数建立基于被引频次分布的引文指标,构建期刊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PRC。比较PRC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的相关性,验证指标评价效果。【结果】 PRC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影响因子的内在缺陷,也能合理揭示期刊的出版规模效应,很好地均衡了相对值和绝对值两类指标,改进了百分位数指标的评价效果。【结论】 PRC指标兼顾被引频次和载文量双重分布,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衡量期刊影响力,可用于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