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竞技武术的洲际普及率、参赛率、洲际整体发展水平及后奥运时代武术推广战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竞技武术推广与发展现状最大的特征表现为差异明显,阻碍竞技武术进一步推广与发展,体现在区域性普及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区域发展效率差异明显,区域优势项目各异,套路与散手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后奥运时代武术的国际化推广与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出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
略论竞技武术国际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竞技武术作为推广的先导和窗口 ,预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武术已经成为亚运会常设竞赛项目 ,为实现竞技武术最终的发展战略目标 ,进入奥运 ,尚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以竞技武术国际化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中的问题及对策 ,为推动武术国际化进程 ,使武术进入 2 0 0 8年奥运会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现代武术竞赛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武术竞赛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的重要方面。竞技武术因得益于完备的竞赛体制,在国内外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传统武术竞赛体系的形成,为传统武术拓展了应有的空间。套路与散手竞赛的分离是武术适应奥林匹克竞技规范的必然结果;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武术的奥运发展战略是正确的选择;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要改变对峙,协调发展,走向共赢。展望未来,套路与散手竞赛的分轨有望得到解决,竞技武术融入奥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传统武术将成为武术后奥运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董芳 《搏击·武术科学》2006,3(12):42-43,4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奥运项目的要求,在分析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对策:加大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推广的力度与范围;改革武术竞赛规则;降低套路技术难度,增强观赏性。这是武术走向世界和进入奥运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西体育文化的四次融合--兼论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之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西体育文化的第一次融合诞生了近代武术竞技,但战争的炮火和其所依附政府的命运,导致了它的夭折。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新篇章,也为现代竞技武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的指引下,竞技武术完成了夯实基础的国内发展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武术确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西体育文化开始了第三次融合;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竞技武术营造了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局面。竞技武术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特设竞赛项目,标志着中西体育文化将在奥运层面上展开第四次融合;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规律与趋势决定竞技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将是历史的必然,中西体育文化的第四次融合也将更加深入和全面。  相似文献   

6.
武术发展的奥运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的矛盾,结合武术发展需要,提出改进之道,为武术发展找出一条"化西强本"的奥运战略。研究发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理论与实践冲突的原因,主要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应改以"全民体育为主轴,竞技体育为辅助"。在武术的奥运战略方面,应按照"化西强本"的思路,配合武术的发展,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奥林匹克主义"。  相似文献   

7.
论开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武术文化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阐释了武术文化教育的理论:一是古今武术之文化过程有其发展规律和趋势,现正处于跃迁阶段,即由国际化的武术竞技上升为奥运会的武术竞技。二是这种升华具有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特殊内容,它包括技术伦理化、规则化、高难化、艺术化和理论化,此内容构成武术奥运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三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理论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并内化为人们积极参与的奥运武术意识和情怀。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关于竞技武术国际发展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文献的基础上,对竞技武术国际化发展及其战略研究进行综述,研究结果发现:竞技武术国际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需进一步探索;竞技武术国际发展战略方面缺乏对战略要素如战略思想、战略重点、战略方案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运动与武术奥运策略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和演绎分析法,探讨了武术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联性以及奥运会对民族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认同了武术走上奥运是武术自身发展和对世界人民做出贡献的基本观点。作者认为武术具有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体系和实践内涵,阐述了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宪章的一致性、武术思想与奥林匹克主义的相似性和武术竞技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兼容性,提出武术走上奥运有利于加速国际化进程,有助于武术运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得出结论,武术必须走上奥运。但武术走上奥运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需要讲究策略,首先是要加大武术的国际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武术的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武术的价值,成为武术的热爱者,提高武术运动水平。其次是要分清武术进入奥运的轻重缓急。从现实来看,散手项目先行突破,套路运动随后紧跟比较合乎实际。最后是要加强对武术技术规范、竞技规则的研究,在保持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和奥运游戏规则的融合,争取武术早日全面进入奥运。  相似文献   

10.
武术发展战略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世纪之交,以何种姿态把武术带入21世纪,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跨世纪武术发展战略至少应包括3个方面:竞技武术发展战略、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和健身武术发展战略。而其中进军奥运战略,使武术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试论武术发展的源动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证了武术发展的源动力是内部的武术搏斗交流、切磋武艺和外部的武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结果,而安全需要则是人们习武的首要动力。认识武术发展的源动力是我们发展武术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制定武术发展战略与规划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竞技武术的强化、异化与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竞技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得失、原因及其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梳理。指出:竞技武术经过强化,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过度的文化模仿和对进入奥运会的过分追求,使竞技武术发生异化;在竞技武术强化、异化的同时,一个值得期待的发展倾向正在悄然形成,就是竞技武术正在软化,正在回归传统,回复中国武术原有的技击内核,回复“内敛”的传统文化品性,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也是武术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13.
武术国际化的内涵及内容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武术的发展和东西方体育交流的加快,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也日益频繁,但是武术国际化的内涵和内容的构建较少有人研究。文章认为:武术国际化是武术按照国际体育惯例和准则,在其传播、交流过程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体制,缩小各国间的差异,以求得武术在全球发展的统一、协调。武术国际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武术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国际化、武术信息传播的国际化、武术产业的国际化、武术教育和科研的国际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民族化国际化发展的今天,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刻不容缓,加强领导、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好武术的宣传工作和科研工作、加速武术产业化进程,在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论证武术国际化内涵、武术发展现状及极拳国参考消息化发展概况。研究表明采取在大学生中渗透武术文化、普及提高技术水平、改变以往教学方法、培养“懂”太极文化的青年志愿者等有效措施,对武术国际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将会加速武术国际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结合哲学、人文学理论分析了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指出武术国际化发展的不同因素。文章提出中华武术发展过程应该基于武术的本质规律,解决武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并且要不断开发武术的健身功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使其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盛唐时期的武术发展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盛唐时期,尚武之风是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武举制的创立客观上推动了武术的发展,贵族武术开始随着社会变革而逐步没落,同时,中国武术在这一时期开始走上了最早的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现代武术,促进未来武术更好地发展,有必要回顾历史,总结古代武术发展。从宏观上讲,古代武术发展有以下几大特征:古代武术主要沿着以军事战阵为主的官方武术和以江湖私斗为主的民间武术两条线发展,二者相互交融;定性地讲,古代武术是一种技击术,其发展主流是以提高技击水平为主要目的的攻防技击类武术,同时也存在花式表演类武术和健身养生类武术两大旁支;古代武术形成了派系林立的武林,各个拳种又形成了一整套由功法、套路、拆招、散手、实战组成的技术体系;长期以来弥漫于封建社会的“重文轻武”之风制约着武术社会地位的提高;古代武术发展的总体走势是渐进式,而非断裂式,并悄然传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武术走向世界的时代背景,决定少林武术应坚持国际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为加快少林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步伐,作者提出以下对策:(1)提高竞技水平,举办少林武术锦标赛;(2)发展协会组织,服务全民健身;(3)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