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的社会思潮对文学的影响是多元复杂的,一方面是法国大革命所激发的自由民主精神在文学中的体现,一方面是大革命后宗教精神的复兴对文学的影响和作用.宗教精神在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理论和创作上都有体现.宗教精神介入文学对19世纪文学发展的影响则表现为给文学注入了新的精神信仰、开拓了新的视野和促使作家们重新发掘民族文学传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文学面临各种机遇,也面临各种挑战,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文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只有作家、艺术家担负起文学的精神,文学才能在新世纪更加兴旺;否则,在新世纪,如果缺乏新的文学精神,那么,文学的衰败就成为必然,文学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本文试图从过去的文学园地找到借鉴的依据,探讨新世纪的文学灵魂。  相似文献   

3.
红卫兵以反叛、怀疑和执着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产生了重要作用:红卫兵的反叛精神打破了中国十七年以来文学的制度化格局,红卫兵的怀疑精神拓展了新时期文学的现代特征,红卫兵虔诚的宗教精神促使中国文学本体意识的滋生。  相似文献   

4.
裕固族文学既是对裕固族民族历史的再现,又是对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铸。新世纪裕固族文学具有追忆民族历史、守望游牧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重建和谐家园的精神指向。裕固族文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精神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冲击 ,创作主体发生故障 ,导致了文学精神的失落。要追寻失落的文学精神 ,就要坚定作家的文学立场 ,强化理性思维 ,弘扬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执着于对艺术虔诚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沂蒙精神与沂蒙文学互源、互塑。沂蒙精神是现代沂蒙文学的总主题;而沂蒙文学又以其形象性与艺术性生动演绎着沂蒙精神,尤其是沂蒙文学中“红嫂”的艺术形象所凝聚的女性品质、奉献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极大丰富了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涵。可见,“红嫂”题材的沂蒙文学与沂蒙精神息息相关。从沂蒙精神的视角系统梳理“红嫂”题材的沂蒙文学,阐释其主题、形象、美德与沂蒙精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探求沂蒙红嫂拥军支前的内在动机与根源,综合考察红嫂叙事的美学特征与创作经验,助力红嫂题材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期更好地弘扬沂蒙精神。  相似文献   

7.
文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理念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精神的核心是“人”,文学教育的本体性价值在于“精神立人”。文学教育的价值追寻将文学引向美育的境界。走向美育的文学教学,注重体验、强调对话,崇尚创造,并且在文学教学方法上,追求与汉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与学生的文学接受心理和文学阅读行为全面对接。  相似文献   

8.
中国时下的文学充满了喜剧化。民族文学的经典也被以喜剧的手法重写,甚至被戏说。文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学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保卫文学经典的尊严就是保卫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主要论述的是八十年代文学中知识分子的操守,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批判精神、反思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阐释在这段特殊的文学时代知识分子的自身品格和文学追求。  相似文献   

10.
先秦文学的叛逆精神对叛逆文学传统的形成以至于中国文学的走向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古神话中那些具有叛逆意识的作品,是文学叛逆精神的源头;《诗经·魏风·硕鼠》是叛逆文学传统的开端;庄子对社会统治秩序和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否定,将文学的叛逆精神推向了时代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老子》为语料,对其中第一人称代词"吾"和"我"从句法功能和指代意义两方面进行辨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吾"与"我"在《老子》中共存的意义。"吾"在《老子》中可以做主语和定语,"我"可以做主语、定语和宾语;"我"是得道之人,是圣人,"吾"是未得道之人,是"道"的追求者;"吾""我"共存清晰地展示了"道"是"德"的目标和归宿,"德"是"道"的实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传统"六书"说不能适应现代文字学研究的需要.近现代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说,但仍不甚理想,各说之间分歧也比较大.因之,现拟跳出"造字"和"用字"的框框,提出汉字发生法和汉字构字法理论,主要是汉字发生法的"二书"说和汉字构字法的"四书"说.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不是对历史过程的经验描述,而是反映现实的真实社会状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史,“历史精神”体现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不是对唯心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解析了人类自由的获得路径问题。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马克思发现了真正探及社会生活本质同时也是文化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矗立于现代哲学之林,这就是作为整体哲学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马建忠在区分转词和止词时,使用了形式和语义两个标准。同属于双宾语的句式“子哙不得与人燕”和“后稷教民稼穑”在《马氏文通》里,“人”和“民”分别被看作“转词”和“止词”。本文分析了这两种句式的差异,同时解释马氏这种分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神秘数“九”在《楚辞》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一是祭祖。《九歌》是一组民间祭祖乐歌,十一篇内容都与祭祖相关;二是崇天。“九天”的“九”是楚族神圣的、神秘的表现崇天观念的数字符号;三是崇日。楚是一个崇拜太阳的民族,“九阳”神话潜藏着楚族炽热的崇日精神。  相似文献   

16.
执政为民与为人民服务思想之间的关系,“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提出的一种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向全社会提倡的一种道德思想;“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是对共产党党建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党章的规定和党的宗旨的要求。要使"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成为现实,必须设定一些条件,这些条件使"党的干部"不想腐败"、"不必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从而使"党的干部"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其理论内涵一直无法界定。学术界对于“文学现代性”的讨论有着很大的盲目性与时尚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大量哲学、审美史料的梳理,对“和”文化的源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和”内涵的两种不同意蕴。西周末到春秋时期诸家,尤以史伯、晏婴为代表的“和”思想,从符合客观规律的角度把握“和”内涵,作为传统“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中和”观出现,它以维护封建礼法秩序为目的,具有着浓厚的政治教化色彩。作为“和”文化的主流源头,儒家“中和”现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目前传统“和”文化研究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和”、“中和”两个概念不分的倾向。正本必须清源,要继承传统“和”文化的精华,对“和”文化两个源及其流的区别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学的“效应”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效果”、“反应”等平面概念。作为一个兼兼史兼哲的立体范畴,其特征至少有三:(一)它确指学本身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多向建构和共同生成;(二)它的运动体现出学作为历史所特有的、必然的“净化律”规范;(三)它的导向或理想化终端,便是哲学高度上的“人的实现”。通过如此考察,我们会发现:以“效应”的视角来切入学,学便具有了另种崭新的存在面貌。这基本可称作“效应的学观”的理论探讨,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学的全面、完整的认识,无疑有着积极的参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