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曲艳玲 《中国教师》2009,(Z1):19-19
审美功利主义就是以审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使国人的本能和情感得到解放和升华,摆脱物欲和私欲,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德性[1]。民间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与中国下层文化中的民间文化观念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善"美"转化观念。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照是民间美术审美功利主义的中国特色,也是其艺术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虽然我们经常用教育的终极价值或终极目的等概念表述教育应当追求的目的或价值,但是什么是终极价值或目的是不明的。终极目的就是终极善。终极善意味着无法在它之外具有价值上可辩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艺术学的研究不只包括有关美(审美)的研究,还包括艺术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等非审美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整体性研究。从艺术学角度看《考工记》,要兼顾审美的研究和观念的解读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美学,是属于哲学与艺术学之间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是艺术哲学,或哲学艺术学.文艺美学,就是文艺哲学,主要研究文艺创作中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根本规律.探讨建设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美学,如果从艺术的人类价值学和艺术的社会本质论的视点来切入,那么,"现代性"就是一个不容回避而且具有本体意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时间、空间、价值是影响教育实践和质量监测评价的三个基本维度。在时空观念上,传统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存在偏重共时性评价忽视历时性评价、偏重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评价、偏重"在场"要素评价忽视"不在场"要素评价等问题。在教育价值观念上,传统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偏重工具性价值,忽视终极价值,存在手段与目的倒置、投入与产出错位现象。重塑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要在时间、空间和价值三个维度上秉持OBE教育理念,以"产出导向"为原则改进完善监测评价手段,构建时间不间断、空间全覆盖、价值行为一体化的质量监测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梅葛"的文化学解读>是综合运用民族学、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民族学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堪称"梅葛"研究的创新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类不但创造了服务于生活的工艺,还创作了美丽动人的工艺传说。根据情节的相似性,民间工艺传说可以分成多个类型。民间工艺传说表现了民众的技艺经验、民俗观念和历史记忆等多方面内容,是民俗艺术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民俗艺术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海峰 《天中学刊》2012,27(6):110-114
应劭《风俗通义》是中国第一部风俗民俗学专著,是中国第一部"民史",是中国志怪小说的先导,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迄今关于应劭与《风俗通义》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应加强《风俗通义》的社会学、文献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教育终极价值的空场、多元价值的无序导致教育理想的无根化。当今文化状况打破了过去那种"过于重视终极价值,而忽视多元价值"的局面,走向了其对立面,即教育终极价值的空场,多元价值过于盛行。终极价值的空场和多元价值的膨胀切断了对教育终极意义和崇高信仰的永恒的价值寻求和决断,导致教育理想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泊状态之中。第二,工具理性过度泛滥、价值理性萎缩导致教育理想的物欲化。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10.
"包豪斯"顺应大工业时代的要求,建立了以"艺术与技术新联合"为目标的现代设计艺术学教育体系,提出了现代设计艺术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并将这些理念体现在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上。"包豪斯"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是西方设计艺术学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解决我国高校设计艺术学教育问题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1.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12.
冰心的文学精神是“爱的哲学”,体现在她的创作中,便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一种具有超越时空价值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是贯穿马克思哲学始终的精神主线。基于这层精神主线,马克思确立了自己与以往人学的分水岭:以“现实的人”为思考的中心,以对“人”的关怀为动力和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马克思哲学中人文精神的形成不是马克思个人空想的成果,是多层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主要包括个人的精神底蕴、家庭熏陶和其所处的现实环境。在当代,面对科技对人性的奴役,马克思人文精神有了再次被重视的必要。关注人的自由,使人真正成为人,使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精神力量,是人类解放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世界观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方针,其目的在于引导受教育通过对普遍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求,达到对于现实世界中各种生死利害的超越,获得人格上的完全独立和精神上的彻底自由,从而为道德观念确立坚实的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世诸大家中,陈寅恪常被视为现代学术的一种典范,尤其是其所标举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更常被视作我国现代学术发端的一种标志.然则陈氏之"独立思想",其实并非西方意义上的纯粹的"学术本位",而是具有现实关怀和主体价值的"为道之学".  相似文献   

16.
作为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和耶稣都有爱人类并为之承受苦难的献身精神,均可称为“圣者”与“殉道者”。不过,在宗教教义上,他们互为异端,前者体现了人对自我的现实关怀,后者体现了人对自我的终极关怀。但是,这两者都以“人”为出发点,都有其出乎人性,合乎人道的人文内涵。由此,这两个异质文化范畴的人物成了马克思人格建构的精神之源,这反过来又说明基督教文化具有特定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7.
李菲 《教育学报》2006,2(6):85-90
生活问题归根到底是生活意义问题。生活意义为人的生活确立根基,使人的整个生命富有灵魂和生机。对意义的需求是人存在的总体需求,对意义的追索也是人存在的永恒情结,这种永恒情结就是“终极关怀”的情结。“终极关怀”指人对生活意义的自始至终的关怀状态和过程。德育作为一项以道德为依托使人成“人”的事业,应该以“终极关怀”为精神意蕴或指向。当前,以“终极关怀”为视角思考和建构学校德育目的也是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深化。终极关怀的视角下,德育目的应该是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人。这种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是具备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意识和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8.
“闲”之意义的最终指向是心灵和审美。“闲”作为审美主体的心态表征,一般具有情志充足、心灵澄澈、意虑平静、神思悠然的美学内涵和特点。庄子“心之适”的审美思想,重在求取心性的舒爽和心志的顺遂,重视个体与关注自我,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享受。以儒家思想为精神内质,以道家思想为表现个性,以释家思想来调剂补充的中国古代的“闲”与“适”的审美理念,构成闲适文化的思想内核,导引着包括白居易在内的诗人们的闲适文化心性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花鸟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它浸透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怡人性情,美化生活是它的终极目的,“借物言志”是它的表现手段,“递情”与“煽情”则是其创作目的和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独角兽》中的女主人公汉娜的形象一直以来颇有争议,从汉娜的本能性冲动、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汉娜作为"圣洁修女"和"平凡女子"的双重形象,展示一个平凡女子冲破父权和夫权专制制度,最终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