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时,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哪一位最好?扁鹊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家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严重之时.  相似文献   

2.
扁鹊被古人称之为神医,他也是我国中医史上的开创者。扁鹊的治疗理念当中",六不治"原则的体现尤其明显,他尊重病者,更加注重医德的内在修养,扁鹊行医有六方面不治之理,他的医学之道与古代伦理观念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3.
《黄帝八十一难经》(以下简称《难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因其在学术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得以与《黄帝内经》并行二千年而不废。那么,《难经》是如何编纂成书的?它与汉代以前的医书有什么样的关系?本文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认为《难经》应是《汉书·艺文志》著录之《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中的一部分。《隋书·经籍志》著录之多种扁鹊的书以及《脉经》、《千金》等所引扁鹊书之内容,并是西汉前扁鹊之书而存于世者。其二,关于作者,文中认为,早期书籍的流传,多是单篇别行,并不题撰者,后之学者,知其学出于黄帝、扁鹊,遂有题名。考之《史记·扁鹊仓公传》所述,可以知其大概。所以,《难经》亦非秦越人所撰,乃是后人据《史记》所记越人行事遂题名而已。其三,《汉书·艺文志》著录扁鹊之书虽多,今存者仅《难经》与《脉经》等所引,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医经虽分七家,但内容多有重复之故。又后之学者认为黄帝之书为正经,传习者众而得以存。扁鹊的书中,也仅是因与《内经》有不同者而得以存。其四,就语言的形式而言,今《难经》已不是西汉时的面貌,医经多以问答的形式记述,《难经》亦不例外,此乃古时师徒相授,学者传训诂而已。  相似文献   

4.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名医,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为其作传.不过正像司马迁在为刘邦作传时说刘邦的母亲是在野地里与蛇交而有的刘邦--刘邦才贵为天子一样,司马迁为扁鹊作传也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在<史记>里,扁鹊不仅是名医,而且是神医.扁鹊的老师长桑君,本是扁鹊家长住不走的客人,扁鹊待之甚恭,"出入十余年",长桑君深受感动,才把秘方传给扁鹊.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八篇     
扁鹊见秦武王名医扁鹊去看秦武王,王谈到自己的病,扁鹊要给他治。王身边的人却说:“大王的病跟耳朵、眼睛有关,治得不好,只怕会影响听力和视力。”说得秦王心里七上八下,只好将原话告诉扁鹊。扁鹊听了,气得将医疗器械往地上一砸,说:“您找明白人办事,却又让不明白的人指手划脚胡乱干预,若是照这样治国,国就会亡在您手里。”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现代史上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定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诞辰99周年,又是他殉难55周年。李公朴先生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遭暗害殉难后,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在延安致李公朴家属的唁电中称赞:“先生尽瘁救国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公朴先生只有45年的短暂一生,但这又是极其光辉的一生。他勤奋刻苦、好学不倦的精神,他追求真理、服务人民的态度,他为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出版事业所做出的毕生奉献,为后人所铭记;他留下的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永…  相似文献   

7.
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中,他曾先后二十余次来到上海,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的业绩。如1913年他就是在上海举起了H次革命的旗帜;1923年他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会谈;192年底孙中山先生从广州出发,经上海北上,为谋求全国的统一,最后病逝于北京,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革命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录,在上海市档案馆馆合档案里,收藏着有关孙中山先生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值此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这部分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喷墨部件系统首席供应商——英国赛尔公司的全球市场经理Mark Alexander先生造访中国,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Alexander先生,与他一起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下数码印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逸夫先生与高校图书馆德明香港邵逸夫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实业界人士,六十多年来致力于电影事业。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积累了几十年创业的经验,认识到兴国必须重教。所以他以拳拳赤子之心,从1985年开始,每年都出巨资捐助内地的科教事业。为早出人才,多出人才,...  相似文献   

10.
张元济 (公元 1867— 1959年 ),近现代最重要的出版家、编辑家之一,然而提起他,知道的人却不一定很多,因为他一生没有为自己留下一部专著,而他编辑的著作和他的编辑思想至今让人受益;他提携、培育的后生如胡愈之、茅盾等至今令人仰慕;他毕生倾注的事业——商务印书馆,由一个以印刷为主的工场成长为全国的出版中心,至今生机勃勃。冰心先生称他是“传播知识的大师”,叶圣陶先生说:“……商务的气魄所以这样大,是跟编译所的奠基人张元济先生分不开的”,茅盾先生说“将来的历史将纪录菊生先生这些对于祖国文化的贡献”,而张元济先…  相似文献   

11.
保罗·沃尔克先生是美国金融界的泰斗,也是我的老朋友。八年前,我曾为另一部同样精彩的沃尔克传记《保罗·沃尔克——金融传奇人生》中文版作序。当时,我评价他是反通胀的坚强斗士,是不计个人得失的人民公仆,是美国社会良知的化身。迄今,我仍然这样认为。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已至耄耋之年的他再次担当复苏美国经济的重任,以他姓氏冠名的“沃尔克规则”成为奥巴马政府加强金融监管、提振市场信心的希望。本书对这一时期沃尔克先生的深邃思想作了生动诠释和翔实介绍。我和沃尔克先生是同行。他长期供职于美联储,在20世纪80年代成功结束了当时通胀率高达两位数的恶性通胀,为美国经济此后长达二十余年的平稳增长奠定了基础。而l998年以前,我也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了十年,分管金融监管和国际业务。  相似文献   

12.
古时,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哪一位最好?扁鹊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家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但从医术上讲,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对CIO来说,将IT应用的隐患和危机消灭于孵化期或诞生之初,对业务造成的损害才会最小,聪明的CIO并不希望将自己的名声与IT系…  相似文献   

13.
王湜华 《出版史料》2007,(2):127-128
丁景唐先生于2004年1月出版了他的一部文集,集名即称《六十年文集》,既朴实无华,又直截了当,他六十年的辛勤耕耘,于此集中得以结集。而景唐先生为此文集用的副标题是《犹恋风流纸墨香》,更进一步说明,先生一生献身革命,其中与文字纸墨的交道,是至为重要的。先生几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闻泰斗、报界著名事业家《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先生,为捍卫国格、报格、人格,为争取自由民主,反对专制独裁,于1934年被蒋介石特务谋杀,但他一生为社会、为人民做出的贡献却永垂史册。1984年,党和政府隆重召开《纪念史量才先生殉难50周年座谈会》,高度评价他是著名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战士、杰出的新闻事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23日,是钱亚新先生的100周年诞辰,此时此刻,更激起我对尊敬的钱亚新先生的不断思念之情。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教育家,他为发展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一生的光辉业绩将彪炳千秋。在这篇文章中,我仅回忆亲身经历的一些往事,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6.
常安 《档案管理》2006,(1):16-17
王威先生1930年出生于河南杞县的一个书香门第。1946年,他在南阳中学读书时拜名面家吕佛庭先生为师,学工笔人物及山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的医学教育和医疗技术掌握在国家专门设置的部手里,主事者(王官)世守其业,和其他部门一样,它是被把持、被奎断,以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当春秋战国之际,社会上发生了巨大的丑化,扁鹊乘机而起,打垮了旧的、狭隘的父子相授的“王官”医事帝度,建立了新的师弟相传的医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但他自己在晚年说:如果有人问他的职业,他就回答说,他的职业是编辑。在长长的一生中,他做编辑工作的时间最长,超过了60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与西南联大谢泳深圳《街道》杂志1996年6期刊有成都钟鸣先生《吴宓其人》一文,内涉钱钟书先生在西南联大的情况,钟鸣先生所言多系道听途说,似有再说之必要。钟文中说:"当钱钟书要回来时,先生便与校方说好,聘他为教授,校方也同意了。系负责人在先生给钱...  相似文献   

20.
在韩国历史上,金九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人物。他从1894年起就参加反日活动,为实现祖国的独立奋斗了一生。金日成曾对金九执后辈礼,尊称其为“抗日的老前辈”。韩国总统卢武铉曾说:“在韩国人中,我最尊敬的是金九先生。金九先生是韩国国民最尊敬的人。金九先生到死都坚定不移地为民族的独立和统一而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