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一直以来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争论以及武术管理各方在武术未能入奥后关注重心的转移问题,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讨论了竞技武术到底是误入"歧路"还是武术发展的"正途"。提出:现代竞技武术虽然存在"继承传统不够"等种种问题,但它并无"原罪"。虽然竞技武术尚未能成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它依然是武术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不能当成"歧路之羊",除之后快。如果过去武术发展曾有"过于西化"、"舍己从人的亲和西方"和"去传统化"的倾向和实质,现在则是到了警惕对传统和民族性的"盲目自大"和"去竞技化"倾向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传统武术作为竞技武术的根,将竞技武术作为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事实上,今天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已很难让我们找到传统的历史印迹,传统武术的发展也因竞技武术的强制性发展而没有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发展越来越远离改良、  相似文献   

3.
浅析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中的“高、难、美、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向前发展,提出“高、难、美、斯”是对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只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理解其内涵,才能更好地把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时代发展的需要、武术功能的延续、国际化进程和奥运战略四个方面分析了竞技武术在当代繁荣发展的动力。指出竞技武术是新时期武术发展的需要,同时竞技武术的繁荣发展也是武术国际化和我国奥运战略的强大动力,是新时期武术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我国竞技武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技武术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分析梳理了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理论方面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竞技武术发展对策:一是现代武术运动的发展必须以竞技武术为"龙头";二是未来武术运动的发展必须以竞技武术为先导;三是聚集各种研究力量,促进武术理论体系、技术体系、训练体系全面深入地开拓性研究,为竞技武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竞技武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存在问题两个方面阐述了竞技武术70年的发展历程。从1959年至2012年,先后出台了9部《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经历了53年。通过规则的不断实践、修改和完善,引领了竞技武术套路技术水平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曲折和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论竞技武术的强化、异化与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竞技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得失、原因及其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梳理。指出:竞技武术经过强化,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过度的文化模仿和对进入奥运会的过分追求,使竞技武术发生异化;在竞技武术强化、异化的同时,一个值得期待的发展倾向正在悄然形成,就是竞技武术正在软化,正在回归传统,回复中国武术原有的技击内核,回复“内敛”的传统文化品性,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也是武术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8.
从功能价值结构谈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它是以传统武术为主体,以动作的攻防技击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为主要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竞技武术套路在继承传统套路的基础上,不断借鉴、移植、创新,按自身模式发展起来。同时竞技武术套路的功能逐渐延伸,不断扩大,除具有竞技功能以外,还兼有健身、修身、娱乐、观赏、教育、经济等社会功能,从而稳固了竞技武术套路存在的自身价值。所以说,对竞技武术套路功能价值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关系到其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振勇 《中华武术》2002,(12):14-15
传统武术地位如何?它与竞技武术孰轻孰重是一直以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要传统,还是要竞技?倒真有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觉。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真的是天生不可调和吗?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武术现在主要围绕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类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不同之处进行研究,旨在更清晰地展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武术,又称搏击、格斗,是指以肢体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竞技的技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武术成为我国的文化传承符号。传统武术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竞技格斗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逐渐发展成为传统艺术,以传承的方式将武术发扬光大。竞技武术相对传统武术提出概念时间不长,适用于比赛的武术方式。以得分和胜负为其表现形式。虽然学界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相关概念和文化研究还不够充分,本研究将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文化差异和表现形式差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文化研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竞技武术套路竞赛从其雏形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它的出现使中国武术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实际对我国竞技武术套路的竞赛体制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与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竞技武术套路竞赛体制从其雏形发展到现在,用了170年的时间,分别经历了五个不同形态的发展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曲折发展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和新型竞赛兴起阶段,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武术套路竞赛体系。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套路是一项体育运动,在套路中谈论美学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竞技武术套路中技击作用的逐渐减弱,人们的审美倾向逐渐趋向于它的艺术价值等方面。比赛中用美学价值来评定武术的技术水平,对竞技武术套路的编排和运动员的演练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竞技武术套路这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它充分体现东方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竞技武术是特定时期的武术文化产物,它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也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但西方竞技体育观念也给其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要辩证看待竞技武术套路的形成与发展,努力探索其发展规律,正确地创新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5.
竞技武术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武术,又扎根于传统武术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竞技武术套路是依据武术发展的历史,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视角,对中国武术进行的"新的诠释"。文章通过对竞技武术国际、国内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竞技武术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竞技武术套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竞技武术套路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竞技武术套路的世界性推广较之传统武术更具优势 (1)竞技武术套路技术要求向“高、难、美、新”方向发展,较之传统武术更易于走向世界; (2)竞技武术套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它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武术发展中,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分离、武术在现代社会的价值等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得出社会时武术发展需要性结论,对武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把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和大众武术结合一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商业化发展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总结归纳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武术发展路径与竞技体育商业化发展模式进行差异分析,使武术发展对竞技体育商业化发展的负效应加以规避,目的在于使决策部门加大武术发展过程中对其特有的民族意识以及技击本质的关注力度,促进武术运动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现代竞技武术发展历史和竞技体育的角度对竞技武术"竞技化"特征作了简要的回顾与分析,认为当前武术"竞技化"特征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建国后对武术"击、舞"关系的处理和套路价值功能的认识是目前竞技武术发展现状的前提和基础;竞技体育运动本身性质、固有规律、价值取向是影响目前竞技武术发展现状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20.
竞技体育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是运动员一辈子的职业。运动员总要遇到一生中的角色转型,也就是退役后的就业问题。当前社会上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竞技武术运动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中唯一的一个非奥运项目更有着它本身的特殊性。对于武术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来说,二次就业也就成为了一次莫大的挑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个案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影响武术运动员就业的原因进行思考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